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热血的年轻人了。
作为一位导演,并且还是一位相当成功的导演,连这点忽悠人的本事都没有可怎么行?
这次她准备的主题就是“理想”。
可能这是一个被讲烂掉的主题,可她觉得自己是最有资格讲它的人。有几个人能像她这样,两生两世都在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奋斗至今呢?
“从我有记忆起,我的世界就只有一间病房。”在被挤得满满的大礼堂中,莱拉开始了她的演讲。当然,这里面她会稍微“艺术加工”一下,不能将两辈子真的混合在一起。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我一位世交家的哥哥将一种被称为‘电影’的东西带入了我的生命。通过那些,我了解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可以讲述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也可以看到更为不可思议的场景,比如一只怪兽,又或者是一条会说话的鱼。”
“‘啊,原来电影是那样神奇的东西,我以后也要用电影来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知道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后,我就有了自己的追求。”
“相信后面的事很多人比我还要清楚,毕竟有些连我自己都忘了。”莱拉无奈地摊摊手,引来台下一片轻笑声。
因为她说的是实话,媒体对她的挖掘可谓是无孔不入。就连当年她小时候住院时的一些琐事都能从当时的护士或是护工嘴里挖掘出来,而那些琐事莱拉当然不可能一一记得。
“有很多人曾问我,为什么第一部电影会选择《女巫布莱尔》。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粗浅的问题,那就是我当时的情况只能拍它。”
莱拉环视了一下周围,看到一张张好奇的脸,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可能你们都不知道,当我接受父亲的遗产不死鸟公司时,那家公司已经即将破产了。糟到什么情况呢?我当时的助理克莱尔小姐在看过公司的情况后,就建议我卖掉公司。”
这是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结果。在媒体的口中,莱拉接下了父亲留下的电影制作公司,并且还是一间还在运转的公司。虽然是拍b级片,但好歹也是电影不是吗?在很多人看来,既然电影都能拍,那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糟糕的地方?谁能想到是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就听莱拉继续道:“或许有人要问我,为什么不用更多的钱去拍,家里不是很有钱吗?其实这很简单,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不远了。这一次我拿了家里的钱拍出了电影,下一次我会惯性地去想我依然可以用家里的钱去拍电影。如此一来,对电影的重视就会降低下来,也不会凝聚起所有的精力去对待自己的作品。”
她说的话让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她说的很实在,人不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吗?一但给自己找到了一条退路,就不会再珍惜眼前的东西。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莱拉说的并不完全是实话,主要还有她本身的原因在里面。可任人猜破了头,又有几个人能猜到她其实是重生之人呢?
在演讲中,莱拉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生平,关于自己的理想,关于对未来的展望和对两国交流的期待等等。
在提问环节中,她就好好领教了一回第一学府学子们的犀利问题。
“莫兰导演,我想请问一下,您觉得东方需要多久时间才能追上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水平?”
这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除非是神仙,谁也不可能将说出确切的日期。而且如果把时间说长了,会引起这些学生的不忿。若是说少了,又有拍马屁,刻意逢迎之嫌。
好在莱拉在好莱坞应付了太多更为刁钻的记者,对付起这些还没有进入社会大染缸的年轻人,还是很轻松的。
“我无法给出一个客观的数据。未来会怎样不是某个说说就能决定得下来。如果我说的有用,我会说希望明天两国就可以站在平等地位上进行合作。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评价未来,而是创造未来。或许就是因为你们的努力,让这个时间大大地提前了也说不定。”
她的话得到热烈的掌声。不卑不亢,不因为在东方就对东方逢迎拍马,这样的人才是会被年轻人们所敬佩。
下一个问题并不是围绕在莱拉的电影上,而是问起了和她家里相关的传媒业。
“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拥有着许多包括报纸、杂志、网站、电视网等媒体,您觉得下一步网络会对传统媒体有什么冲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31章 人生赢家
毕竟不是专业的艺术院校,这里的学生对电影的兴趣仅仅是因为莱拉是好莱坞刚获得巨大成功的大导演这一点上。在问了几个相关问题后,就将对她的兴趣转向了和她有关的其他地方。
会问到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说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可见未来网络在东方创造的各种便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正是有这些人的好奇,才有未来的成功。
“我认为传统媒体受到网络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上在几年前莫兰集团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趋势,所以投资了许多在相关项目上。比如已经成为新闻门户的网站,又比如fb的开发等等。”
“为什么那么早就认为传统媒体一定打不过网络冲击呢?”
这个问题让莱拉笑了笑,她肯定不会说因为自己早就知道未来的发展,而且就算真说了也只会被当成开玩笑而已。
“很简单,因为便利!人的惰性是很大的,但这不是坏处,正因为本身的懒惰,才会有各种便利的东西被创造很生产出来。就拿身边的洗衣机吸尘器之类的电器来看,它们的出现不正是为了拯救人类的懒惰吗?”
“网络的便利在于它可以存在于更小的终端上,比如电脑或是手机。等未来人手一只手机,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没有阻碍地接收世界各地的信息时,传统媒体就已经没有多少立足之地了。”
这个时候连手机都还算不上普及,她说的话就带了很强的前瞻性。现在她的话还只是一个预测,再过几年后,当有人再出她此时演讲的新闻,就知道她说的有多么正确了。
“当传统战胜不了网络的时候,要怎么应对这种冲突?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传统媒体死去?”又有人站起来提问道。
莱拉笑着摇摇头:“科技在发展,如果有新的东西将旧的取代掉,那只能说旧的东西已经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只守着以前的东西一成不变地继续下去,如果战胜不了它,那么就可以选择融合它来改造自己。
莫兰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它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自己进行了改造,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冲击并不完全是坏处,也有可能是一个机遇。”
莱拉的演讲很成功,演讲之后和同学们的问答环节也收到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她不是一个好莱坞的大导演,而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而到了第二天,当她出现在艺术院校时,受到的才是真正好莱坞大导演应得的欢迎方式。
艺校的学生们在得知莱拉到来时,心里的激动就不用说了。第一学府的那些学生不懂好莱坞大导演代表了什么,不懂莱拉莫兰代表了什么,不懂《芝加哥》十三项提名八项得奖代表了什么,他们懂呀!
那代表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