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殇怎么读拼音 > 第47部分(第2页)

第47部分(第2页)

问题又回到了白天的起点,韩绮梅不再言语。田君未也觉言语的无用,一脸落寞地回复到静默里去。

夜深,田君未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门离去。杯子放在椅子边,姜水似乎没动。

田君未的对于语文教育的浪漫主义的梦想,只如秋风在地上打了一个旋,终究没能合上凌波中学积重难返的节拍,奏出什么动人心弦的旋律。

他仍在自己的课堂里坚守着他的语文教学方式,他的课堂,没有生字生词,没有抽查默写,没有句子分析,没有中心思想,对李校长的禁令,对范秋毓的反对,对冯天琦和陈根华的善意劝告,一概不予理睬。这个秋天,他一次再一次地蹶而复振,顽强地以自己的方式站立讲台。

人们开始习惯于轻松愉快地谈论他,像谈论滑稽的唐诘诃德挑战风车。

二十三、路再长一点,就是天堂

李强国久没回来,家信一封接着一封,每封信都要谈及他情绪恶劣,对床帏之事的渴望。他搬出了快乐派文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格兰特&;#8226;艾伦的学说,声称最敏锐的*来自饮食和性器的活动,快乐与幸福总是伴随着器官或肢体的健康活动而来。飞不起来的人称之为人,羽化的人称之为天使,天使依旧还是人。李强国极力将人的动物性渲染到学术的高度,以学术的权威说服韩绮梅,韩绮梅还是情愿相信人更靠近天使,而天使虽然是人却完全清理了动物性。如此一来,李强国的种种努力只能是事与愿违。

他是她的丈夫,事实存在于她的生活,如沉重的乌云垂压大地。她想赋予她的感情有种高雅诚挚的面貌,却非个人的意愿和努力能实现。她时常感觉到内心因对幸福爱情的渴望而起的无声的癫狂,她掀开了当初接受李强国时的虚假平静。君未的到来,君未的歌声,君未的个性,使这个平静的缺口越来越大。起先这个缺口里传出的只是热切的憧憬的叹息,如一个久病初愈的人走出室外的第一次呼吸,后来,这呼吸带出了她心里一切活跃的梦幻的色彩斑斓的东西,她只能压抑,只能让放声的高歌转化为低沉的呐喊。她觉得自己正处病态,病得很严重。

她在自己的生存空间进行一场反征服的战斗,这战斗发生在坚硬的壳里。无能的抵御。她又在渴望一场征服,这渴望压抑于内心的底层,怯弱的不出击使征服也显得模糊。她的渴望在一艘迎风波浪的船上,驶向无限。而征服的暖流必然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冲破一切阻碍,给予她的,是热情、温暖,永不动摇的忠诚。他对爱的描述,必然是诗篇。

风在树枝间穿行,韩绮梅有气无力地靠在门口,想着这一场感情生活的结局。她已不能分析这场结局是怎样来的,只觉是受了命运盲目无情的摆布,而她的退缩决定了她无能自卫,也无能去向往。

君未的身影在教学楼上的窗口晃了一下,出现在楼道口。君未向这边来,低着头,唇间衔支笔,手翻一本书。韩绮梅看他孤零零地行进在空荡荡的天地之间,叶摇落,人萧萧。这情境让人怦然心动。王维的《杂诗》在韩绮梅的意识里出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田君未的细致用心,托了古人的这首小诗,将缘定今生的美丽预言镶嵌在千年前禅道诗人的倏忽灵感。

韩绮梅转身进屋,坐在书案前,等着一个身影走近。

君未却在屋前的梧桐树下犹豫片刻,转身往别处去了。

什么时候始,韩绮梅已习惯田君未在傍晚时分进来坐坐。

“吴小姐,今天怎么穿得像个酒店领班?”君未的声音。

“酒店领班怎么样?酒店领班难道配不上你这个穷教书匠?”吴珊珊的声音。

“配是配得上,可你不会嫁。百年之后,你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嫁田君未。”

韩绮梅出门,田君未正拿一片梧桐叶往吴珊珊的旗袍上贴,吴珊珊一路嘻嘻哈哈地笑着,田君未拿着树叶追了过去。韩绮梅无限怅惘地想起了谢惠敏,想起了灵均中学夏天的一条死鱼和“如鲠在喉”的成语。田君未的玩笑不大不小,足以使神圣的思想语言在现实中找不到位置,流为无稽之谈。

韩绮梅取笔批改作业,一眼瞥见抽屉里的一叠信,长吁一口气,应该给李强国去封信了。

强国:

近来怎样?是持续徘徊在降雨云系,还是早已多云转晴?我希望你是快乐的。虽不可能长久风和日丽,但愿太阳的光辉能赐福于你。情绪多变,一半源自外在的环境一半源自自身的不善把握,我们须得借助豁达的胸怀来摆脱愁苦的干扰。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带着微笑在超级市场看商品,她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但她笑得很舒心,这使售货小姐十分惊讶,便问她:生活如此艰难,你怎么还能如此乐观呢?她的回答是:等待三天。因为那天是星期三,星期五是斋戒日,钉在十字架上的耶酥会在星期五降福于他所爱的人们,等待三天,一切都会好的。很多时候,我总想起这个故事,想起“等待三天”,这使我有足够的耐心面对眼前,使焦虑逐渐平和,并信心十足地迎接明天,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尽管我们不能依赖上苍的恩泽。

李强国并没照她信中说的那样“等待三天”,急急忙忙从深圳赶回了嘉名。

那天冯天琦给韩绮梅送来了证书。上次比武赛,凌波中学的参赛人员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因县教研室不打算集体发奖,冯天琦刚好去了教研室,便把证书带来。

冯天琦出门时对韩绮梅说,你得做好准备,选派到岩霞市的就两个名额,语文你去,英语是灵均中学的一个老师。

韩绮梅奇怪地问,当初不是说选派岩霞市的在一等奖里产生吗?

冯天琦说,二等奖也好,一等奖也好,又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你做好准备就是了。

食堂就餐,韩绮梅从李剑峰那里得到答案。她本是一等奖。凌波中学是比赛的最后一站,语文组的一等奖在她上完那堂课之后就定了,因为凌波中学有领导不同意,“第一”与她擦肩而过。

田君未:“谁不同意?”

李剑峰:“这……我就不敢说了。这还用问吗?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你想我们学校参赛的几个人,如果韩绮梅拿一等奖,其他人是二等奖、三等奖,谁最没面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