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再说二:“再说就是自己的爹娘,也有说话不对的时候。”
掌珠不语,这倒是真的。母亲邵氏对她爱如明珠,可掌珠和母亲的个性完全不和,掌珠愿意奉养母亲,却不赞成她的言行。
“第三,说书上的英雄、开国皇帝,成大事者有果断的一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忍别人不能忍的一面。大姐,我们又不打算开国,你有果断就行了,宽容你最少,你以后要多学学。别的,你就不要有了。”宝珠诚恳地道。
我们过的并不是那样的日子不是吗?不过是普通人的一衣一食,至多,是过人的富贵会出来。有过人的富贵的人,并不全是心狠手辣的人。
很多的人图刺激,总是想自己以后的日子,自己身边的人想像成杀手、强盗,泼妇、泥潭。自动幻想,毫不自省。其实不是。
仁爱之人,还是不少。
掌珠莞尔:“你怕我心狠手辣?”
宝珠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坦然抬眸承认:“是的!我怕你和别人一里一里的争,就一直的往争斗的方向去。”
很多的矛盾,都是没有人让步,再加上都是想占上风的人,就一直下去,直到成仇。
掌珠和宝珠,两个不同个性的人,造成遇到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感悟。
掌珠感动于宝珠的关爱,却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
宝珠执着于关爱家人,并不介意再说上一次。
姐妹两个人都哭了,都觉得不必说得太久。约着去看玉珠弄菜,再中午大家团聚一桌,安老太太十分欢喜,居然没有出言讽刺掌珠。
饭后,袁夫人要回去,嘱宝珠留下,宝珠不肯,安老太太也不答应,让宝珠陪着亲家回转。邵氏已不住这里,又怕老太太说难听话。她对着四太太等人说的难听话,觉得为了女儿可以忍,但自己婆婆的话,她一天也不能再听,因为她另外有了能去的地方。
退路有时,人的耐性也就减低。这是普通人,邵氏就是这样的普通人。
掌珠也呆着没有意思,见到祖母康健就好,这一对母女也回转。
接下来就是端午节,宝珠又有宫中结交的女眷们家要走动,又要安排过节,又要照看祖母处,十分之忙。
而袁训的官儿也授下来,出乎一部分人意料的,没有照旧例去放。旧例一甲三进士,全是放在翰林院。
状元是修撰,探花榜眼全是编修,从六品的官。
翰林院有“储相”的称呼,是离皇帝较近的地方,是他的秘书机构,都说升迁比较快。可历科的“储相”们,一甲三进士全是放在这里,到本朝已是人满为患。
皇帝面前挤一堆人,有大才,没运气;有运气,论前来后到,和别的中榜人比是好了。和袁训授的官职相比,就是差了。
差的不是官阶。
修撰这官在有些朝代,是不入流的史官。有的朝代六品,有的又说从六品,这两种说法皆在六品这一档,编修,是从六品。
而袁训,打破旧例放在都察院,十三道监查御史之一,正七品的官员。
乍看上去不如在翰林院里好,低了半阶。可十三道权力大,管得宽。内外百司之官邪,十三道都可以弹劾,是个相当有实权的官,还人见人怕。
然后继续在太子跟前行走。
意料之中的人都来贺喜,在意料之外的人忙着打听内幕,也来贺喜。又有辅国公等人回京,消息已明确出来,把宝珠更忙得脚不沾地。
这一天,袁训回来,算了算日子,姐丈等人过几天就会到。他一面欣喜见到他们,一面欣喜宝珠可以不用再忙忙碌碌。
宝珠过节前,口头语是:“祖母过节要吃什么,母亲过节要吃什么,夫君要吃什么?”过完后,换汤不换药,是:“舅父喜欢什么,姐姐喜欢什么,姐丈喜欢什么?”
袁训每天都让她逗笑,又心疼她十分的用心。门前下马交给顺伯,袁训先去见母亲,再来打算去看宝珠,告诉她不用再忙活,过几天人就进京,喜欢什么让他们自己说出来,不是更好。
他今天回来的早,就又悄悄的回房,想吓宝珠玩儿。
……
暗色雕松竹的窗户里面,宝珠着一件藕荷色薄罗衣,在窗外幽竹色里像一抹日头。她面容凝重,若有所思,正倾听一个人说话。
这个人在宝珠侧边,坐在小杌子上,腰身不算细的,年纪小又不高,坐下来就像另一个杌子叠加上去。
红花在一旁。
“紫花,后来呢?”宝珠唤那个丫头。袁训也就想起来,这是跟二婶娘邵氏的丫头紫花。红花和紫花,另一个叫青花的非常好,经常宝珠告诉袁训,红花要去见青花紫花。其实借着去看丫头们,就去帮宝珠整理铺子。
袁训因此记得住。他不禁奇怪,邵氏现住侯府里,宝珠叫来她的丫头又为什么?他就不说话,他的家他比宝珠要熟悉,就躲到青竹下面,这里静不容易让人见到,也更听得清晰。
紫花面前还有小几,摆着一个小提梁壶,还有一盘子雪白点心,一盘子果子。袁训才回来是饿的,见到点心就瞅上几眼,正在心里抱怨宝珠做好的点心给别人吃,又认出来这不是宝珠亲手做的,宝珠亲手做的,表凶怎么能认不出来?
表凶又喜欢起来,继续听墙脚。
“姑奶奶,我再吃块点心压压惊,真是吓死我了。”紫花嘴馋,又去拿点心。宝珠就点头让她吃,又对红花使眼色,让红花过来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