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对,但是《辛酉21式75mm火炮》是一款由革命军枪炮设计局自主研发的75mm阵地式火炮。前面忘了,后面也忘了。
总而言之,这款高倍径、高射程、高射速的火炮,是专门提供给边防守备部队的一款防御性火炮,才怪。
事实上,这是由刘将军领衔设计的一款舰载火炮,原案中,火炮是双联装的128mm驱逐舰用火炮,因为多了边防上的需求,便被改了改,变成了单联装75mm和单联装150mm阵地火炮,拿过来安装在了这里,150mm火炮还没来得及安装上就是了。
由结果看来,显然战果还算不错,至少对面的兰斯营,已经被打的落花流水,摸不到头脑。
物理意义上的。
并且由于使用了来自于高射炮上的弹匣技术,所以这炮的射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将大量的火力投射到敌人头上。
再加上发射的是榴霰弹,对人员伤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这两点,想必对面的士兵的体会是最为明显的。
不相信的话,可以随机抽取一个已经躺在地上,但是还没有凉透的倒霉蛋来讲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兰斯中校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至少从他之前在世界大战上的表现来说,是这样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得到总督的信任。
并且他这次的进攻战术也没有丝毫问题。
从一开始,中校就没想过要和革命军的火炮正面交火。
而是打算在革命军火炮的射界之外,通过增加底部装药,以消耗火炮的设计寿命,来换取能够在敌人火炮射程之外炮击敌人步兵阵地的机会。
而步兵则是在炮火的掩护之下,从两侧的山地中,推进到距离敌人阵地一两百米的地方。
待到炮火掩护结束,便冲到敌人阵地上,打近身战,让敌人的炮火有所顾忌,不敢开火。
对于革命军的炮火,他甚至都做好了相当程度上的夸张计算。
英印军使用的是采购自高卢鸡的75小姐,射程是8500米,已经是各国装备中的顶峰,兰斯中校直接将敌人的火炮射程算为了一万米(革命军炮兵阵地在山上,可以增加射程,开阔射界)。
在减去炮兵阵地和前线之间的距离之后,大致是九千米左右。
中校直接将他的炮兵布置在距离步兵阵地一万米的位置上,这么远的距离上,即使是他自己的炮兵,想要打到敌人的阵地,也需要将装药提高到炸膛风险很高的地步。
而敌人,更是连他的边都够不到。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面的敌人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狠心,直接将海军舰炮给装了上来,射程13千米的火炮,在英印军还没有进入到阵地的时候,就已经被炮弹炸的差不多了。
剩下还活着的人,不是打残就是晕。
留给步兵的活,就只剩下打扫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