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开元盛世唐朝进入什么时期 > 3李林甫的策略(第1页)

3李林甫的策略(第1页)

处于朝廷顶级大佬位置的李林甫当然明白李亨以军事势力作为后盾的厉害之处,这是一种看似李亨在朝廷内无援,实则在关键时刻极具杀伤力的势力,虽然他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但古往今来诸多依靠军事势力发家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在渡过巩固自己地位的时期后,李林甫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来自李亨的威胁。

李林甫明白无论自己如何折腾,如何处心积虑的谋划,和李亨比起来,自己不过是个臣子,他之所以对抗李亨,其实也是一种自保,既然是自保就不能采取硬碰硬的策略,所以在仔细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李林甫决定采取外交内攻的策略来对抗李亨集团。

所谓外交内攻是当时李林甫依据自身在朝廷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个策略,“外交”是指对外拉拢能够和皇甫惟明、王忠嗣分庭抗礼的其他军事势力首脑,“内攻”是指依据自己在朝廷内部的优势地位,利用一切资源瓦解李亨的势力。

从后来的实际效果来看,李林甫的这种策略十分成功。

当时在“外交”方面,李林甫成功拉拢了时任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作为自己的亲信势力。自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被李隆基免去死罪后,这个杂胡将军的仕途之路一路扶摇直上。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因为谎报军情被贬为括州刺史,这样一来给了最熟悉当地防务工作的安禄山以机会,经过不断的疏通和贿赂,加上安禄山善于揣测人意,不久后他成功升任幽州的节度副使。

安禄山虽然外表粗矿,但内心十分缜密,如果他感觉哪个朝廷大员有用,他会千方百计的去巴结,然后投其所好的进行贿赂。由于他的这种做法直击人性中的致命要害,所以很难有人不被他这种伪装的“脉脉温情”所俘获,当时朝廷中很多大臣全都称赞他是个难得的好将领。

舆论的导向最终影响了皇帝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安禄山被任命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天宝元年(742年)又加封为范阳节度使。

至此,大唐帝国北部边境的防务尽在安禄山的掌握之中!

安禄山的脱颖而出,迅速吸引了李林甫的注意,当时在所有保荐安禄山的朝臣中,李林甫算是很积极的一个,例如安禄山有一次进京述职,在拜见李林甫时,李林甫立即将自己的长袍披在安禄山的身上,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让安禄山受宠若惊,虽然他不知道李林甫内心深处对抗李亨的想法,但这个举动使安禄山悟出了朝廷这位首席宰相是在积极拉拢自己。

当然,安禄山也明白这绝不是李林甫发自善心的一种呵护,而是一种政治投资,而当时安禄山由于刚刚发迹,也迫切需要朝中的宰相作为自己的保护伞,以便增加自己的保险系数,出于一种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心里,面对李林甫的拉拢,安禄山逐渐投进了李林甫的阵营。

其实所谓投资必须要有回报,李林甫成功拉拢安禄山使他手中有了和皇甫惟明、王忠嗣军事集团对抗的实力,未来一旦李亨集团有什么风吹草动,李林甫可以立即以勤王的名义召安禄山进京,可以说这是安禄山对李林甫最大的回报。

那么安禄山有什么回报呢?

事实上,通过后来安史之乱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李林甫对安禄山的回报远比他对李林甫的回报实惠的多,首先一点就是李林甫教会了安禄山该如何更有效的讨好李隆基。

在这一点上,当时没有人比李林甫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安禄山后来很多讨好李隆基的招数基本上都是得自李林甫的真传,例如天宝二年(743年),安禄山进京述职,在李林甫的授意下,安禄山对李隆基谎称去年营州紫方虫泛滥,使自己辖内禾苗受到严重的损失,他焚香祈祷向上天发誓,说如果自己心术不正甘心让虫子吃掉自己的心,如果没有做对不起上天的事情,希望虫子能够尽快散去。结果刚刚祈祷完,从北方飞来一群鸟,将紫方虫吃的一干二净。安禄山希望李隆基能够让史官记录下此事。

坦白的讲,精明的李隆基未必不知道安禄山在撒谎,但前边我们说过开元二十四年后,李隆基的心态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其特征之一就是好大喜功。安禄山的汇报虽然很假,但却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件事在李隆基看来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结果就是安禄山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

上述的这种例子,在后来的很多年时间里不胜枚举。

事实证明:后来李林甫并没有真正的享受安禄山所带来的回报,但安禄山却实实在在的从李林甫那里捞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李林甫拉拢安禄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保,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安禄山的在他身上的政治投资,进而所得到的回报,最终却演变成了摧毁整个帝国的强大力量。

天宝三年(744年)三月,李隆基加封安禄山为范阳长史、河北采访使,在安禄山离京时,李隆基下诏让京城三品以下所有官员为安禄山饯行,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地方军政长官能够得到如此礼遇,从安禄山整个的人生轨迹来看,这是他崛起的一个标志,也是他野心形成的开始。

因为在他临走时,对所有官员说了这样一句话:

“禄山发迹之时,当不忘诸位大人!”

已经得到了唐代开国以来地方军政长官的最高礼遇,居然没有底下高傲的头颅谦谨言慎行,反而依然放出如此高调的言行,当时已经有人预感到这个杂胡将军未来可能会生出祸端。

李林甫直到他死或许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给予安禄山的,最终会居然成就了他一颗狼子野心!

拉拢住了安禄山,使李林甫有了外援,当然这个外援未来如果真的使用,也必须要借助于皇帝陛下的力量,所以安禄山势力只能引为援以防万一,而不能充当杀人的利器,要想从根本上扳倒李亨,还得从内攻入手。

相比于“外交”来讲,对于“内攻”李林甫十分重视,当然这也是他的擅长,在没有战场硝烟的宫廷斗争中,可以说当时除了李隆基,谁也不是李林甫的对手。

经过了几年的苦心准备,李林甫终于稳住了阵脚,在他看来完成内攻的任务,还得需要自己出手,当他成功拉拢了安禄山势力之后,于是他开始迫不及待的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对李亨的攻击,因为他知道对于自己来讲,时间是最重要的,如果哪一天李隆基吃下了伸腿瞪眼丸,那自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所以从开元末年一直到天宝初年,李林甫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在天宝五年(746年)正月,他从一个人的身上寻找到了突破口。

这个人的名字叫韦坚。

韦坚是太子妃的哥哥,本来属于李林甫的阵营,但由于李林甫过于专权,为了维持一人独揽相权的目的,即使是亲信党羽他也毫不手软的进行排挤。天宝四年(745年)韦坚曾经以运转江淮租税进关中而深的李隆基的赏识,而且又是皇亲国戚,很有进入宰相班子的希望,李林甫在窥探出皇帝陛下的意图后,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罢免了韦坚的水路转运使之职,这样一来激怒了韦坚,遂背叛李林甫转而导向了太子李亨的阵营。

对于这件事,李林甫最初并没有过多的计较,毕竟自己不仁在先,所以韦坚倒向李亨,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但天宝五年(746年)正月,随着李亨的嫡系皇甫惟明入京献捷,这场隐藏许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皇甫惟明的不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