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志气的,不见得就乐意接受他的帮助,也有可能认为对他们是一种侮辱,看不起;而若是那贪得无厌的,反而会被赖上,总想着从他身上得些好处,不能满足他们时,之前对他们的好
不但一并被抹煞了还会心生怨恨,甚至与人合谋加害于他。
再则,自家不过是因为女儿事先透了口风,才得以保住大部分的家财。若是锋芒太露,那几家心里必不能平衡,会觉得同样是被抄了家流放西北的,为何他家日子就过的比别人家好的多,无疑就得罪了一大帮人。
不平之心作祟之下,不免就生出不少事端来。
所以,还是维持现状的好,也能迫使那几家早日从昔日富贵的生活里走出来,适应如今老百姓的平淡日子。
韩老先生又恭维了一番夏侯易,这才袖着银子告辞离去。
可这一位送走没多久,他们家又有人登门,把换了衣裳正准备去田里的夏侯易堵在院中。
“夏侯先生这是要出去啊?”来人在柴门外,就见到夏侯易朝外走,紧走两步,与之照面后,忙作揖寒暄起来,“冒昧上门打扰,还请先生海涵。”
此人也是自京城一起流放过来的那家中的人,这些人夏侯易所不能全认得,说出名姓,但此人却并不陌生,正是那日在田里与他搭讪,并讨教如何开肯荒地的人之一。只是不知,他所为何来。
于是,夏侯易也回了一礼:“那里那里,赵先生客气了。这不是春耕在即,为了不误农时,家里的田须尽快收拾妥当。不知赵先生此来……”
出了一份赔偿银子,夏侯易也算心结已了,如今心里只惦记着自家心开垦的荒地,尽快能种上。
此外,自从下田劳作之后,虽然筋骨有些酸疼,但身体明显好了许多,吃饭睡觉也分外香甜了。所以并无排斥下田,也不认为当个农夫是件什么不体面的事情,已是流放之人,身份已低到了尘埃里,也没什么好讲究的。
夏侯易是个讲求实
际的人,眼下家里虽然还有些积蓄,但坐吃山也空,又经不得商卖不了艺,只能指望地里的收成。地里种上了粮食,这心里才算落在了实处。
故此,并没有把人往屋里请的意思,想着赶紧了了事,好去田里与儿子雨墨他们搭把手。
虽然这样有违待客之道,但夏侯易本就不打算只这些人深交,那日他们群起而责难他的事,虽然不放在心上,却也看清了这些人的本质。
“赵某……此来是有求于先生。唉,实在是走途无路那,还望先生看在‘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情面上帮赵某一帮……”赵谦礼期期艾艾了一晌,终于还是把登门的目的脱口而出。
这位显然与刚离去不久的韩袁山不谋而合,都是告贷来了,想到此夏侯易就打断他的话道:“想来赵先生也是为凑不够赔偿银子的事儿烦恼。其实,烧了别人家麦田的事,也有在下的一份责任,所以刚才韩老先生过来时,已托老先生带了5两银子回去了,这样你们几家也能少出一两银子,凑一下也能拿出来了。”
这样说已把他要借钱的话堵住了,如今夏侯易更是觉得这银子不能轻易借出去了,只要这钱一借出去,说不定余下的那几家听到了风声,势必也都把他家当作求助的对象。
大家一同来自京城,一家两家还好说,若是家家都来向他家来借银子,这算什么事。那时,即便家里想低调也不能够了,烟儿的事也极有可能泄露出去,她可是借着死遁逃出京城的,一旦被京里的人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或许皇上会看在外孙上份上不会重责,但若是有心人借着此事来做文章,一个欺君之罪是跑不了的,他们会连如今这样平淡的日子也没法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