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公元637年),大唐长安城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城墙高大而坚固,环绕着整个城市,守护着这片繁荣之地。
长安城北部中央的太极宫,以南北中轴线为核心,布局严谨,前后对称。
远远望去,宫殿群檐牙高啄,金碧辉煌,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正中的太极殿巍峨耸立,屋顶覆盖着璀璨的琉璃瓦,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殿门敞开,露出里面宽敞的空间,殿内随处可见雕龙画柱,壁画色彩斑斓。
今日乃李世民登基称帝十年大典。
长安城沐浴在吉祥的阳光之下,空气中弥漫着欢庆与庄严的气息。
朝霞如锦绣般绚烂,承天门(太极宫正门、宫城南门)前,青石铺就的宽阔道路上,大臣们身着各色朝服,头戴朝冠,步履匆匆,他们的目的地是太极宫,那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典礼。
徐世勣多年在外戍边征战,贞观十年回至长安参加大典。
这些年,他也是战功赫赫。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定王世充,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消灭窦建德,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扫灭刘黑。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平定东突厥,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覆灭东突厥,消除北方威胁,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平定薛延陀,稳定西北边疆。
今天一早,徐世勣便来到太极宫前等待,无聊之际,四处张望,迎面“一丘之貉”走来。
为首之人乃长孙无忌,宛如一只矫健的猎豹,身子挺拔,目光锐利,但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狡黠,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每一处角落,嘴角常挂一丝微笑,眼中却藏着深不可测的城府。
“长孙大人,您来的如此之早啊”。徐世勣远远看到长孙无忌,便假意拱手施礼道。
长孙无忌嘴角微微一抽,浅浅一笑,回礼道:“徐将军,今日乃陛下登基十载庆典,老臣岂能不早点来,以表忠臣之心,倒不如将军这般积极。”
两人边走边谈,不时点头示意。
长孙无忌感叹道:“陛下年轻有为,英明果断,十年励精图治,带领大唐走向盛世。”
对于这样的话题,徐世勣只能深以为然,点头赞同道:“正是如此,长孙大人。皇上治国理政,深得民心,我等只需尽臣子本分全力辅佐,必能让大唐国泰民安。”
两人有说有笑,看似一团和气,没人会想到,此二人其实积怨已久,这就是为官之道的技巧与城府。
他们的话题自然引起周围赶来大臣的共鸣,大家纷纷停下脚步,聚在一起讨论着李世民的贤明和大唐的未来。
大臣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势不可挡的繁荣昌盛景象。
然而,此刻,跟随长孙无忌一同前来的侯君集,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却思绪万千,似在回忆着什么。
侯君集原为武将,算是李靖门徒,后叛离武将,与长孙无忌、许敬宗等文臣搞在一起。
此人身姿并非魁梧,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明的威严,面容深沉,眉宇间犹如乌云密布,给人一种压抑感。
此时,看到、听到长孙无忌和徐世勣的彬彬有礼,大臣们的和谐群论场面,侯君集嘴角挂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似乎在嘲笑着那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
因为他知晓这和谐画面背后的真相,于是乎,不自然地就开始回忆起长孙无忌与徐世勣往昔仇怨:
武德二年,原降唐瓦岗军统帅李密,图谋叛唐自立,唐高祖李渊命秦王平叛,秦王遂派长孙无忌出兵讨伐,在长孙无忌来看,区区李密不足为惧,简直可说,这是手到擒来的泼天功劳。
然而,还未等长孙无忌出兵讨伐,李密便被盛彦师斩于熊耳山。
盛彦师也因平定邢国公李密叛乱受封为葛国公,并被授予武卫将军和熊州都督的职位。
后来得知李密图谋叛唐的信息早被徐世勣告知盛彦师,徐世勣与李密曾同为瓦岗军,也曾做过李密部下,许是顾及当年一些情分,并未亲自动手斩杀李密,而将此功劳拱手送给了盛彦师。
长孙无忌这“天上掉下的馅饼”功劳,就这样被徐世勣横刀夺功,故而嫉恨上了徐世勣,延误了他早几年成就国公之梦。
此乃矛盾起始,后来想想可知,这该是李渊谋划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实力手笔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