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汽车帝国 鞋油 > 第27部分(第3页)

第27部分(第3页)

比如大江摩托车厂的摩托车要经过省级、市级、县级、区级、乡级这五级计划流通渠道才能最终销售到消费者的手上。

当然,最终决定买不买的依然是消费者。就如一年前的大江摩托车厂的产品,虽然自家产品按计划要求发至了各销售点,但由于减震器的质量问题,导致无人问津,最后只好退回厂里,逼得大江摩托车厂停用自家减震器产品。

这个事实跟很多人计划经济下消费者是无任何话语权的印象是大相径庭的。其实无论是何种经济体制下,只要消费者有了选择权,他就可以通过用手或脚来投票,从而体现自己的话语权。

中国大陆进入83年后,由于技术简单、投资相对较小,各地摩托车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现下,市场上各类品牌的摩托车也是多如牛毛,同一个销售点,也不再象以前,只有一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有了选择的机会,当然得选择质量、外观、甚至是价格更好的产品了。

这种大环境为迅雷公司减震器产品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个时代的中国,道路普遍不好,不说农村,就是某些城市的边角处都还是泥石路,就算是水泥路,也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同时,中国引进的减震器产品多为50年代以前的产品,减震效果较差。在这种路上,骑着摩托车,那种颠簸感,不是几个人能受得了的。

萧太一迅雷公司生产的减震器产品,虽然依然无法完全克服这种颠簸感,但相比现有的减震器产品,却可极大的减少这种颠簸,使得人们的驾驶摩托车时将更为舒适与安全。

如果让大部分的消费者认识到这点,他们在购买摩托车时就会要求车上配置的减震器产品为迅雷公司所产,从而反逼各摩托车生产厂商采用迅雷公司的产品。

这就是包玉刚设计方案的思路。

而途径就来自于遍布各地的摩托车修理店。

第四十四章 云聪修理店

与生产物资的配置、销售渠道的调拨相比,摩托车修理这个环节可以说在84年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为。随着摩托车在中国的普及,与之配套的摩托车修理店铺在各城市街道、乡村道路边忽如一夜间冒了出来。这些店铺多以个体经济为主,或一个人或夫妻店。

江洲市,作为中国大西南的山城,骑摩托车出行,是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江洲市摩托车生产厂商无数的原因,既使到了后世,中国的十大摩托车厂江洲都能占据七席的原因。

这骑摩托车的人多了,与之相应的修理店铺也较多。就仅一个市区,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摩托车修理店铺就不下三百家。

对此,包玉刚是做了详细调查工作的。

他将整个江洲市区划分为九个片区,让自己手下的人对每个片区的摩托车修理店铺进行了清查,然后画成分布图,并将之分解到每个工作小组,然后由每个工作小组分解到每个业务员身上。

李云聪本是黄河摩托车厂一名子弟,是家里的老五。就如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工人子弟一样,到了工作年龄的时候,由于工作岗位有限,不得不面临待岗的窘境,李云聪也如此。

他上面共有三个哥一个姐,他那当了一辈子工人的老爹,使出了老鼻子劲、求爹爹告奶奶的,终于算是把他三个哥和一个姐给安排进厂当了工人,但轮到他时,由于厂里实在是人员暴棚,而且他家已经安排了四个就业岗,他是怎么也安排不了进厂了。

与其他人相比,李云聪是个脑瓜子非常聪明而且求上进的人。他很敏锐的感觉到了,照厂子里的情况,一时半会他是没就业机会的。

因此他没在那干等着。

托他老爹的关系,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在车间各道工序帮着各位老师傅打下手,对整个摩托车工艺进行了了解与熟悉。一年后,当他觉得已完全熟悉了摩托车的各项技术后,在建设路上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

两年来,自己这家店铺不但让他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更是让他成为了万元户,成为了厂里自行创业的典型,每年厂里都要给他戴大红花。而他的云聪摩托车修理店也从他一个人变为了五个人,成为远近有名的修理店,客户源非常稳定,每天上门修理摩托车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李云聪有个好习惯,除了逢年过节的,他每天早8点必定到自家店里,早早的把店铺上上下下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开门迎客。虽然可能一个上午都没客人,但他两年来一直这么坚持做。

这是他的信条:要做就做最好的,提供最干净的环境、最周到的服务、最好质量的修理服务。

不过今日很显然是个例外,当他刚把店里卫生打扫干净后,一个人走了进来。

在包玉刚划分出来的江洲市九大片区中,南江区是包玉刚最为重视的地区。南江区历来为江州市的工业区,是江洲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由于江洲山城的特点,这个区的家庭基本是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摩托车,有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