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萧炳煌惊醒,立刻起身行礼,却被殷祈辉抬手制止。
“不必多礼,请坐。”
萧炳煌依言坐了回去。
“下官无能,竟然让恩公亲自来了。”萧炳煌愧疚地低下头,五年前他被殷祈辉举荐出任西海都督府镇守使一职,一直感念这份恩情。
“敌人倾巢而出,你还能周密行事,打退敌人数次进攻,保全疆土,战绩斐然,还没给你请功呢,哪来的罪过。”
殷祈辉自从到了这里,便开始整理军报,原来这期间萧炳煌在数次坚守后,趁敌人改变策略,将计就计,干脆放过敌人绕城的主力,待其孤军深入后,调集郡兵夹攻,一战斩杀敌军八万。
“都是殿下运筹有方,下官只是按您的战法来御敌的。”
“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么说话的。”殷祈辉微笑道。
“殿下,”萧炳煌愣住,为官多年,他说话的口气也越来越不像过去的那个自己了,“根据我们的情报,此番敌人大概有二十万兵马。虽然在之前的交锋中他们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据我们的线人报告,他们已经在后方动员了一批新的军队。预计不出一个月的时间,这批增援的敌军就会到达狎谷。”
“我已经安排好了相应的战术和人员配置。预计三日后,我们将面临一场大战。届时,我需要在狎谷布置一万人的兵力进行阻击。”
“那便由下官领兵前往狎谷。”萧炳煌立刻请战。
“很好,”殷祈辉点了点头,“不过你的任务是拖住敌军,不让他们轻易通过狎谷。记住,不可深入敌阵,以免陷入埋伏。”
“得令。”
“还有其他事吗?”
“确实有,但是……”
“尽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殷祈辉的语气平和,他想听听萧炳煌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这才是来见他的目的。
“下官希望以后新军招募的时候,不要把西海排除在外。”
殷祈辉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西海边军的待遇,不比新军差吧?你的请求,我理解,但是新军的选拔和招募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很多相关制度也要一并推行,这事我倒是可以向陛下言明,或许可行。”
自施行新军改革以来,相关政策极得民心,而新军的选拔将这些新血液吸收进来,也是帝国是乐意看到的。
“至少从目前来看,可以先将有功将士们的家族纳入新军体系,这一点我即刻上疏,发急递给内阁,让他们拟个法子出来,之后的事再慢慢谈。”
之后的事,就是将整个西海都督甚至帝国的几大都督府的属民都纳入进新军选拔的范围,殷祈辉估算了一下,如果以1:40的标准选拔新军,要扩招4000人左右,这对于帝国目前来讲不是小事,就不是他说得上话的了。
萧炳煌闻言,顿时激动起来:“那下官就替西海百姓,谢过了。”
“难得你还会想到这一点,在这里实在是有些委屈你了,等战事结束,我可以举荐你进兵部,至于内阁,就看你的造化了。”
“臣并无此意。”
“但是我有,我不想埋没人才。”
“多谢恩公。”说到这里,萧炳煌的确有些不解,人们都说幽王有意脱身朝局,但他还想着把自己这个“自己人”送到中央。
殷祈辉点了点头:“那我就去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一场硬仗等着我们。”说完,他转身离去,萧炳煌也回到自己的值房。
他说自己进得了兵部,甚至以后能进内阁?
这一夜,萧炳煌辗转反侧,几乎无法入眠,但是幽王殿下可要他早睡呢。
没有办法,只得遵命了。
此时天上那一弯如水的明月伴随着漫天闪烁的星斗,以他们独有的傲然之姿,向大地洒落那份与众不同的光芒。在这宁静的夜晚,征人们疲惫的身躯仿佛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安慰,沐浴在月光之下,每一个细胞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疲惫感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宁静和安详。
宁海城灯火通明,塔楼上的岗哨没有丝毫懈怠,守到天明。
“将军,狎谷处不见敌踪,我方游骑确认情况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