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修行者之歌耀一法师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到最后,聂云一问,慕容飞便枯坐半日而答,每每显得精力憔悴。

连续数日,这慕容飞静坐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日,终于长叹一声,道:“乖徒儿,为师所悟的七剑便止于此,今后便不能再教你了。这七剑中的每一剑都奥妙无穷却又有缺陷。更不必说最后的七剑合一化为青鸾,至今为师也无法将它领悟融合。”

“你虽学得这般神妙剑法,但只是略得皮毛,更谈不上剑意神通,你当将这段时日以来为师所教的东西强行记下,慢慢领悟,以后要勤加练习,不断增强实力,待到终有一日便可闻大道。我祖流星,世间惊为神人,徒儿行走天下,须得不要辱没师门。”

慕容飞便要离去,聂云想起这段时间照顾古岚大师时发现他的病情又有些停滞,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练剑悟剑耽搁了,慕容飞师父这些天白天教自己悟剑,晚上替古岚大师治疗,便是铁打的身体也被熬干,心中一阵难过,含泪道:“师父,徒儿今后一段时间不必每日练剑,只愿服侍两位师父身旁。”

慕容飞了解这徒儿的心思,哈哈大笑道:“傻徒弟,古岚师父,你不必担心,我今日便要启程了,准备带他到云海深处,那里有个不老泉,听说对恢复修为很有帮助。师父一个人孤独惯了,你在身旁反而不自在,古岚兄的生活起居嘛,虽然仍旧昏迷,但我把常亮也带上,再花些钱故个车马和仆人,也并无大碍。作为剑师,要领悟剑道,为师还要孤独百年。大丈夫五湖四海,无拘无束,何等逍遥。你将来也要象为师这样,千万不要为女子所累所惑,或可成大道。”

聂云从小在寺庙长大,对男女之事更一无所知,便懵懂的答应道:“徒儿知道了。”

“你古岚师父说你有一桩家仇未了,要前去汜水关,如果有什么困难,便托信到小松山,常乐将我养的鸽儿传书给我便可!”慕容飞关切的看着聂云说道:“你办完了事情就前往大悲寺,那里这些年被魔门盯上,常常有魔门骚扰,定有些缘由,你要去查清楚。你到那里再去学些本事,有本《天龙金刚劲》的功法很适合你,对你将来练习流星七剑也大有裨益。”

聂云感激道:“师父这些日子的教诲徒儿感激不尽,当按师父说的办!”

言罢,两人回到庙内,聂云见马匹细软已经备好,常亮挑着行李,因为山上不便,所以准备到山下再雇车辆。早有人将古岚大师用竹椅阀杆抬着准备下山。

聂云看着师父病中对呼唤依旧不能反应,却要千里迢迢的跋涉,心中一阵难过不忍,慕容飞催促着启程,聂云这才一把接过滑竿,将古岚师父稳稳的抬着下了山。

聂云想和古岚大师一道去云海深处,慕容飞知道聂云有大仇在身,自是不允。于是聂云便和众人下山,雇了车马,相送三十里,对着古岚大师和慕容飞师父三拜九叩,这才挥泪告别。

慕容飞望着聂云那渐渐变小的影子,对这一月以来聂云的领悟之力颇为满意,此时听见古岚大师的鼾声,于是对着昏迷中的古岚大师一笑道:“古岚兄,咱俩收了个好徒儿哩!”。

说罢,这位闻名天下的大剑师哼唱着山野小曲儿,和常亮等一行人飘然离去。唯有留下聂云,在分别的岔路口对着师父离去的方向,长跪不起……。

有诗云:

独出松山寺,离别旧时楼,前尘江湖事,倚剑驾轻舟。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九章:独临汜水,望断秦川

当聂云从须弥戒中取出天佑国地图时,才发现原来小松山的位置这么偏僻,离天佑国都汴京很远,离汜水关更远,竟有数千里的路。想想古岚大师带着沉睡中的自己跋山涉水的回到灵隐寺,不觉又是一阵感慨。

从沉睡到苏醒,再到淬体炼骨,再到学习流星七剑,这近一年来不知有多少苦,但自己并不觉苦,为何?

那便是希望。复仇的希望,找到亲人的希望。这些希望源于灵魂渐渐的完整,那些残余的记忆逐步恢复。在记忆的深处有那么一点光亮,它被不同的情绪点燃,越来越强大,照亮通往目标的道路,并最终可以忍耐住身体的痛苦煎熬,让人去做那些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聂云牵着小白龙走在洒满霞光的道路上,踏过那厚厚的积雪,留下独行者的足迹,一人一马,沉默而平静。

聂云大多的时候并不舍得骑马,他将小白龙当做朋友,这位朋友在自己昏迷于草原的时候没有抛弃自己,在回灵隐寺的跋涉中驮着自己,那时的小白龙瘦骨嶙峋,经过这一年来的精心照料饲养特别是古岚大师配制的草药,它现在变得极为精壮。即便这样,聂云仍然不愿意让这位朋友多担上一分重量他已经习惯了虐待自己的身体,只要清醒的时候,每时每刻都要让自己的肌肉骨骼得到强化。因为到了汜水关不知要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不知要遇到多少敌人,所以路上的时间仍然宝贵。

于是聂云依旧稳定而快速的行进在去汜水关的各种不同地形的路上,有时人和马在开阔的大道上疾驰,有时会趟过急流险滩,有时小心翼翼的走过狭窄的栈道上,有时披荆斩棘在丛林中。

累了就倒在空地上枕着卵石呼呼大睡,幕天席地,披星戴月;

渴了就捧起一汪山泉,欣赏一下山色雪景,心静如水;

饿了嚼几口常亮常乐烘烤的大饼,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想念着小松山的味道;

乏了歇歇脚,解下碧玉酒壶,喝上一口红烈,辛辣入喉,却不知道那位外表冷艳的红衣姐姐现在身在何方,可否安好!

聂云和小白龙过渭水,经一望无垠的魏晋平原,穿过层峦叠嶂的莽沧山脉,历经一月余,才来到了汜水关。

天佑国冬天的大雪覆盖的面积很广,可达万里,这一路向西,所见大多都是雪景。

过渭水河极为轻松,因为冰封了河面,除了滑,找不到其他的缺点,开阔的冰面上有的是拉着雪橇,推着小货车的来往人群,嘻嘻闹闹的孩子绊着跟头的玩耍,倒比阳关大道还来的热闹。

越往西越冷,过了平原,天寒地冻,最难行的便是莽沧山脉的山路,虽说山路难行,可聂云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不一样的人。

很显然这是逃难的人群,陆陆续续,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

有一家三口的,有几十人的大家子的,有推着车陷在雪泥里的,有挑着担子,担子两边装着两个小孩儿的,有拄着拐棍的老人,有妇孺。有穿着绸缎棉袄披着毛皮大氅的富裕人家,有打着补丁,衣衫褴褛的贫苦穷人。

但无论什么人,脸上都同样显着疲惫、悲观和无奈,甚至是那些小孩子的眼睛里,都无法看到无忧无虑的童真,而替代它们的是警惕、惶恐和不安。

聂云看到迎面接踵而来的人群,望着在山地间的空地上搭起来的简陋帐篷,大概猜到了前方的情况。翻过莽沧山脉的高耸大山,便是汜水关界面,这么多人从那里来,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其二是战争。

这一是天灾,二是**,不管是平穷或富有,都会让普通老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天地没有异象,聂云没有心声感应,天灾可能性小,结合一年前草原遭遇战,可以想象,汜水关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事。聂云仔细打听逃难的人群,大概有了些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