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吏部,每年都有年察,李化龙每次来吏部都要把他所做的一切制作成奏疏然后上交,臣每月都要评阅的。”沈一贯可不再会给陈于壁任何收拾他的机会,一看陈于壁要张嘴,抢先就把事情说了个清楚。
万历重重地点了点头。李化龙竟然还有这等才华,以前倒还真没看出来。不过这些事情若是真实的,那改稻为桑的举措让他去督办,无疑是最合适的。
“可还有其他的人选?”万历满心希望赵志高能再提出来一个。毕竟您老人家才是辅,这种财务会议让一个吏部侍郎抢了风头,怎么也不好可赵志高摇了摇头,诚恳地对万历道:“皇上,沈一贯的人选,老臣附议。”
陈于壁也不得不拱手道:“臣等也附议。”
既然如此,万历也不好再说什么。“那就是李化龙了!让他把播州的事务交接一下,封他为监察院浙江监察御史,督办此事!司礼监要给杭州织造局打好招呼,李化龙所做的一切,杭州织造局务必全力配合!朕要等他的好消息!”
这道政令到了李化龙的手里,他百思不得其解。朝廷居然要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的策略,以增加国库收入,这初衷倒是没什么话说。可要把浙江的稻田划拨一半为桑田,那稻农可否愿意?还有,粮食产量一旦下降,全浙江的粮价势必上涨,就算是从邻省调拨,官府也是完全可以控制数量。如果百姓都买不起粮,此事为之奈何?若是有人借这个事情煽动百姓闹事,为之奈何?如果浙江官场上下一起蒙蔽朝廷,以改稻为桑之名强征暴敛,为之奈何?
他突然觉得这是一个火坑,正张着大嘴等着自己跳下去!内阁的几个辅次辅都穷疯了吗,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做?如果要想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第一件事情不是把自己调过去当监察御史,而是应该整肃当地吏治!
整 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201章
李化龙在惊恐之余,对于内阁的决定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反应时间和机会了。内阁是用急递下到播州的,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在三天之内赴任。可是他走了播州这一块又该交给谁?仓促之下,也只有张飞可以信任了。于是他匆匆地跟张飞交代说,无论是谁接手播州,一定要保持住稳定,播州绝对不能再乱,苗人的心现在已经向着官府,这是件好事,但也极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在赶赴浙江的路上,他悄悄地给朱一刀去了封密信,询问去了浙江到底应该怎么办?老朱这一阵子正忙着训练毕飞翼空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东西,刚刚完成所有人的试飞训练,立刻就遣人去皇宫报喜。皇上那会儿还在跟内阁司礼监开财务会议,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喜笑颜开!这才出言抚慰各方势力,群臣们不知道皇上因为什么这么开心,先恭贺了再说。
大家没有问,皇上也没有说,其实他开心,就是因为老朱的毕飞翼空军成军了。一共三十架毕飞翼,每个上面可以可载两人到三人,也可以载一人,带两桶三十斤的炸药。当载三人时,度还可以,高度就降低了,稳定性却大大增加,完全可以当做原始版的运输机,适合于夜间偷袭或者突袭敌方营地,扰乱敌方军心;当载一人带两桶三十斤炸药时,就成了原始版的轰炸机,度降了下来,高度还可以,适合于夜间轰炸敌方的指挥中心——当然,那两桶火药都是用熏香点燃,上天前要先把三尺长的五根熏香带上,空中时没法用隧石点燃引线的,熏香这时就起了作用,只要不灭,五根可以坚持至少三个时辰!
在经过了大量的试验后老朱现,这三十架毕飞翼携带两桶炸药时的威力简直堪比火炮!它完全可以轰炸火炮所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对方的粮草辎重营,或者是大型的攻城武器。但毕飞翼的缺点依然存在:对弓弩的防御还是太差,因此只能应用在夜间。但即便如此,工匠们依然激动的老泪横流,我大明的敌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装备?自古打仗最重士气,如此神器一出,先对敌人士气就是个重大打击!就算对方现了弱点,谁又能在黑压压一片如同天神一般的毕飞翼前保持镇定?
看了李化龙的密信,朱一刀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皇上怎么会想出这种馊主意的?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一旦放到现实中,只怕会被浙江官场那群烂和尚把经给念歪!先划拨一半的农田为桑田,那浙江本身农田的收成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是不能靠外省调拨,但浙江省内的粮价必定会被商户们抬高,在外省调粮到来之前,完全可以想象到浙江省内的粮价定然比油还贵!大批的百姓买不起粮食,民心思变,必然会出大麻烦。
其次就是官府。官府在这个时候不仅不会限制商户的擅自提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反而会跟商户们沉溺一气,从中分一杯羹,这就意味着外省调粮被人为地阻止了。浙江省内粮价飞涨,蚕丝多如牛毛因此变的不值钱,商户们完全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蚕丝,再高价把手中的粮食给卖出去。到最后损害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更是大明的根基!
可老朱现在不过就是个千户而已,不顾一切给皇上上奏疏?这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万历好不容易想出一个点子,谁要是贸然地否定掉,那就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可是李化龙言辞恳切,求朱一刀再救他一命,老朱又怎么拒绝?这个所谓的国策有一个走不好,死的可不仅仅是李化龙一个人!
再三思考,朱一刀赶紧给李化龙出了个点子:现在别管其他,到了浙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稳定民心能不能做通浙江府衙的工作,只要农户们愿意改种桑田,官府出资给他们补助,另外将来桑苗的售卖将由官府一力承担,保证桑农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不然这政策只要宣布下去,浙江农户只怕立刻就会造反!
李化龙看着这个点子,半晌无语。朱千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让自己去浙江蹚这趟浑水,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的主意!可是不去又不行,他现在只感觉脖子后面悬着一把刀,什么时候砍下来却不知道。争取浙江官府给桑农补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还要他们负责桑叶的收购,朱千户难道不知道,这桑叶的收购向来都是杭州江南织造局的差事?官府又怎么会为了桑农去得罪内廷直属的江南织造局?
不管如何,走一步看一步吧!
“老爷,您就吃饭吧!朝中的那些事情,自然有那些官老爷们看着,您这又是何苦……”沈李氏端着手里又温了一遍的饭食,苦苦哀求着。
“都说了我吃不下!让下人都退下吧!我想一个人静静!”沈一贯恼怒地挥手把她手中的饭食给打到了地上。自己当时在大殿上就总觉得,这个改稻为桑有些不对劲,可具体是哪里不对又想不起来,当在回来的路上,看到番子们毒打路边一个卖菜的女子时,摹地想通了关节!办不好的,这个改稻为桑不仅办不好,浙江的百姓恐怕还要遭殃!枉自己还推荐李化龙去干这活,这简直就是坑人坑己!他后悔不已,可是现在诏令已经了,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当时不提出意见,现在才全盘否定皇上的提议,他死定了,李化龙也死定了,张位也跑不了!赵志高和陈于壁好毒的心思!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去找张位面谈。
李化龙,以后就看你的了!若是有什么闪失,咱们可全都得完蛋!
老李同志晃悠了两个月,才从大明的最西边奔到了大明的最东边,看着江南水乡那迥异的风景,听着江南女人那吴侬的软语,他也忍不住心里的赞叹!不愧是我大明的税赋重地!这与民风彪悍异常的播州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