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幽梦影解读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原评】

弟木山曰:佘每见人一长、一技,即思效之;虽至琐屑,亦不厌也。大约是爱博而情不专。

张竹坡曰:多情语令人泣下。

尤谨庸曰:因得意诗文,想心斋矣。

李季子曰:此善于设想者。

陆云士曰:临川谓:“想内成,因中见。”与此相发。

【译文】

因为白雪想到了隐士高人,因为鲜花想到了美人,因为美酒想到了侠客,因为明月想到了好友,因为山水想到了得意的诗文创作。

【评析】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联想活动能够发生,这与被联想物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有一定的联系、相近的特征、本质上相似的人与物、物与物,很容易引发他们联想。

这则文字由白雪、鲜花、美酒、明月、山水分别联想到隐士、美人、侠客、友人、诗文,正在于他们彼此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关系与相通的特性。

雪洁白纯净,与隐居避世的高士相通;鲜花美丽,正像娇媚的美人;美酒使人想起性格豪放,敢于直面危难,济贫扶弱的侠士;看着当空明月令人想起身处两地的好友;山水像是巧夺天工的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置身山水间使人想起文人墨客的神来之笔。

生活中,因有了这样的联想,就多了许多情调与意味。这些联想颇具经典意味,令人把玩不已。至今仍有人在沿用这种说法。

闻鹅声

【原文】

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

【原评】

聂晋人曰: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倪永清曰:众音寂灭时,叉作么生话会?

【译文】

听到鹅叫的声音就好像到了金陵的白门;听到摇橹声,就好像身处三吴之地;听到水拍滩头的声音就好像身处浙江之地;听到骡马颈下的铃铛响,就像走进了长安故道一样。

【评析】

与上则文字一样,这则文字亦属于联想一类。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普遍的。比如岳飞写了《满江红》当我们看见这首词的时候,就会想到岳飞为国捐躯。

同样金陵多鹅;三吴水乡船多;钱塘江潮在浙江,涛击滩头;骡马是长安古道的主要交通工具。于是,鹅声、摇橹声、 ;水击滩头声、骡马铃铛声也分别成为金陵、三吴、浙江、长安道上各自独特而又显著的景观。而无论有无到过这些地方,一旦这些声音传人耳中,就能联想到这些声音发生的环境,并会由此联想到关于那个地方的一些事物。

一岁诸节

【原文】

一岁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五日、九日又次之。

【原评】

张竹坡曰:一岁当以我畅意日为佳节。

顾天石曰:跻上元于中秋之上,未免尚耽绮习。

【译文】

一年之中的各种节日,应以元宵节为第一,中秋节第二,端午节、重阳节为三、四。

【评析】

节日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各个节日又有不同的意义,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节日还有大小之别。那么何者为大,何者为小,由诸多方面因素决定,但是约定俗成性是不变的。就像在中国以春节为一年最隆重的节日,全国人们普天同庆,几无例外。除此之外每个人对于每个节日的认识不同,也就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不同的意义,如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位,他们在看待节日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段文字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说明中国的众多节日中地位的轻重,但是这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