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再在这儿当女管家了。”他说。
“我喜欢这儿,”她说,“我到过许多地方,这儿挺好的。”
对这个回答他又沉默不语了。她和他挨得那么近,可她的回答竟是那么不着边际,不过他不在乎。
“你小时候家里是个什么样子?”
“我父亲是个地主,”她说,“家住在河边上。”
这等于什么都没说。一切都还像以前那么模糊不清。不过,既然她离自己这么近,这也算不了什么。
“我是个地主——一个小地主儿。”他说。
“嗯。”
他未敢移动一下。他搂着静静地躺在胸前的她,一动不动地坐了好长时间。尔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她丰满的胳膊上,放到那不可名状的地方。她似乎挨得更紧了,他只感到一股烈焰蹿上了胸膛。
可他激动得太厉害了。她站起身来,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小块茶盘布,然后摆好一只茶盘。她干得娴静、稔熟。在华沙时,以及在以后的起义中,她一直在她丈夫身边当护士。她还在忙着摆盘子,布朗温似平感到被冷落了,他坐了下来,他不能容忍她这摇身一变。她还在忙来忙去,真令人难以理解。
汤姆·布朗温娶了一个波兰女人(22)
就在他坐着思索、猜想时,她靠近了他,灰褐色的大眼睛直视着他,那眼神几乎是在微笑,可她那丑得令人疼爱的嘴唇却一动都不动,有点沮丧。他害怕了。
他的双眼因为不适应而有些发酸,在她面前垂下了眼皮。他感到自己在退却,但他还是站起身来,似乎温顺地低下头去吻她那张沉重、沮丧、宽阔的嘴巴,那张嘴巴纹丝不动,他实在怕极了。他没有得到她。
她转开身去。牧师的厨房里很零乱,可在他眼里,有她和孩子在,再零乱也是漂亮的。她身上的那种遥远的美,他接触到的某种东西,让他的心怦怦直跳。他站着,心神不定地等待着。
她又回到了他身边。他蓝色的眼睛为她放光,又为她所迷惑,他的脸庞充满生机,头发已是乱蓬蓬的一团了。她靠近他,靠近这具黑衣裹着的高度紧张的身躯,把手搭到他的胳膊上。他还是纹丝不动。她那深藏着记忆的目光掩盖不住她的激情,目光深处透着本能的炽热,抗拒着他,也吸引着他。他还是他,艰难地呼吸着,发根下浸出了汗水。
“你要娶我吗?”她语调缓慢、迟疑地问。
他真怕自己说不出活来。他深深吸了口气说:“是的。”
她又激起了他的情感。她一只手轻轻搭在他的臂膀上,微微前倾,作出一个奇特的、本能的拥抱动作,一张嘴巴就堵了上来。这嘴巴丑得可爱,他真受不了。他自己的嘴巴印在她的唇上。渐惭产生了反响,力量与热情在这里汇合了,他似乎感到她在冲击他。他受不了,挪开自己的嘴巴时,他已是面色苍白、气喘吁吁了,只有那双蓝眼睛还透出专注的神态,而她的眼睛则是在冲着黑黝黝的苍窍微笑着。
她慢慢移开了自己的身子。他要离开此地,他实在受不了了,就在他拿不准该不该走时,她却离开了他。
他一气之下作出了决定。
“我明天来对牧师讲。”他说着拿起了帽子。她毫无表情地看了看他,深邃的目光中没有表示出答案。
“那样行不行?”
“好吧。”她答应了,但那只算回音,不是句子,也没什么意思。
“晚安。”
“晚安。”
他离开了她,她仍然毫无表情地站着。然后她为牧师摆好茶盘。由于要用桌子,她把水仙花放到旁边的饭橱上,看也没看一眼。不过,花儿的清凉气息触到她手上,余香弥漫了好一阵子。
他们互相都是陌生的,永远会陌生,而激情对他是巨大的折磨。亲昵、拥抱、陌生的接触!受不了,他不忍心去接近她,去感受他们之间那陌生的情分。他一头钻进狂风中去。天上云絮纷纷,月光流泻着。有时,高高的月亮闪着银光掠过晴朗的云隙,有时又被闪着绛紫光圈的云朵吞没。忽而一片云,一片阴影;忽而又一道银光,像一缕蒸汽。整个天空上云海翻腾,黑暗与光明交替着,紫色的巨大晕圈与蒸腾着的月光交相辉映。一会儿月亮露出来,如水的强烈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一会儿又钻进云絮中去了。
玛斯岁月(1)
她是一个波兰地主的女儿。她父亲背了一身犹太人的债,然后娶了一位有钱的德国女人。起义前夕他就去世了。她相当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叫保尔·兰斯基的知识分子,这人在柏林留过学,回到了华沙,成为一名爱国主义者。她母亲后来又嫁给了一位德国商人,离她而去了。
丽蒂雅嫁给了这位年轻医生后,像丈夫一样也成了一位爱国主义者和解放先锋。他们尽管穷,可很清高。她学会了做护士工作,以此表明自己解放了。他们是发端于俄国的那个新运动在波兰的代表人物,他们既是极端的爱国主义者,同时又很有“欧洲味”。
他们有了两个孩子。然后,伟大的起义开始了。① 兰斯基激情满腔,四处奔波,在自己的国民中慷慨陈词做鼓动工作。身材矮小的波兰人冲上华沙的大街,向每一个俄国人开火。他们冲到俄国南部,在那儿,六七个波兰起义者挥刀呐喊着飞马冲进一个犹太人村落,扬言要杀所有活着的俄国人。
兰斯基也是个烈性子人。有点德国血统的丽蒂雅虽然来自另外一种家庭,可家庭痕迹在她身上已荡然无存,她完全卷入了丈夫的爱国热情中去,追随他的宣言。他的确很勇敢,但他的言谈则更生动无比。他的工作艰苦极了,战斗到最后,除了双目还炯炯有神外,他已是心力交瘁了。丽蒂雅对他折服了,像服了麻醉药,影子般地在他身后跋涉,服侍左右、响应他的召唤。有时她带上两个孩子,有时就得拋下他们。
一次,她回来后发现两个孩子都死了,是得白喉死的。她丈夫不顾一切地放声痛哭起来。可是战争还在继续,他很快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丽蒂雅脑海里一片昏黑,走起路来总是悄然无声。她内心深处充满奇怪的恐怖感。她的欲望是在恐怖中寻求满足,进尼姑院,在冥冥的宗教礼拜中满足自己的恐怖本能。可她又不能。
然后他们到了伦敦。瘦小的兰斯基一生都在反抗和斗争中度过,现在已无法松懈了。他有点失去理智,脾气暴躁,目空一切,这样的人在医院里当助理医师是不行的。他们几乎沦为乞丐,可他仍对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他似乎完全生活在幻觉之中,在幻想中他很是雄姿英发。他为使妻子免受这种潦倒境况的屈辱抗争着,围着妻子团团转,像一把挥舞着的剑戟保护着她,很有点酸劲儿。这在英国人看来真有点煞风景。他牢牢地掌握住她,好像把她麻醉了一样,她显得驯服、阴郁,总是神态晦暗。
他日渐虚弱。当孩子出生时,他已经瘦得皮包骨了,不过对自己的信念仍然坚定不移、她看着他走向死亡,照顾着他和孩子,可实际上她是心不在焉的。她心上总笼罩着一层阴影,似乎是在懊悔,要么就是在回忆着黑暗、野蛮和神秘的恐怖,回忆着死亡和复仇的影子。丈夫死后她松了一口气,他再也不会围着她团团转了。
英国这冷漠陌生的情调正好适应她的心情。她来之前就粗通英语,加上她模仿能力强,来英国后很快就学会了英语。不过她不了解英国人,更不了解英国的生活。是的,这里的东西不是为她存在的。她像行走在地狱中一样,鬼影们一个挨一个挤在一起,但相互之间并没什么关系。她感到英国人是个强壮却冷酷、有些敌意的民族,她就在这些人中间茕茕彳亍。
英国人对她算是够尊敬的了。教会照顾她,免得她缺吃少穿。她毫无激情地混日子,像个影子。偶尔孩子的爱恋会使她感到难受。她那奄奄一息的丈夫,他那双痛苦的眼睛和皮包骨的面容已经成了幻影。她似乎又看到他被埋葬了,抛到一边去了,于是这个幻影消失了,她不再受到他的骚扰了。时光在流逝,黯然无光,她就像在冥冥之中旅行,对身边徐徐展开的风景画毫无感知。每天晚上她摇着孩子,她会哼起一首波兰催眠曲,有时她还会用波兰话自言自语。在其他方面她不想波兰,也不想她度过的那种生活。那是一片墨迹中隐约呈现出的空白。她生活中表面上全是英国这一套,但她那抽象思维中长长的空白与黑暗却属于波兰。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玛斯岁月(2)
她这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