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很不喜欢他的祖母,老太太也不知什么毛病,每年给几个儿子塞一次女人,还各房都有,说是不偏不向,可那些女人哪个不要花银子养着的。
十二岁就知道赚钱不容易的元宝,凭什么要为他爹养那些女人,养那些庶出的,只会花钱的兄弟姐妹。
当然了,元家绝不只一座慧泽园,元宝他爹也不会厚颜无耻真要儿子养他的小妾,元宝他爹绝对比元宝还会赚钱的,可这不是没分家吗?慧泽园的收入是要交到公中账户,再各房分配的。
元宝现在管着慧泽园,他可以独领二成的收入,但其他的还不是都分了,然后这些他卑躬屈膝赚来的,被他爹他叔用来养小的,养庶的,他哪里算错账了?
元宝不喜欢那些不该存在的,尤其是他认识了尤少君,许逸,李进,瞧瞧人家家里多单纯!
尤少君他娘是公主,你还可以说他爹是因为不敢,可许逸和李进呢,人家的爹倒是有小妾,可就那么一两个,和摆设一样,根本没生下庶的碍眼。
真正的高门大户是知道廉耻,力求门风清正,不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元宝耳濡目染的受到了鼓励,回家是时常和他爹和他大哥说,说家里一堆糟心的,害他在朋友面前都没了面子。
元宝他爹和他大哥都是把赚钱放首位,希望家里能成为堂堂正正的,见了达官贵人也能并肩说话的,既然官宦家后宅要干净,他们当然得学着了。
元宝他爹和他大哥开始管理自己的私*生活,不再那么随便往屋里收女人了,听说是元宝劝的,元宝他娘和他大嫂都对他好得不得了。
元宝受了鼓励,更是立志自己屋里要干净,要对得起明媒正娶的妻子,对得起嫡出的子女。
看元宝真的意志坚定,尤少君鼓励的拍拍他的肩:“其实我倒不是非要瞧不起庶出的,而是这世人就看不起庶出的,你看哪家有嫡子还会让庶子继承,哪家的庶女能得份好姻缘,明明都是一个爹生的,难道不该手心手背都是肉?说人家娘身份低*贱,低*贱你还碰?”
尤少君最看不起的其实不是孩子,谁不想投个好胎,他讨厌的是那些把女人当玩*物的男人,没责任感,不配当父亲!
“就是皇家,不也一样,有嫡出的就行了,那些皇子看着尊贵,可他们的母妃就决定了他们与皇位无缘。”尤少君还小声补充了一句。
这一句可是把元宝吓着了:“少君我拜托你,我这里皇子也是常过来的……”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用吃药
尤少君在外面和元宝说话,夏百合在屋里给向氏号脉:“夫人这病是疲倦过度,饥饱无常引起的,不过问题不大,养上几日就能好。”
向氏忙讨好的说道:“王妃说的真对,我这病就是这回去江南收蚕丝给累着了。”
“姜家的事还要您这位当家主母事必躬亲?”夏百合好奇道。
向氏面白肌瘦,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说她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夫人,只能骗不懂医的,夏百合可不认为向氏是吃喝玩乐只享福的人。
“我们姜家最大的产业是在江南,自家养蚕收丝,自家织造,染色,刺绣,江南那边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京城绣庄的供货,损害姜家的声誉,本来一切都是好好的,我们姜家又不是头回做这个,一切本是有条不紊的发展,可今年江南那边也不知怎么的,好几家商行突然就倒了……
我也不怕王妃笑话,我家老爷看着人家倒了,他就起了贪念,趁机收购了别人的店铺田庄,想让姜家能成为江南第一的织造商,当然我家老爷收购价格还是很公道的,姜家想再做大,蝇头小利贪不得这点我们都懂……”
向氏忙着又解释了几句,看夏百合依然含笑点头表示理解,她才继续说:“其实今年江南连倒了那么多家商户,我们就该想到今年江南肯定是有事的,结果怎么着,雨水不是多下就是不下,四月份比六月还热,倒了五月却像是过二月天,这人还好说,可桑树受得了?棉田受得了?春蚕受得了?”
姜家还负责着皇家贡品的生意,又和江东,江西各地成衣店签好了供货合同,蚕宝宝没吃的,不吐丝,棉田还减产,原材料供应不足,他们就没法如期交货,偏偏姜家老爷还把流动资金投入到收购上面了。
姜老爷和向氏一下子都急坏了,偏他们姜家别的房的人,不帮忙还趁机风言风语,计划让姜老爷让出族长之位。
向氏气得亲自出马去了江南,她年轻时就是姜老爷的贤内助,现在也是能力不减当年,自家货不足,她就到各乡各村,用高出同行的价钱收购蚕茧和棉花,姜家流动的银钱不够,她就把自己嫁妆押给钱庄贷款。
姜老爷在京城把自家不齐心的给压制住了,向氏也在江南顺利的满载而归,夫妻齐心协力赢了这场战事,不过向氏到底上了年纪,劳累过度年轻时的胃病又犯了。
因为这病年轻时就有的,向氏并不在意,她一吃药的苦味是更不舒服,干脆就不吃了,反正之前也是这样,只要清粥小菜的养上几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