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开学后,班上同学们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求职。虽然毕业犹在一年后,但未雨绸缪,几乎人人都开始为来年的就业做准备了。
有些人的未雨绸缪“剑走偏锋”。比如常可欣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但四处递求职简历,还在知名婚介网上发布征婚信息。个人艺术照拍得美不胜收,要求未来夫婿是位成熟稳重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这个词用得比较含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想钓个金龟婿。
毕业前征婚的女大学生不只常可欣一个。学校有不少漂亮女生都无心找工作,跑婚介所要比跑人才市场更勤快。大学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找工作也越来越不容易。在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婚姻成为很多女生“曲线救国”的道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丰厚收入的“成功人士”成为她们择偶的不二首选。嫁个有钱人当全职太太,就不用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辛苦操劳了。
秦昭昭觉得这种做法太功利。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如果纯粹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就随便找个“成功人士”嫁了,能过得幸福吗?把经济条件放在首要位置,那感情还要不要了?爱情和金钱能划等号吗?
常可欣不以为然:“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两个穷光蛋在一起又能谈什么爱情?没听过‘贫贱夫妻百事哀’嘛。”
秦昭昭听过“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她这个年龄、这种心性,更愿意相信那句“有情饮水饱”。如果有一个成功人士,不,不要说一个,哪怕有一百个成功人士和乔穆一起站在她面前让她选,她也会毫不犹豫地选乔穆。她不需要有车有房有存款,只要两个人感情好,日子清贫一些又何妨?快乐与否,有时候更在于心境,而不在于金钱。
谢娅也支持秦昭昭:“没错,只要两个人感情好,日子也过得下去,就足够了。非要那么多钱干吗呀!”
秦昭昭会心一笑:“看来你和欧阳的感情进展很快呢。”。
谢娅暑期实践时认识了一个名叫欧阳浩的年轻人,他是南京人,刚在上海读完研究生加入这家集团公司工作。他对她很有好感,认识没多久就鼓起勇气来约她。内线电话里,他的声音明显有些紧张:“谢娅,那个……我有两张电影票……如果……如果你晚上有空的话……我们一起去看好吗?”
欧阳浩显然是那类不擅于追求女生的书呆子,但他的紧张腼腆却很对谢娅的胃口。在会所兼职两个月她见多了风月场上的老手,物极必反,因此很反感那类随便跟哪个女人都能调情、见面就自来熟的男人。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邀约。
第一次约会双方的感觉都很好。他们很谈得来,许多兴趣爱好都一致,彼此都觉得相见恨晚。这般郎有情妾有意,两个人很快就好得有如蜜里调油。
谢娅和欧阳浩的恋情在公司一直处于地下情状态。她不想被人知道她和他在谈恋爱,以免风声传入介绍她进这家公司的那位章总耳中。章总一直对她有意,她怕他知道了会有什么麻烦。而对欧阳浩她只说是搞办公室恋情不好,她不想成为被人议论的对象。
和欧阳浩正式拍拖后,谢娅决定不再跟以往的几个“熟客”来往。当初和他们保持来往,也为着将来可能有所需求。现在她什么也不求了,有了相爱的男友后她不再是一个物质化的小女人。她喜欢欧阳浩,虽然他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在上海没车也没房。但他们年轻,他们相爱,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本钱。她愿意跟着他,如燕子衔巢般一点一滴地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而不再要从别人指缝中漏下来的好处。
找了一个借口,谢娅提前结束了在这家公司的暑期实践。并换了一个手机号码,从此再不跟那些二三熟客联系了。
秦昭昭非常赞同谢娅的做法,也为她终于遇上了真命天子而高兴。因为她知道,人这一生中,想要遇上一个自己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真的太不容易。像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喜欢她的人,她不喜欢;她喜欢的人,不喜欢她。
——为何偏偏喜欢你?
——为何偏偏不喜欢?
这个“偏偏”,毫无道理可讲,毫无规律可循,毫无根据可依。
暑假结束前,乔穆结清工资给秦昭昭时全额付足。她一开始还微笑道:“不要这么多,我说了看在老同学的份上给你打折。”
他却面色凝重:“不行,少一分都不行。”
他那么正容正色,她倒不好再说什么。有些尴尬地收了钱,顾左右而言他:“对了,凌明敏该回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