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第一句呢,是文官“翻译”的。
第二句大白话才是太祖爷亲口说的。
在华族之中,谁都知道太祖爷是个相当接地气的皇帝,下的圣旨连地里的泥腿子们都听得懂,搞得朝堂上的士大夫们,念圣旨和听圣旨的时候,一个个都跟吃了苍蝇似的难受。
为此,他们不得不训练出了古代版的同声翻译技能,看了圣旨就能把其中的大白话同时“翻译”成文言文念出来。
有些太祖爷自己“发明”的词汇,实在是无法翻译了,他们才会不得已的照着圣旨上写的念。
这也就是他们难受的根源所在了。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劝过太祖爷,希望他好好读读那些圣人经典著作,学习学习他们士大夫的根本——文言文。
但这又牵扯出来了新的问题。
太祖爷是个暴脾气……
但却是,仅仅针对于异族和士大夫的一种暴脾气。
他对武将丘八、平民百姓甚至是太监奴婢都好得不得了,且非常有耐心。
隔三差五就让兵部增加军费,每年还有好几次武举和点将令,还经常御驾亲临大将军的府上,一起喝酒吃肉。
上朝时,他就跟武将们讨论着什么时候去找蛮子的晦气,什么时候抓个几十万蛮子回来当奴隶,什么时候宰些蛮子助助兴。
别介,这些还真就是那时候上朝的主流话题之一。
武将们很开心啊,笑得震耳欲聋,笑得皇宫的房顶都在震。
可太祖爷没有丝毫见怪,甚至还跟着那些粗野的武将们一起笑。
搞得文官们更加难受了。
至于说平民,之前也说过了,太祖爷对待平民,可谓是比对待亲媳妇还要好。
其主要操作呢,就是大量的抓蛮子回来当奴隶,做最低级、最危险的苦力劳动。
让老百姓去休息。
搞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旧帝国多出了非常多的“小地主”和“压迫资产阶级”。
其实就是些领了点奴隶,让奴隶干活然后自己清闲的小老百姓而已。
直到华族人口暴涨,蛮子奴隶的数量不足以分配给大多数人之后,才有减少。
至于说的对待奴婢嘛……
太祖爷一贯的风格:
能自己做的事,绝对不让奴婢做。
这华族几千年找下来,能找到几个自己穿衣做饭洗碗的君王?
而太祖爷就是这么的一支独秀。
但他对待士大夫们,那可是真的狠。
轻则鼓棒伺候,重则流放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