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背后的人是都护府?”
“是!”
作为都护府放养的猎犬,四支沙匪的存在,是为了监督、控制大漠沙匪的数量,成为都护府的眼线,而不久前他们收到都护府书信,让他们尾随一支商队,并告诉他们“藏宝图”的存在。
“藏宝图”谁都想要,四支沙匪也不例外,但他们不敢过线,只敢尾随,直到不久前重新和都护府联系上,确定沙匪联盟的出现,沙匪头子才明白他们成了棋子。
沙匪联盟要抢夺藏宝图,必然展开攻击,沙蝎等人要活命,肯定要反击,此外沙匪之间的恩恩怨怨,也会在这场对峙中爆发,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以逸待劳的边军再进入战场收人头就可以了。
即便他们侥幸活下来,没了手下的沙匪,还不是任由边军宰割?
向边军求援,等于把刀架在脖子上,沙匪头子是不会把自己性命交给别人的。
白夜沉默,静静思索,许久,他才道:“你们向边军求援,以商队护卫的名义!”
白夜把“护卫”两个字咬得很死,刚刚还反对的沙匪头子都是眼睛一亮,以“沙匪”名义求援和以“护卫”名义求援,是两种概念,前者都护府可以不理会。
但后者不同,贞观以来,大唐极力维护边疆和平,开展商贸,宣扬大国威严,维护商路畅通是都护府的职责,要是都护府见死不救,传扬出去,对都护府很不利。
此外,由“沙匪”变为“护卫”,只要他们一口咬定,那他们就不再是沙匪,都护府也拿他们没辙。
商队的求援信很快被一只飞鹰送出去,白夜对边军不抱希望,为了应对沙匪联盟,他让商队原地休息两天。
糟糕的是,商队的食物所剩不多了,走到现在,商队死了七个人、在风沙中失散十多人,在半路上,商队就遇上缺水的问题。
徐记为此找到白夜,白夜让他将水袋全部拿来,一夜之后,水袋全部注满清水,几乎神迹,让白夜在商队里的威望与日俱增,沙匪们看到他,敬若神明。
白夜能解决水的问题,那是有山鬼半月的帮忙,唐僧画下的山水图,沾染刘家岭地气,相当于一件佛宝,山鬼又是由山中精气所化,凭借此宝,能从刘家岭“借”来水,但要“借”食物,那就不是半月做得到的了。
徐记再次来找白夜,希望白夜能“变”出食物来,面对徐记的期盼,白夜只能摇头,他的道法,还达不到“无中生有”的境界,仙人也做不到。
他们必须在食物耗尽之前,打破沙匪联盟的封锁,活着去到安西。
第四十六章 楼观道士(求推荐收藏)
一只飞鹰翱翔天空,盘旋一阵之后,忽然急冲而下,落在一个鹰卫手臂上。
鹰卫取下绑在飞鹰腿上的书信,连忙送到营帐内。
几个彪形大汉坐在两侧,正中坐着儒雅俊朗的柴哲威,他将近四十岁,蓄着胡须,相貌堂堂,不过柴哲威并不开心,眼中带着忧容。
对于他这样的皇亲国戚而言,来到安西这种偏远边疆戍边,相当于政治性的流放,远离了朝都,再无升迁的可能。
恰恰是新皇登基的这一年,他被“流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霍国公柴绍死后,柴家过时了、衰落了,朝堂上的争斗风起云涌,柴家沦为牺牲品,柴哲威不得不离开繁华富庶的长安,来到贫瘠荒凉的边疆。
柴家是将门世家,比不上大贵族、大门阀,但柴哲威不想就这样落魄下去,他希望像父亲柴绍那样,以赫赫战功,重回长安。
但郭孝恪留给他的是和平的安西,异族都被打怕了,没胆子反抗,就在他借酒消愁的时候,一个人找上门。
看过信,柴哲威皱起眉头。
商队求救了,救,还是不救,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救,他计划的渔翁得利就会变成和沙匪联盟正面开战,会得罪安西本地权贵,官、匪一家。并非虚言,安西很多权贵和沙匪来往,替沙匪销赃,而沙匪则替权贵们处理他们不方便出面的事情,他去打沙匪,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但沙匪自相残杀,他最后收人头,那些权贵就无话可说了。
不救,很可能会遭到政治对手的弹劾,如今新皇登基,需要清洗先帝遗留的印记,很多位置,要换上新皇的人,柴哲威不想一事无成就灰溜溜的回去,会被人笑话的。
柴哲威是根正苗红的二代,他不像柴绍英勇无敌,更不如平阳公主,没有当断则断的魄力,他犹豫了,不知所措。
“虎父、虎母猫崽子,”边军将军心中想到,既想立功,有不舍得出力,世上哪儿有这种好事?
柴哲威让斥候关注沙匪联盟和商队的动向,想要静观其变,根据局势再决定救援与否,并给沙匪头子回信,提出自己的底线,商队不能灭,且要将沙匪联盟拼掉一半人,边军才会出手,并默许沙匪头子以“护卫”自居。
简而言之,柴哲威允许沙匪头子洗白,但人数不能太多,要给沙匪联盟重创,方便边军摘桃子,商队安全,边军才算完胜,没留下污点。
四个沙匪头子愤愤不平,柴哲威太贪心了,和沙匪联盟火拼之后,他们还能剩多少手下?
他们把柴哲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