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楼之君子如兰 > 第37部分(第2页)

第37部分(第2页)

江氏请一位大师算好日子后,就去孔家下定去了!

要说这衍圣公,就是要比一般人大牌一些,人家在京城那也是有宅子的,而且那规模还不小,虽然几年下来可能也不会住几次,基本上都是空着,但是愣是没有人打这宅子的主意。

其实想通了又见过面以后,江氏对于自己的这个未来媳妇,也没有那么抵触了!这次下定,来参观的可不止一家两家人,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都过来凑趣了!

当天孔小姐环佩叮当,步态轻盈,巧笑倩兮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只见她身着八宝彩凤如意衫,下着祥云缭绕富贵裙,颈佩珍珠璎珞吉祥圈,一朵鲜艳怒放的牡丹在发间绽放芳华,发髻两旁,黄金宝石打造的百花簪垂下细长的珠链,行动间,光华闪耀,顾盼生辉,衬得她越发的明艳动人,婀娜多姿。

真是让各位夫人赞了又赞。

江氏下定的礼也很给力,因为这个可不是单单林家一家人的脸面,下定除了交换婚书以外,还有将一半的聘礼抬到女方家里去。

聘礼江氏这次准备的是五十抬,一般来说,男方给的多少聘礼女方就要加两成作为闺女的嫁妆,林家这次是给一半的聘礼,一共加起来也就是一百抬。按照习俗孔小姐日后就要有一百二十抬的嫁妆,刚刚好卡在规矩的边缘,也符合国公嫁女的规定。

而江氏给的压箱的聘礼是一个羊脂白玉如意,羊脂白玉是玉中极品,非常的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而如意又有: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祝颂吉祥之意。

江氏给孔小姐小定的礼是一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红珊瑚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正所谓的‘朝朱紫贵,尽是读人’一句就说明了红色和紫色所代表的正统,高贵。而珊瑚古人则认为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的吉祥珠宝。

总之江氏这下定的东西那是让孔家非常的满意。

江氏拉着孔小姐的手,越看越满意,很是说了几句夸奖的话,让孔小姐羞红了脸,不过还是落落大方地道了谢。

接着江氏亲自在孔小姐那乌压压的发髻上戴上那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红珊瑚簪。孔小姐浑身一派高门贵女的雍容气度,戴着那支钗子,不但没被喧宾夺主,反而更是光彩照人,在场的人更是惊艳了一番,有几个跟江氏相熟的,直接打趣起来,连道江氏好福气,这般的神仙妃子一样的人物,就要成为她家的儿媳妇了,说得江氏都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孔小姐接了小定礼,自然也需要回礼,不过是四色针线罢了。

江氏稍稍看了看,心里便点了点头。林家自然不需要主子自己做多少针线,像江氏,一年到头,也是难得动针线的,顶多也就是给林老爷还有林海他们准备几个随身带的荷包扇套什么的,这些年连这类小东西也做得少了,当家主母,要的是主持中馈,女红说起来重要,其实只要看得过去便是了。

毕竟府里还养着那么多绣娘了,要是真要正经主子做衣服了,那简直就是不成体统,失了大家子的体面。以林家的家世来看,更看重的还是孔小姐的规矩和待人处事的礼节。

如此一来,小定也算是圆满成功了,江氏又唠叨了几句,便和来观礼的客人各自离去。

ps:

各位亲抱歉,蓝蓝今天突然有事,于是更新晚了,晚上12点之前应该还有一章,要是过了12点还没有,大家就洗洗睡了吧!蓝蓝会明天补足的。鞠躬感谢书友100802203846912童鞋的粉红票;感谢cbbca童鞋的打赏;感谢zhuxyhh01童鞋的评价票,摸摸哒!(无耻的说)其实伦家更喜欢打赏的。

第二卷红楼姻缘 第八十六章 翰林院

因着林海是定亲而不是成亲,那孔家小姐还要一年才及庚了,所以是没有婚假的,林海第二天就要去翰林院报道了!

这个时候作为一甲的特权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三个人分别被授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也就是六品的品级,不过已经比诸多同年超出一步了。起码那些同年还需要再次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选到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还算好的,虽说庶吉士没什么品级,不过,人家是本科升研究生,出来之后就是硕士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七品。其余的人,运气好的才能混个七品,不过外放的七品跟京中的七品可不一样,不管是升官速度,还是其他。那些三甲的,更要差一些了。

再说了,别看现在是一个六品的小官,等着在翰林院熬出来以后,连升几级的也不是没有。再说了,在清流和文臣的圈子里,你要是没有在翰林院待过,你都不好意思和那些大儒说话攀交情。

因此林海早早的来到翰林院报道了!

待官员来得差不多,林海也只被安排整理资料的工作,倒也十分轻松。而其他官员待他也无为难之意,遇到二人不懂之事,大多官员也能指教一二,所以林海第一天的翰林院工作还是十分顺利的。

几天下来,林海也渐渐与翰林院的官员熟识了,做起事来便更加趁手了。翰林院里还有几个这届二三甲考进来的庶吉士,大多相处起来都十分客气,毕竟是同年,日后官场总会有互相照应的时候。

至于什么排挤欺负新生的事,那更是没有,别忘了,这几年也有不少苏州林家子弟上京赶考。虽然说考起的没几个,但是每次还是有那么几个,或二甲或三甲,这翰林院里,还待着林海的‘族侄’了,更别说还有二甲的头名传胪林菖在了!

要说这一甲就是好,既没有‘庶吉士’那样还有三年留不留馆的压力,也基本上不会被皇上叫去,每天就在翰林院待在,偶尔整理一下资料。听听前辈们的讲课。等着熬上三年,就直溜的升官了!林海不经感慨道,这不就是和混吃等死差不多吗?难怪那么多人。想着问鼎一甲。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要是林海真的敢这么干,林老爷绝对第一个站出来打断林海的腿,他林家怎么会出这等混吃等死的子弟了!

好在林海也不准备这么干,要说翰林院最让林海满意的一点就是: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屋子,方便读书不被人打扰。

要说在六艺书院的时候林海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抄书。

六艺书院有一座闻名遐迩的藏书阁,为了防止里面的古籍珍版被盗被毁坏,因此藏书阁的书都是不允许借出去的,但是你要是有毅力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录下来。藏书阁的管理工作者还是不会管你的。

加上六艺书院虽然准许小厮书童这些人来陪读,但是课是不准让他们旁听的,因此没事的时候。林海就让弄书侍墨两人待在藏书阁抄书,五年下来这两人的书法倒是大有长进。就是林海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藏经阁窝着抄书的,谁让这书抄完了,是可以带回去自己家里去的。而且也顺便练练字。

五年下来,林家自个的书房里。多出了好多孤本珍本。

显然林海很好的坚持了这个习惯,因着弄书侍墨不能进来,因此这抄书大业也就只有林海一个人上阵了!翰林院这里的许多藏书,林海对这里那是觊觎已久,如今有了这等机会,那是一定要好好把握,别人都下班了还在哪儿一个人抄书了,搞得翰林院一众老前辈感慨,难怪林海能小小年纪就写那般好字还中了探花,都有了功名还这般努力,当初还不知如何苦读,与之一比,自家儿孙都是没法看了,悻悻之下各自回家修理儿孙不提。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历史系的高材生,林海对于翰林院的这些孤本珍本,那是痛惜不已,因为前世一把大火,将这里几乎九成九的书籍烧毁了!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另外,乾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