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以将科举改成三年或四年一次。”
三年抽两天时间出来监考,你别跟我说,你做不到!
李治眼睛大亮,这可是好办法啊。
如今大唐科举是一年一次,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中举的考生太多,而职位就这么多,你总不能三十五岁以上裁员吧?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缓解大唐冗官冗吏问题,还能体现科举的重要性。
“陛下,大唐初期,百废待兴,确实需要大量官员参与建设,而如今天下太平,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李治眉头紧皱,在他心里,科举可以改制,但是商人。。。。。。有待商榷。
宋真提出这个想法,实际上,他自己就是商人,或者说,想成为富商。
既然无法跻身大士族,你们士族也看不起我,那我便只好走另外一条路了。
因为他打算为汾州宋氏买下“甘露堂”酿酒肆,他担心,有一天朝堂上的政敌,会拿这个来做文章。
宋真知道,想要改变李治的看法,很难。
李治一直在思索着宋真的话,他的心里有一杆秤,在衡量每一个新政策实行之后的利与弊。
于是,他有些乏了,摆摆手示意宋真和李积先退下吧。
此事再议!
离开大仪殿后,李积认真的望了宋真一眼,表情古怪的说:“想不到,你的鬼点子还挺多的。”
“英国公过誉了。”
李积笑了笑:“你应该知道,陛下是不会答应的,为何还要提出来呢?”
宋真淡淡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臣子,亦是如此。”
说完后,他向李积拜道:“英国公,下官先行告退。”
独留下李积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大仪殿内——
李治躺在床上,武媚娘从背后轻轻地抱住了他。
“梓潼,你说,宋真的建议,可行吗?”
武媚娘转了转眼睛,她猜测,李治应该是想试探一下她。
于是,她回答道:“妾觉得不妥。”
“哦?”李治转过身,不解的望着她。
“陛下,商人重利,是很多人的固有思想,妾的身份特殊,阿耶便是并州富商,一旦陛下发布赦免商贾,难免会惹人非议。”
李治心头一暖,他确实有试探之意,只是,他没想到武媚娘居然会这么回答。
她回答得十分漂亮,避重就轻。
武媚娘没有表现出自私自利的想法,反而将自己摆在一个为圣人着想的位置上,让人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