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嬷嬷可是要随本宫回京?”秦蓁知晓,俞嬷嬷乃是太后跟前的人。
俞嬷嬷摇头道,“老奴是来给郡主送一样东西。”
“什么?”秦蓁一愣,“可是要交给太后的?”
“不是。”俞嬷嬷看着秦蓁,轻笑道,“郡主,怪不得太后喜欢您呢,若是老奴在太后跟前,也必定会如此。”
“啊?”秦蓁一愣。
“郡主,此物乃是长公主生前留下的,乃是郭世子的遗物。”俞嬷嬷继续道,“长公主交代了,让老奴务必交到您的手上。”
“此物为何要交给我呢?”秦蓁低头看着俞嬷嬷递给她的一个精巧的小匣子。
俞嬷嬷垂眸道,“长公主说,日后您会知道的。”
“那长公主可还有何吩咐的?”秦蓁想着,长公主想要在郭世子这处找到的东西,为何最后会交给她呢?
俞嬷嬷低声道,“长公主只说,这东西,原本便是要给您的,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这?”秦蓁越发地不明白了。
俞嬷嬷便下了马车,微微福身离去了。
秦蓁愣了愣,低头看着这精巧的小匣子,等打开之后,竟然一枚玉扳指。
她愣了愣,盯着这玉扳指瞧了半晌,而后收了起来。
“大小姐,长公主为何将此物给您呢?”知茉轻声问道。
秦蓁摇头,“我也不知,不过现在既然在我手里了,也许日后能有大用处。”
“是。”知茉垂眸应道,便也不敢耽搁。
转眼,几人便一同往京城赶。
一月之后,秦蓁终于抵达了京城。
她来不及回秦家,直奔皇宫。
太后瞧着她这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得知湖阳长公主殉情,哀伤不已。
比起郭老夫人的悲痛,太后是真的伤心。
不知为何,秦蓁瞧见太后又多了几根白发,她沉默了一会,走上前去,“太后,和安去的时候,郭世子已然不成了,不过是吊着命罢了,后头,湖阳姑姑得知郭世子去了之后,便……”
太后手中的佛珠突然断了,她看得出,太后是在强忍着悲痛,她也不再多言,而是退了下去。
卓嬷嬷跟着她前来,看着她道,“郡主,太后近来怕是会……”
“卓嬷嬷之意是?”秦蓁一怔,接着道。
“郡主像极了湖阳长公主年轻的时候,这些时日,还是请郡主留在宫中吧。”卓嬷嬷看着她道。
“如此也好。”秦蓁沉吟半晌,点头应道。
“老奴这便去给郡主准备寝殿。”卓嬷嬷连忙应道。
秦蓁轻轻点头,便先出了景和宫,去了贤妃那处。
贤妃看着她,重重地叹气,“到底是祸不单行。”
“姑婆,和安不在京中的这些日子,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儿?”秦蓁一直都会收到京城内的消息,到底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儿。
可是瞧着贤妃的模样,想来是有大事儿,不过是秘而不宣罢了。
秦蓁突然发现,自个似乎这处的消息似乎都有所迟缓。
贤妃继续道,“我这几日有些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