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番话语说的刘备茅塞顿开、心花怒放,他的眼睛也放出了坚毅的光芒,不过刘备很快转念一想脸上顿时变得晴转多云开来,刘备继续叹道:“董卓乃是一奸雄,我们跟着他做事恐怕会背上千古的骂名啊!我刘备乃是汉室皇亲出身跟着这种人做事岂不是辱了自家的名声!再说百姓也会说我刘备不仁不义,这种影响我承受不起啊!云长!我和你毕竟不同,我的身份告诉我不能这么做啊!”
“对!跟着谁不好非要跟着不仁不义的董卓做事,我们不去了,要去你自己去吧!”张飞也附和道。
关羽见二人迟疑遂道:“我们又不是跟着董卓做一辈子事,这个害人精也不会一直的嚣张下去,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趁机将他除掉,那时岂不是大功一件,而我们前后只不过是需要董卓这个平台来提升自己而已,一旦我们势力壮大起来,除掉董卓就可以占据京都号令天下排除异己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难道这么说你们还不明白么?”
“云长说的确实是个通向成功的捷径不过如此做来岂不是不仁不义之人了不但得罪了百姓还要背上个背主的骂名就算成功了也不光彩呀!云长这一点你有没有想过呢?”刘备疑虑说道。
关羽继续道:“大哥你这么考虑那就是目光短浅了,我问你是生灵涂炭好呢?还是共享太平盛世好呢?”
“自然是太平好了!”刘备不假思索的答道。
关羽接着道:“这就对了么!有句话讲‘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儒家也曾经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武将作为有雄图大志之人理应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福祉,但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当今天下黄巾贼起,天下马上就将四分五裂、群雄并起,整个江山将陷入一片战乱之下,征伐不断,狼烟四起,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遭殃的将是普天下的百姓,而我们这些有着雄图大志要为普天苍生谋幸福的人物,那么能忍心百姓遭殃、生灵涂炭么?所以我们要实现这个梦想要平复叛乱一统国家社稷,这样一来才能救得普天下的苍生百姓,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手握军权攀上权力顶峰,而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光凭自己的奋斗可能么?我前番说过了我们属于草根的人物,要想崛起不可能那么快的,所以就必须依附于别人,这是捷径,是实现目标的捷径,一旦我们掌握的大权就可以平定天下造福百姓,这才是大丈夫的作为,董卓是残暴但他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董卓肯定要损害一些百姓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却是为了拯救更多百姓,孰轻孰重难道你们分不清么?我关云长不是别的意思!二位兄长也千万不要误会,这是我的人生路线、我的想法,你们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人各有志么!不过我们是兄弟这一点无论到了何时都改变不了。”
“云长一席话说得是语重心长、沁人心脾啊!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作为兄长我也赞成你的想法,不过为兄真的是不能跟你一起走,我前番说过了我是汉室宗亲,碍于这种身份我还是有所顾忌,你我兄弟一场你永远是我的二弟我也永远是你的大哥,就是说无论你到了那个位置走到哪的地步,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哥也相信你所说的话,更相信你的能力,你跟着董卓一定会成功的!”刘备谓关羽道。
关羽闻后不禁一阵心酸,遂道:“大哥!你就跟我去吧!我保证给你比现在高的爵位,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你我兄弟彼此照应,定会成功的,你在这里能有多大作为?”
张飞闻后不禁大怒:“要走你走!我们兄弟留下!”
“三弟!你?。。。。。。。。。”关羽闻后眼睛不禁湿润了
刘备见状劝道:“翼德修要胡言!云长不要听他的,他这人就是这样说话心直口快,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尽管去你的,我们二位就继续留在这征讨黄巾,这里同样需要人手,眼下黄巾军势头正盛,形势不容乐观,官军屡战不利此正是用人之际,我们二人留下了正好助官军一臂之力,二弟有苦衷我们能理解,等我们成功平定了黄巾之后就去找你,那时我们兄弟就可以团聚了,共同讨贼,共赴国难!”
“大哥!”关羽闻后眼睛都湿润了!
刘备见状顿时泪如雨下;双手握住关羽的手道:“云长!”二人一边握手一边用含着泪光的眼睛互视着对方,那眼神里分明是期待与不舍,关羽又拉住张飞的手,此时的张飞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目光里尽是信任与留恋。。。。。。。。。。。。。
关羽告别了刘备和张飞,遂跟随董卓往西凉去了,刘备和张飞还有曹操跟随黄埔嵩、卢植、朱儁继续征讨黄巾军,黄埔嵩、卢植、朱儁很快集结地方军阀势力组成官军15万,分三路征讨黄巾的重灾区河北一带,官军此次调度各地方武装,指挥得当,将领效命,很快就扭转了不利的战局,黄巾军被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官军逐渐占据优势,遂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掌握的战争的主动权,逐渐反扑,黄巾军节节败退,先后失去多个城池,丧失了很多地盘,并且陆续有各地的分头领被击杀,先是仓亭的左己兵败被杀,仓亭失守;之后就是广宗的张宝兵败被杀;再后就是黄巾军老大张角在乱军中被射杀;再后就是曲阳的张梁战死;三位黄巾军的主要头目皆以被杀,黄巾军的主力不复存在,官军平复了多地开始收拾黄巾军的余孽:赵弘、韩忠、已及青州和颍川方面的黄巾军残余。。。。。。。。。。。。。。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奔赴冯翊(求推荐、收藏)
却说关羽跟随董卓回到西凉,此时的董卓已经贵为西州刺史,总览雍州、凉州、关中三地的军政要务,势力空前膨胀,成为地方中无人能及的实权人物,真正的封疆大吏,董卓也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虽然在东部吃了不少苦头但现在的荣耀足以让他重新翻身并且很快崛起。
董卓此次的任务是对付西羌及来自韩遂、马腾的叛乱,不过在董卓到来之后,西羌和韩遂闻风丧胆不战自退,就这样董卓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胜仗,轻而易举的在西部立足了脚跟,此时的董卓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关羽此时已经27岁了,眼瞧着奔三的人了,这时的他已经跟随董卓6年有余了,伴随着董卓势力不断膨胀,地位步步高升,自己由于前番东征失利,便没了提拔的机会,但却能一直的跟随董卓左右就不愁日后没有发展的空间。bxwx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关羽想象的那样糟糕,董卓当上了西州刺史之后,他并没有忘记手下跟随自己的弟兄,坐镇凉州后,他第一时间召集众将开了一个会,这次会上董卓再次将人事问题提上了日程,关羽以武将第二位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会议,董卓见众将到来,遂眉开眼笑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不是考虑困难更不是讨论战争,而是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什么惊喜呢?那就是给你们在列的每一位加封晋级,提升职位,你们也知道现在的我已经贵为极品隆了,这种荣耀我不能一个人分享我能有今天的位置也是有赖于大家的支持,所以即使朝廷没有发话,没有给你们爵位,那么这件事就交由我来办,我现在贵为朝廷一品大员了,所以一品一下的官员我都有权利提拔,列为都是跟着老夫出生入死多年的将领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何况大家都表现的不错,因此在今天这个会上我要给在座的各位加封进爵!下面由李儒来宣布一下!”
李儒闻后拿着一布帛出列道:“西部边陲乃是国之命脉,地位不容小觑,董刺史经过再三考虑认真研究决定提拔一批将领,共守大业,现将结果宣布如下:擢升李傕为征西大将军,正二品;关羽为荡寇将军正三品;郭汜为镇西大将军正三品;樊稠为右将军,正四品;张济为左将军,正四品;李肃为前将军,正五品;华雄为后将军,正五品;张济为典军校尉,正六品;文聘为骁骑校尉,正六品;李严为越骑校尉,正六品;牛辅为中郎将正三品,李儒为行军司马,正二品。宣布完毕!
关羽闻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居然荣升了朝廷三品的武将,要知道这个位置非同小可了,说不好听些这要是唤作现代那可是集团军的司令啊!自己一下子连升两级成为了和董卓女婿牛辅以及郭汜平起平坐的人物,仅次于董卓的第四号人物,这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27岁的他能有如此的地位显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了,同比之下的二爷现在可能还是一马弓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