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在别的先生那里都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到了为师这里,怎么就成了‘有事先生服其劳’了?
“一不留神收了你这个劣徒,为师真是亏大发了!”
莫先生嘴里嫌弃得不行,也不过就是抱怨一下罢了。
该为弟子操的心、办的事,那是一点都没落下。
*
这一日,师生俩午膳后歇息了两刻钟,便来到府衙大牢。
据说这会是一日当中阳气最重的时刻,此时的怨念和亡灵也都会烟消云散,不敢出来作祟。
这也是古时斩首死刑犯为何都会选在“午时三刻问斩”的原因。
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驱赶阴气,避免监斩官员与刽子手被鬼魂纠缠。
同时,午时三刻人的精力也会比较匮乏,这个时候行刑对于犯人来说,也能适当地减轻点痛苦。
对于监牢里的犯人而言,这会正是饭后正犯困的时候,会比其他时间安静一些。
故此当莫先生选定这个时辰来探监得时候,林幼卿也是举双手赞同的。
有可能是唐师兄事先打过了招呼。
当一老一少随着引路之人进入大牢时,面目凶恶的牢头只是瞧了一眼,就换上一副讨好的面孔。
不仅痛快地放了行,且一脸殷勤地取了一个燃得正旺的火把,举在头顶,就要走在前方带路。
牢房幽暗,高墙上方每隔数来丈倒也开了小小的窗口,寸许见方,像是捅了一个窟窿似的,形同虚设,顶多就能让犯人不会晨昏颠倒而已。
还弥漫着一股似是霉味,又似酸臭的一股难以捉摸的气味。
令林幼卿刚进去,就想退身出来。
牢房森冷,顿时逼退了身上的汗意,里面不时传来几声痛苦而低沉的喊叫与呻吟之声,听得林幼卿不由背脊发凉。
莫先生说的果然不错,这牢房的确不是她一个姑娘该来的地方。
想起此行的目的,林幼卿又鼓起了勇气。
莫远山扫了她一眼,颇为赞许地点了点头。
粗壮的牢头举着火把走在前头,不时回过头来,低声地提醒后面的师生小心脚下凹凸不平的地面,像是怕把沉睡中的犯人吵醒似的。
行不多远,一行四人便止步在了一处牢房前。
牢头指着木栅栏里的人,扭头恭敬地道:“莫先生,这位便是甘州城丢失官银的那位苏大人了。”
身为朝廷重犯,甘州城的主官苏大人享受的是单人间。
除此再无任何优待。
逼仄的牢房内,除了地上铺着一层干稻草,再就是角落里放着的一只脏污的恭桶。
那恭桶也不知多久才倒一次,散发出来的气味令人实在不敢恭维。
身陷囹圄,苏大人的形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形同乞丐,头发蓬乱,衣衫脏污破损,不过精神尚好,正倚着墙盘膝坐于稻草之上,闭目养神。
听到牢头恭敬而谄媚的声音,他随即便睁开眼来,好奇地望向来人。
“你们是。。。。。。”苏大人目露困惑地道。
声音略带暗哑,落在耳中却有些许熟悉之感。
林幼卿上前一步,语带试探地问了一句:“不知苏大人去年秋日,可曾去过云阳县下面的西柳庄?”
“西柳庄?”
苏大人陷入回忆,片刻便回过神来,“去过。当日来不及回城,在下还与侍从歇在了庄里昔日的一位同窗家里。”
说道此处,脑中灵光一闪,目光快速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姑娘,满脸的不可思议,“姑娘是。。。。。。”
话未说出,却是已然认出了面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