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专家啊?单凭个子矮这一条,就不是武大郎!”冷小婉说。
温小飞很是奇怪,忙问:“为什么?武大郎不就是很矮吗?再说,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我是怀疑根本没这个人。”
冷小婉止住笑说:“武大郎是真有其人,但他并不矮,生得身材高大,相貌不俗,和小说里不一样,完全相反。”
“那小说里怎么会写成矮子呢?”温小飞问,“难道施耐庵和武大郎有仇吗?”
“这里有个误会。”冷小婉道。她博览群书,便向温小飞讲了历史上的武大郎。
历史上的武大郎,确实生得高大,相貌不凡。他原名武植,自幼父母双亡,与兄弟武松相依为命。但武大郎聪明好学,考中状元,任山东阳谷县令。其同窗黄堂贫困,来向他求助,借钱盖房。但黄堂来了半个月,只当天见到武大郎一面,以后再也没见着。武大郎忙于公务,兴修水利,根本没时间见他。
可是,黄堂认为武大郎是故意避而不见,一气之下回去了,由于气愤,沿途写了很多贬损武大郎的话,其中就有一条说武大郎很矮。可是黄堂回到家,却见家里已经盖好了新房。妻子出来说明情况,原来是武大郎命人为其盖的,只是没来及告诉他,想等房子盖好再说,而房子就刚刚才盖好。
黄堂十分后悔,又沿途回去擦自己写下的贬损武大郎的话。可是,施耐庵走过时已经看到,觉得有趣就记下了,写进了《水浒传》。
“还有这事?婉儿妹妹真是博学多才!”温小飞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些假专家还不如你呢!”
冷小婉问:“难道专家都是这样乱说的吗?”
“不是,这是少数,多数都还是很有水平的。”温小飞说。
的确,大部分专家还是有水平的,就拿现在配合冷开诚墓的开发来说,南豫县的专家就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很正确,令冷小婉与温小飞都感到不寒而栗,十分忧虑。
星期六的晚上,南豫县电视台发布最新考证研究结果。专家从南豫地方志和南豫历史文人的笔记中,认定冷开诚有一个女儿,叫冷小婉,其人多才多艺,又生得貌美如花,极具姿色,可惜十六岁时生一场怪病而死。专家对于文中记载的冷小婉死而不腐、死而如生,却未予采信,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冷小婉”这一名字,却因此广为人知。
温小飞与冷小婉当晚也恰好看见了新闻,而平时他们很少看电视,这真是鬼使神差。
“怎么办?如果人们怀疑就是我怎么办?”冷小婉忧心忡忡,刚从墓室差点被发现的紧张情绪中走出来,现在又开始担心身份被怀疑。
温小飞也感到有些危险,但却无可奈何,最后说:“我觉得别人没有证据,也不会无端怀疑的吧,总之,如果有人问,你别紧张就行,一紧张,就等于不打自招了。”
“这回恐怕又让然姐姐起疑心了。”冷小婉说。
“嗯,有可能,遇着她得加倍小心。”温小飞叮嘱道。
就在这时,丁新晴打来电话,也说了电视里公布的那个消息。她也是偶然看到的。她提醒两人一定要小心,并说等到下个星期六来冷小婉父亲墓上祭拜,说那是她的义父。
冷小婉向丁新晴表示了感谢。丁新晴上次并没有怀孕,当时只是虚惊一场,弄得冷小婉也跟着紧张了一回。
电话刚挂,韩玉又打来了,也是因为看到电视里的那个新闻。他爸先看到,又喊她去看的。
“嘿,婉儿,这下你出名啦,成冷开诚的女儿了。”韩玉在电话里笑道。
冷小婉听了,心中有些惊慌,幸亏是在电话里,韩玉看不见她的表情。“玉姐姐你瞎说什么呀!”虽然她确实是冷开诚的女儿,可此时她却必须反驳韩玉。
韩玉又笑道:“别生气,好妹妹,姐姐和你开个玩笑,我是看到南豫新闻里这样说的,说冷开诚有个女儿,也叫冷小婉,而且也很漂亮,觉得很有意思,太巧了。你们看到了吗?”
“没有。”冷小婉骗韩玉说。
“明晚会重播的,你们注意看。”韩玉道,“还有,婉儿,下星期就清明了,我去找你玩好吗?听说你们那儿又发现了武大郎的墓,我得去看一看。”
“一下要来两个。”温小飞皱了皱眉,“不想跟她们玩,就我们俩多好。”
谁知到了星期五的晚上,他们又接到了刘然的电话,虽然不是因为那条新闻,但刘然也说星期六要来玩。
“三个!”挂了电话,温小飞与冷小婉异口同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