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燕歌行并序ppt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御前会议几乎是在皇帝派出的侦骑刚刚归营就开始了; 皇帝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用膳。

永乐皇帝虽说常年征战; 通晓兵法战策; 用兵如神; 但每逢大战之前; 他都会将所有的重要将领召集起来; 让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然后再根据大家的建议; 制定一个周全可靠的作战方略。

在这种事情上; 皇帝是从来就不独断专行的。

象这样重要的关系到军国大计的军事会议; 严子乔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他虽然很得皇帝的宠信; 但毕竟不过是个布衣草民; 就算他在江湖上在武林中可以呼风唤雨; 可在这里; 在皇帝和文武大臣之间; 他充其量不过是个会下棋、能保护皇帝安全、会讨皇帝喜欢的护卫而已。

严子乔现在在健儿营的大帐里; 这里是他的天下; 在这里的所有人眼中; 皇帝不算什么; 他严子乔才是至高无上的。

因为健儿营的九百勇士; 都是他圣火教的教众; 都是他最信赖、武功最精强的人。

圣火教; 又称摩尼教; 又称明教; 然而在许多人心目中; 总是将他们与白莲教混为一谈; 甚至视他们为白莲教的一支。说实在话; 甚至作为教主的严子乔本人; 也弄不清楚圣火教和白莲教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而对中原武林各派人士来说; 他们就只有一个名字了; 那就是〃魔教〃。

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上的时侯; 打的就是明教的旗号;当时的义军实际上大多都是明教或者白莲教的教徒; 如徐寿辉、如陈友谅、如彭莹玉; 他们都尊明教原教主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 甚至在朱元璋打下应天府、自称吴王之后; 用的也还是小明王的〃龙凤〃年号。可以说; 元末之际;是明教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只可惜; 这个时期太短暂了。朱元璋在意识到自己很快就将成为〃真龙天子〃; 必须让世人知道自己〃受命于天〃时; 就已经开始疏远明教; 开始斥其为〃匪类〃;并视韩林儿为自己登基的最大障碍; 终于密遣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在瓜洲将小明王的座船凿沉在江心。而在登基之后; 朱元璋更是下诏在全国捕杀明教教众; 并严禁明教在中原发展。

严子乔继任教主时; 明教在中原的教会已经是百不存一; 而且剩下的许多都已经改换门庭了; 在西域也只剩下光明顶这一小块落脚之地; 明教在中原的地盘;都已被中原武林的各名门大派瓜分殆尽。

胸怀大志的严子乔自然不会甘心; 开始着手重整旗鼓; 以图恢复失地。但因为明教已被朝廷明令禁止; 虽然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教众也已扩展到数万;严子乔的向中原武林发展的雄心还是在中原武林各大门派及朝廷的双重打击下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也就是在这个时侯; 机会从天上掉下来了。

因为太子朱标早逝; 朱元璋〃驾崩〃之后; 继位的是他的长孙朱允文; 称建文帝。而建文帝登基不过一年; 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就上书以〃清君侧〃、讨伐齐秦黄子澄为名; 起兵靖难。

说是〃清君侧〃; 其实谁都明白; 燕王是想夺位; 这真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要夺天下; 仅靠燕王手里那些已被削减得差不多了的兵权和兵力当然是不够的; 更何况燕王还必须考虑到自己夺位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有失民心; 招兵买马已是头等大事; 另外; 燕王还必须顾及到退进大漠后一直没有驯服的残元势力;怕他们趁中原战乱而进犯。所以除了联络对建文帝不满的诸王、招纳手握兵权的边将之外; 燕王身边的第一谋士道衍和尚就想起了一直蛰伏在西域的明教这支强大的力量。

于是; 那时侯还没有以〃云水〃为号的云水和尚奉命北上光明顶; 与严子乔接上了头。

燕王开出的条件也正是严子乔梦寐以求的──只要严子乔能率领明教的力量助他靖难; 听其调遣; 则靖难成功之后; 明教在中原的发展将不再被禁止; 只不过不能再称〃明教〃。

一拍即合。

燕王朱棣经过四年苦战; 夺取皇位之后; 果然信守了当年许下的诺言; 各地官府果然对改称〃圣火教〃的明教在本地开香堂收教徒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至于圣火教与中原武林发生的冲突; 只要没有人来告状; 官府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年之后; 圣火教在中原已经站稳了脚跟; 就在严子乔踌躇满志、准备在中原武林大干一场的时侯; 杨溥杨大人也不知是怎么了; 偏偏想起了成立〃健儿营〃这么个主意; 皇帝当即想起了在他的〃率土之滨〃的千千万万的臣民中; 还有严子乔这么一个人。

于是严子乔只好放下教中的一切事务; 率领他教中的精锐; 随军北征。一年之中; 至少有八个月; 他都被皇帝留在身边; 而圣火教在中原武林的发展计划;也就因他无法分身而迟迟不能实现。

严子乔现在就在叹气:〃真是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啊。〃皇帝会在众将不知道的时侯派出自己的侦骑; 严子乔也自有自己的一套与中原联络的方式; 刚才就从中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继洛阳分会、济南分会失守之后; 江南分会也在武林中另外的一个〃魔教〃白莲教的围攻下陷入了困境。

站在他面前的两个年轻人; 是他最得力也最信赖、同时也是教中职位最高的两个人; 脸上总是带着迷人的微笑、轻袍缓带、英俊潇洒那位是光明左使金不换;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那位是光明右使慕容冲天。

金不换道:〃教主倒也不必太在意; 事在人为。江南分会此时虽然很吃力; 想必也还能坚持; 只要咱们能腾出手来; 何愁没有反攻倒算的日子。〃严子乔苦笑:〃江南分会顶不住白莲教的进攻的; 这一点我自己心里有数。反攻倒算? 你看咱们现在腾得出手吗?〃

金不换道:〃教主何不跟皇帝请辞?〃

严子乔叹道:〃就算要走; 也得打完了这一仗再说; 前前后后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那时侯; 就算我们要回去; 只怕也只能回光明顶老家了。〃慕容冲天沉声道:〃教主; 属下有句话; 不知当讲不当讲。〃严子乔苦笑道:〃慕容; 有话就说; 咱们之间亲似兄弟; 何必如此。〃慕容冲天道:〃属下近来一直在想; 皇帝什么时侯才肯真正让我圣火教自由发展; 皇帝是否真的愿意让教主重新回到江湖上去。教主率教中精锐为皇帝效命已经有好几年了; 可皇帝北征的行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依属下看; 中原的局势现在这么乱; 主要原因在于各分会缺乏能主事的人; 教主和属下等都在军中; 他们遇事无从请示; 只能仓皇应对; 难免手足失措。依属下看; 至少在最近几十年内;朝廷对残元势力还无法完全放心; 北征只怕是断不了的; 而皇帝只怕也很难就放教主走吧? 教主何不派遣金左使和属下等数人分赴各地分会主持一般事务; 稳定局面; 至于教中大事; 自然要待教主回去时; 再行定夺。〃严子乔不住颔首; 沉吟道:〃慕容此言甚是; 我也早有此打算。〃帐外忽然人欢马炸; 乱了起来; 号令之声四起; 好象遇到了什么敌情; 严子乔三人刚准备出帐看个究竟; 云水和尚就在这时侯钻进帐内; 长叹一声道:〃要坏事了。〃

金不换和慕容冲天都朝云水和尚施礼; 齐声道:〃大师好。〃云水和尚又叹了口气; 道:〃好什么; 大师一点都不好。要坏事了。〃看见云水和尚居然还有心思跑到这里来; 那就说明没有敌情; 严子乔就放心了; 道:〃你不是商议作战方略去了吗? 什么事情要坏了?〃云水和尚苦笑道:〃要是不商议; 事情可能就没有这么坏了。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没有; 听听这个乱乎劲儿; 就是商议的结果。你知不知道傍晚的时侯侦骑送来的是什么消息?〃

严子乔道:〃我怎么会知道?〃

云水和尚道:〃据报; 瓦剌王玛哈木和各部族首领; 象答里巴啊; 把秃勃罗啊;各率所部现在已经在忽兰忽失温集结起来了; 总兵力果然在十万左右; 看样子他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大军已经这么快就到了三峡口。〃严子乔失笑道:〃皇帝一直担心师老无功; 时间一长; 粮草方面接济不上; 而且士气必然低落; 总希望能和玛哈木的主力决战; 这明明是好消息; 你怎么说要坏事呢?〃

云水和尚顿足道:〃嗨; 你是不知道啊;皇帝决定丢下步兵和辎重粮草;还有神机营的火炮; 明晨寅末起兵; 轻骑出发; 直扑忽兰忽失温。〃严子乔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此言当真? 轻骑突进; 虽说是不愿失去战机、攻敌不备的好办法; 可我们兵力毕竟不足啊!〃

这是实情; 明军此次北征; 虽说总兵力已达五十万; 但骑兵也不过十万; 这十万骑兵中还包括刘江今天下午带走的那两万人。

云水和尚道:〃我也是这么说的; 杨溥也这么说; 可其他将领求战心切; 都认为不可遗误战机; 皇帝原先还想稳稳推进; 后来也被鼓动起来了; 说是如果不轻骑疾进; 玛哈木等人一定又会四散遁走; 我军就再也很难找到与他们决战的机会了。〃

严子乔道:〃如果玛哈木集结大军的目的; 正是要与我军决战呢? 玛哈木为什么将兵力完全集中在忽兰忽失温? 忽兰忽失温是阿鲁浑河、斡难河、图拉河三水交汇之地; 三面环水; 最最险恶; 玛哈木是久经征战之人; 很会用兵; 他将主力放置在此处; 用意应该是非常明显的; 那就是背水一战啊!〃云水和尚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呀! 我说; 如果玛哈木也有决战之心; 我军还是应该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