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练武之人,关云十分的好奇,遂问道:“方正可曾学过武艺?”
“当然学过,十岁起便开始练武了,足足十年之久,岂能没有武艺?没有武艺又怎能敢与黄巾军统领赵弘过招?”李严答道。
关云一听这话不觉一震:好小子够狠啊!练了十年功夫,比我的武龄还要长啊!遂问道:“可否一试?”
“当然没问题,咱们这就到院子里去!”李严爽快的答道。遂提起钢枪在出了院外,遂在南阳府外舞动开来,却见他的枪法娴熟,富于变化,招招着实不落空,枪法空虚结合、刚柔相济,人与枪结合的十分恰当,关云看完连连点头,虽然他没有与李严比试,但已知七分,这李严的枪法绝非等闲之辈,关云简直是如获珍宝,等李严舞完,关云走下台阶一把将李严的手挽住,拉着他便进了府上,还是那句话:千金易得、人才难求,在这个乱世人才更显得尤为珍贵。
关云有了李严辅佐,身边就多了一得力助手,更如同多了一个保镖,自己更像是个堂堂正正的大将军了,也更加的威风起来,现在的他吃穿用都是锦衣玉食,出入有保镖随行,身边还有一个丫鬟婉儿伺候,这生活这待遇是他在现代无论如何也不能比的,作为一个**丝一个出身布衣之人,关云有了今日的生活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征入伍四年,他从一个副将一直走到现在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将军,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他的每一步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成功也离不开努力,从征入伍四年来,他关云累计献计十余条,作战几十次,如同他在现代一样,关云一直在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着,他是个追求卓越的人,更是一个懂得实干的人,他不是个停留在理论上的书生而更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主义者,虽然他之前没有经历过战事,也只是读了读《三国演义》和《易经》这简单的两本书,但是他很能注重实际,能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这些知识和所学,俗话说“学以致用”关云在这一点上做的十分成功,他活学活用,将书中的兵法与实际相结合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军事经验,而且这种经验随着战争在不断的积累着,他不是那种“纸上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书呆子的军事家,他是一个既有武力又有谋略的一流武将,而且他未来还要继续提升自己,因为他的志向不仅仅是停留在作为一个武将的层面,他的目标还很遥远,他的志向还很远大。。。。。。。。。。。。。。。。。。。。。。。。。。。
董卓大军一举收复南阳、宛城,豫州平定,又击败了颍川的黄巾军,威势大振,前番督导使左丰在董卓处喝的尽兴又得董卓贿赂,回到朝廷对董卓的功绩更是大加肯定,汉灵帝闻后对董卓的表现也是十分赞许,就在此时冀州方面传来消息:黄埔嵩、卢植征讨张角不力,连败数阵,失了很多城池,冀州的黄巾军声势浩大,不断扩充,威胁日益严重,汉灵帝闻后大惊,左丰见皇帝为难,马上乘机荐道:“陛下!何不让董卓代替卢植征讨张角呢?”
“大善!即刻诏命给董卓,封其为征东大将军,领征讨大都督,
要其做好准备,兴师讨伐张角!不得有误。”灵帝下令道。
此时的南阳城董卓正在与当地的地主豪强们饮酒作乐,第一次坐镇南阳,也是董卓第一次坐镇中原大郡,这南阳比他之前呆过的河东郡及凉州要大太多,这里人口百万,市井繁荣,城池浩大,富贵之人甚多,什么地主豪强,什么皇亲国戚,什么商贾富豪,可以说这里集中了中原大批的上层人士,在这个时代中原文化作为正统文化,从这里传播开来,在这里什么琴棋书画、什么鼓乐声鸣,整个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充满着浪漫与人文气息。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复苏,让这座城池充满了魅力。
董卓作为一个边外的豪强跻身这个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深深的吸引了他,不只是繁华,这里独特的人文气息,还有这里的人具有的那种独特气质,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做人间天堂,在董卓看来能坐拥这座城池是他的荣幸,这里不仅富庶而且人丁兴旺,更值得提到的是美女众多,董卓刚到南阳不久便吩咐手下收罗此地的美女,没用多久手下就给他收罗了百名南阳美女,这些女子各有姿色,皮肤白皙细腻,有的是大家闺秀有的是小家碧玉,董卓见了简直是如获至宝啊,他迫不及待的当即就宽衣解带,捞起一个美女就抱到了榻上,这些女子有的是出落凡尘的风尘女子,也有的是良家妇女,更有很多民间少女,董卓当即抱住了一民间少女,当即就扯下了她的衣服,然后将其按倒在榻上,便开始撕扯开来,那女子怎肯屈服,不断的挣扎着,怎奈董卓胖大更兼气力过人,如此瘦弱的女子岂是他的对手,不一会儿功夫董卓就剥光了这女子,然后便开始尽情的享受鱼水之欢开来,屋里也很快由哭喊声变成了少女撕心裂肺的呻吟之声。。。。。。。。。。。。。。。。。。。。。。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南阳敛财(求推荐)
就这样董卓昼夜荒淫,与这批女子成天作乐,对于董卓来讲,这中原的女子与自己曾今接触的女子不同,这里的女子更具一种柔媚,如水的肌肤更增添了不少的女人味,除此之外这里的女子更有一种人文的气质,就好像现代:同样是美女乡下的和城里肯定有区别,没有文化的和上过大学就截然不同,自然后者更有情趣和魅力,董卓就是切身感受到了中原女子的魅力,一种久违的气息让他深深着迷。董卓本来就是个好色之徒,这下更如同到了天堂,有句话讲“**一刻日当午,从此君王不早朝”,董卓每天都这样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仅董卓如此,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牛辅、华雄也都纷纷效仿董卓在南阳大肆收罗美女,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这下可苦了南阳的百姓,他们以为黄巾军作乱,赶走了黄巾军就可以迎来太平,没想到的是这董卓比黄巾有过之而无不及。
董卓一边寻欢作乐结交权贵,一边开始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不断的收罗民间财富,这还不算董卓还打起了南阳地主老财们的算盘,这些地主豪强阶层占据了南阳百分之七十的财富,所以即使董卓再收刮民间财富跟这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捉襟见肘的那么一点点而已,大部分的财富控制在他们手里,董卓要想获得资财光靠民间的财富显然不行,他必须得对这些权贵阶层动起手术才行。
但这些南阳的“大佬”们不比前番凉州的那些权贵阶层,这些南阳的“大佬”们,不仅人脉广阔,有钱有势,甚至结交朝廷中的要员,还有不少是一些旧贵族曾经落魄的皇亲国戚,虽然已经衰落,但仍然有些不小的影响力,这还不算这些“大佬”们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前番与黄巾军激战,就是动用的自己的武装,足有三万人之多,这一点也是不同于凉州的权贵,所以董卓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这是股不小的势力,贸然夺取必然遭到反击,而且还会得罪不少人,董卓虽然急着等着用钱、用兵但一时还不想与他们闹翻。
董卓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来硬的不行,他就一改往日的举措,而是便强硬为“糖衣炮弹”,何谓“糖衣炮弹”呢?那就是鱼肉这些权贵阶层,与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朋友”,通过几次三番的宴请,深化与他们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的拉拢他们,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通过这种软外交,然后向这些地主豪强们要资财充斥军用,所以三天两天的请这些“大佬”们喝酒吃饭。
这些“大佬们”对董卓的到来还是欢迎的,虽然他的军队有着扰民的举动,但并未得罪他们,而且董卓作为一个新兴的正在崛起的军阀,其势力和人脉也是一般人不容小觑的,朝中上下,军中左右,董卓皆有人脉,很吃的开,可以称得上是里外通吃、黑白通杀,绝对的混的开,董卓此番坐镇南阳,驱赶黄巾、匡复豫州、居功至伟,朝廷定会大加封赏,前途无量,如果真的日后久居南阳了,就是他们必须依靠的力量了,所以这些人怎能不巴结董卓呢!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先入为主了,首先请了他们,这让他们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但他们岂不知董卓这是有意图的。
董卓两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的请这些豪强赴宴,这些豪强地主们也都是欣然赴约,给足了董卓面子,作为回请,董卓也是经常被他们请去赴宴,一来二去双方的关系一下子增进了不少,董卓见时机差不多了,这一次宴席上终于开口说话了:“诸位兄台!仲颖初到南阳承蒙各位协力相辅,能结识大家是吾的荣幸,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在座的诸位就是我董卓的兄弟,所以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足一样重要,为友尽力两肋刀,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说实话现在兄弟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各位万万不要推迟!”
“仲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话!”“对!有什么为难事尽管开口,在南阳还没有我们兄弟办不了的事情!”地主老财们纷纷表示要帮董卓。
董卓见众人如此踊跃遂道:“大家知道我董卓乃是行伍之人,位列皆是非富即贵的显贵之人,俗话说‘财为庶政之母’,军队也是一样,几番征战尤其是前番征讨黄巾,大军付出了不少,尤其是钱粮方面,现在兄弟的日子有点紧,手下十万弟兄的口粮钱成了问题,还望各位仁兄能助一臂之力,慷慨解囊给出些军资!”
地主豪强们见董卓如此纷纷表示支持,并且当场承诺愿出资相助,而且就出资的数量表了态,有的愿出几百两金币,有的愿出几千两银币,有的愿出粮食几千石,有的则愿出布帛上千匹,董卓当场让李儒记下他们承诺的数量,等大家说完,董卓最后道:“苟富贵不相忘,有朝一日我董卓发达了会加倍补偿!”
就这样董卓通过这种软外交在南阳掘到了第一桶金,很快这比资财就到了帐,这批资财比董卓在民间收刮的还要丰富,董卓粗略的算了一下两下加在一起足足可以扩充一个五万人的大军,董卓如愿以偿的获得补给,这还不算他还打起了地主老财们的“武装”的主意,要知道那可是支三万人的队伍啊!如果能够将这支队伍拉拢过来,自己的实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如何获得这支三万人的队伍呢?董卓有些犯了难,如果贸然索要他们定然不会应允,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董卓将自己的这种想法跟自己的女婿李儒讲了,李儒很快会意开来道:“此事容易!主公只需假以委托操练为名,帮着他们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然后潜移默化般的将这股力量融入自己的队伍当中,时间一久,这支队伍就会被主公收拢军心以致归顺!”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南阳点兵(求推荐)
“妙!妙!真是妙啊!那该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董卓问道。
李儒斟酌了一下道:“当然是关羽最为合适,此人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力都是数一数二的,更兼有西凉带兵的经验,所以可当此任!”
董卓闻后点了点头。
就这样关羽再次被委以了重任,其实自始自终董卓的一举一动关羽都看在眼里,董卓残暴的一面让他感到震惊甚至愧疚,他心里觉得有愧于南阳人民,因为要不是他的积极参与南阳人民就会免遭涂炭,也许还会处于黄巾军的统治之下,所以每当看到董卓做不为人耻之事他的心都在滴血,痛的不行,但现在还不是杀董卓的时候,他唯有将这些仇恨慢慢的储存在心里,其实他的内心最为矛盾和痛苦,他表面上要为董卓做事,而在内心里却又如此的憎恨这个人,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他整个人有时候真的感觉到身心俱疲,董卓及手下都在大肆的做着坏事,唯有关羽这一只按兵不动,关羽没有能力阻止他们,他只有告诫自己的部下要严于律己,所以就凭这一点他就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关羽在读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的他每当心纠结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心里就会宽畅许多,也许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有句话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本身就是一个存在压迫的社会,他关羽只能慢慢的适应这个规律,因为他不是救世主,但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他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才是自己要追寻的价值取向。
关羽多董卓这个人可以说了解的比书中要深刻的多,跟随在他左右,
这个董卓自然有很多缺点和坏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董卓十分懂得官场的潜规则,他左右逢源,上下沟通,十分的吃的开,而且很懂的耍手腕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点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才是他董卓成功的奥秘所在,还有就是董卓是一个极富权谋的人,有野心但更懂得经营,有谋略,所以在他身上关羽还是学会了不少在这个社会的处世之道。
关羽身处南阳,也为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这个东方世界不同于以往他呆过的任何一个地方,在这里他能体会到一种这个时代赋予的浪漫气息,这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文人墨客,上流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从这里他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显著特点,而且这里繁荣的景象也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还有这里的美女更是带有中原特色,让人见了不禁要多看上几眼,关羽作为一个现代男人置身于这个世界,怎能不为这里的一切所吸引。。。。。。。。。。。。。。。。。。。。。。。。。
“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羽作为一个男人有着对女人的渴望,但他并不想通过暴力的手段去获得,他更加崇尚一种自由的爱恋与邂逅,以他的条件要想获得个美女那是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不过他没有去做,虽然上了贼船,但他的心依然善良,他不想去害无辜的人,更不想作恶,这是他做人的底线,即使跟了董卓。
关羽置身在这南阳城欣赏着这里的一切,对于前方似乎少了些许曾经的炙热的追求,也许这种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打杀杀的军旅生活有时也让他疲惫不已,换了一个环境关羽才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到底到了什么时候他才能彻底的轻松下来呢?享受这般如此美好的世界呢?他正在这样想着,董卓就派人来称找他有要事商量,关羽直感到身上又有了任务。
原来是前番李儒对董卓献计之后,董卓便将这件事跟地主豪强做了一下通报,这些老财们一听都欢欣鼓舞,这是好事啊!如果能得住于董卓的帮助,大军的战斗力自然会提升不少,如此好事怎能拒绝呢?他们哪里知道董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将三万人的队伍交给了董卓,董卓很快找到了关羽便将此事交给了关羽,关羽很爽快的答应下来,对于关羽来讲这是莫等的好事啊!这是一个难得的收拢军心的好机会,就如同在西凉的时候一样,他要通过这种训练与官兵们打成一片,关羽携副将李严很快就准备开来,但这次董卓对关羽提了要求:不要对这批武装进行单独训练,要将这批武装与自己的队伍混编训练,最好做到两军一致。关羽很快会意开来,这就更好办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这批队伍与自己在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