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狄仁杰九部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2010年6月6日

作者题外话:我知道,有不少读者在读《九连环》时,对我处理李元芳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有些不解之处,因为从本书中看到的他们,和电视剧中相对简明的人物是有区别的。我相信,孙武之后的系列书评一定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和书中的人物,甚而理解安娜芳芳吧。

小满评《九连环》两位情意无价的奇女子

从第一卷的暗夜迷情到如今第四卷的再见幽兰,一直被文中的两位女性的喜怒哀乐所牵绊着。也许大部分朋友欣赏芳芳的这部著作,主要关注的是大人与元芳之间的父子情,我虽也如是,但除此之外,却又不得不为文中的这两位女性的命运与感情所担忧,所欢喜。

一.沈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沈珺从一出场就给人以温柔,善良,体贴的印象。总之,她是个极好的女孩子,看似平庸的她,却拥有一颗最纯净美丽的心灵。她可以为了收留李元芳等人而忍受沈老爷子的责骂,她可以为了何大娘,而对她至爱的沈槐撒谎。甚至,我绝对相信为了沈槐,为了这个她甘愿一生守候的男子,她可以连性命都不要。说到此,我却不得不问上一句,“阿珺,你这样做值得吗?” 也许,不,沈珺是一定觉得这样是值得的。可是沈槐呢?他绝不会为了沈珺而舍弃生命。而沈槐对她,总让我感到是一副呼之则来挥之即去,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不否认沈槐对沈珺是有爱的,只是他的爱却掺杂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他的爱太过模糊,而沈珺的爱却似无瑕美玉,晶莹剔透。沈珺只要他平安就好,她给沈槐的可以是体贴入微,温柔至极,无论是肉体还是生命,是她这个自认为平庸的小女子能给她最爱之人自己的一切,而沈槐所图的东西,却绝不是这些! 说来有些可悲,每次看到文中的沈珺与沈槐在一起时,总觉得她好似很自卑,很慌乱,甚至有些害怕。当你把自身最为宝贵的东西以廉价的姿态毕恭毕敬的捧到你爱的人面前时,而他却对此鄙视嫌恶,不屑一顾!阿珺,你又该如何自处呀! 虽不知阿珺的结局会如何,却在内心感到她会是一个悲剧人物,希望这只是我的悲剧心理在作祟。只盼最后,沈槐能明白,阿珺才是他这一生最应珍视的人儿。

二.裴素云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裴素云这个人物时,我对她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刚开始,就认定她这个拥有女巫与钱归南外室双重身份的女人绝不是什么善类(原谅我的过早定义,这只能说明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到后来看到她居然连咱们的李大将军都“勾引”上了,起码我认为她配不上元芳。可以说当时元芳的失踪,一部分也是为了她。不可否认,那时我心中对裴素云的厌恶之情,愤恨之心不亚于狄阁老(原谅我的小女人心理)。可是,冷静下来想想,我又怎能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到她身上?裴素云,她又有什么错?硬要说她有错,只是因为她曾身为钱归南的女人,后来又爱上的李元芳。可难道爱也有错吗?委身于钱归南是她的不幸,因为钱归南帮她报了杀父之仇,而钱归南正是以此来利用裴素云,哪怕裴素云为他生了孩子,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也只是共同的利益罢了。遇上李元芳之前,她就如一株久失甘霖滋润阳光温暖的花朵。而当她爱上了李元芳,并同样得到李元芳的爱护时,却是裴素云真正的重生。李元芳是她一生中最爱的人,她终于找到了他!其实,爱是没有错的,只要你爱的人也拥有一颗爱你的心。有时候,真的就愿素云与元芳永远在弓曳这片世外桃源之地生活下去,无纷争,无阴谋,只愿让这两颗饱受痛苦与伤害的心得到平静与幸福就好。

沈珺与裴素云,两位个性,身份完全不同的女子,却都拥有一种甘为所爱之人奉献一切的勇气与情意!真的要感谢芳芳为我们塑造出这两位奇女子!

后记:其实无论这两位女子的结局如何,我们身为读者最关心的焦点最终还是要着落在文中最为重要的两位人物身上…狄大人与李元芳。请让我再一次庆幸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没有落到大人身上!虽然到目前为止,大人还不知道元芳并没有遇难。而我却只盼着最后,再见幽兰的最后,大人能再见到元芳,哪怕只一面也好。因为我一直执拗的认为,哪怕他们相离,心意却是相同的。原谅我作为读者的小小私心,我只愿每个人都能长长久久,不留遗憾就好。

作者题外话:欢迎大家多写《并州迷雾》以后卷的评哈!

有奖征评活动第一轮结果公布和第二轮开始!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写书评奖实体书活动的第一轮结果公布如下:

获奖书评共三篇,皮皮的评《博弈》;小满的评《两个情义无价的奇女子》和剑气箫心的评《黄沙吹尽始见金》。以上三位获奖读者每人均可得到一本签名实体书。

第一轮的活动投稿者不太踊跃,和大家交流下来,原因主要是《九连环》的故事太庞大,很多读者觉得不看到大结局无从评论,我理解大家的想法,因此从即日起,有奖征评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有奖征书评从即日起截止到7月15日。活动规则不变:只要对本书有感而发,创作1000字以上的书评,内容详实、论点新颖、感情真挚的,就将进入评选范围。我将从符合上述条件的书评中筛选出最优秀的三篇,奖品就是签名实体书一本啦!唯一的要求是请针对《并州迷雾》以后的篇章评论,因为并州的评已经够多了,呵呵!

希望大家踊跃投稿,书评请发我的qq邮箱:809712658@,此外,请皮皮和小满发邮件与我联系赠书事宜,剑气箫心的实体书已经寄到了。

孙武之后系列评论之——双重身份

双重身份

——文字和镜头的交错

对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我有足够的信心说自己是成熟的观众;而对于小说《九连环》,要标榜自己是成熟的读者,我却时时感到底气不足。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成熟的标准,首先在于身份的纯粹,而只有纯粹的身份,才能保证心无旁骛。观看《神探狄仁杰》,我属于纯粹的观众:动机纯粹——吸引我的是紧张曲折的情节和鲜活朴实的角色,更确切地说,是方谦手下小喽啰冒犯虎将军的那一脚直接把我踹上了贼船;过程纯粹——由眼睛和耳朵带来的感受基本上停留在心灵表层,平铺直叙的镜头几乎没给我感慨人生的机会;目的纯粹——起初用来消磨时光,后来借以追逐一种亲切感。同时,镜头下的李元芳,同样是纯粹的:他纯粹地为情节的铺陈服务,纯粹地为角色的勾连牵线,作为角色,他是纯粹的。因此,作为人物,他是单纯的:就算他性格鲜明,却无法张扬个性,因为舞台不存在;尽管他经历坎坷,却谈不上命运多舛,因为命运根本与他无关。当纯粹的观众遭遇纯粹的角色时,难免会不满足于他的单纯,久而久之,动机、过程、目的都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动机不纯——吸引我的是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过程不纯——注视镜头的目光中开始有了感情,对白带着韵律不时地敲击着鼓膜,内心不再波澜不惊,而是泛起涟漪,甚至波涛汹涌;目的不纯——领略他的经历,分享他的感受,解剖他的心灵,丰富他的经历,拓展他的人格,发挥自己的想象,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杂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缺乏成熟的载体的,它们飘忽不定,却又无孔不入。

正是这种杂质使我尝试接触小说《九连环》并将这一尝试进行到现在,这就注定了我至少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以成熟读者的姿态来体会它。平心而论,最初我只是把它当作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一个衍生物,以便让那些杂质有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我实际上是站在电视剧的框架内、以读者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来领略它的。在这种情况下,文字和镜头时常是交叉、错杂甚至重叠的,而这种感受又是油然而生且挥之不去的。因此,作为读者,我是极不纯粹的:吸引我的是李元芳和狄仁杰之间的互动,所以动机不纯;在前传《并州迷雾》的尾声部分李元芳就离开了狄仁杰,然而在其后的篇目中我仍然流连于二人超越时空的神交,哪怕是一两处隐晦曲折的指称和心照不宣的细节都能让我血脉贲张,所以过程不纯;我热切盼望着李元芳能和狄仁杰见上一面,似乎就是这个念想支撑着我将追文进行到底,所以目的不纯。显然,无论是动机、过程还是目的,我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一种模式:李元芳和狄仁杰的关系,而这种模式来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却并非该剧主线,也不是小说《九连环》正文部分的明线,恐怕这便是杂质寻到宿主后产生的效应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