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仙侠奇缘之紫霄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前面那间茅草屋就是俺家。”

“城内除了霸主他们,可还有其他人?”

“这里只剩下我和奶奶了。”

“好!”二郎神接过铜钱打了油说:“快回去吧!”

小童掂着油瓶,低着头走了几步,再回头看时,老翁已经无踪无影。小童回到家里,见有病卧床不起的奶奶,容光焕发,走下床来。小童又惊又喜,一头扑到奶奶怀里。

就在这个时候,忽听一声巨响,震得茅屋上的灰土,象雨点一样落了下来,脚下边的房基地也上下颤抖。

祖孙二人赶快走出茅屋,只见霸主的大院子里一片哭声、喊叫声、吵嚷声、呼救声……。

再过一会儿,只见前边的地面渐渐下沉,大水滔滔,霸主们和他的宅院,渐渐陷入地下。

陷下去—-因当地人找不到恰当的字,就叫这个地方为“柘(zhe)”,后来“柘”下去这个村庄,成了大湖。

因这里发生了地陷,人们害怕都逃走了。湖周围的土地还要有人来耕种。

玉帝又吩咐二郎神,到天山洪洞人口稠密的地方,召集十八到三十五岁有生育能力的男女青年往外迁移,由于他们在当地生活习惯了都不愿意往外迁移。二郎神看无人前来报名,想了个办法,凡是不愿迁出的人,都到大槐树下集合,愿意迁出的留在家中等待。人们不知是计,统统来到大槐树下躲避。谁知二郎神一口仙气,把他们统统吹到这里来了。

二郎神还向玉帝请旨,凡是大槐树下的人统统打上记号,以防备他们逃跑。下令把左脚小指甲劈成两个,即是,小指甲旁边又多出一个小指甲来,一直沿袭致今。年数多了有的已经退化,只剩下很小一点点了。

不信!您可以看看,您的左脚小指甲是不是又多了一点?

告诉您;我看过了,我的左脚小指甲就是两个。

这样,迁来的人在湖的前边又建了个村庄。恢复了她那多情、妩媚的少女容颜。村庄人口越聚越多,再后来设置为县,就以“柘”下去的大湖得名,取名为‘柘县’。

为了防备战争及坏人骚扰,县的周围又筑起了城墙。后来人们喊叫时连城一起叫,即成了‘柘城县’。

柘下去后留下的湖为柘湖,留下的沟称柘沟……

有诗为证:

柘沟春水柳如烟,四面堤高积翠莲,每向城头频极目,半高新绿打鱼船。

老太婆及小童面对脚下的汪洋大海,仰面慨叹:“上天有眼,上天有眼哪!”

小童和老太婆居住的茅屋,就是柘城县北关。即北旧城偏东北角的那个村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的小童成家结婚,媳妇娘家就是柘县西南,十多里的连寨集后罗李村。

小童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媳妇得知二郎神是丈夫的救命恩人,即把二郎神奉为上仙,常年香火每日朝拜,时时不忘救命之恩。夫妻二人已和二郎神结下了深厚情义。

二朗神十分感动,总想着如何报答一下,为他们家做点好事。一直没有机会。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一晃几十天过去了。看看他们夫妻二人,已是而立之年。

二朗神曾几次前往看望他们,都因隔着天地三界,仙凡之别,十分不便,无奈!只好等待机会。

话说明朝末年,全国连年天灾,再加上**。就在辽东长年用兵这一项。所需的军费皇帝和王公大臣不肯掏腰包,却要百姓来负担。于是便在全国人民的田稅上,加收一部分称为“辽饷”。

这笔“辽饷”,从神宗朱翊鈞末年开征,每年从民间额外刮取粮食,折合白银五百二十万两。

崇祯初年又增加到六百六十万两,在加上许许多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及阉党、贵族、勋戚、大臣们的巧取豪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加上严重饥饿灾荒之年,官府的岢捐杂税,有增无减。常言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饥民看到饿死强与战死。于是,他们只有揭竿而起,别无他路。

天启七年(一六二一年),陕西各地义军蜂起,便如燎原烈火遍及全国。天下大乱,占山为王,再次惊动了玉皇大帝。

又派二郎神下界察看,二郎神经过几日观察,明朝简直是乱成了一锅粥,农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田地荒芜,饿殍遍地。

于是,二郎神赶紧回去,奏明玉帝……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第三十四章 星星出世】………

金銮殿上金碧辉煌,满朝文武大臣排列两边,玉帝坐在金銮殿上方,正与众位大仙商议明朝末年天下大乱之事……

玉帝翻开二郎神的奏本,看了看道:“上次不是已经惩治了吗?恶霸不是统统‘柘’到地下,被大水淹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