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枝菜叶简介 > 第182部分(第1页)

第182部分(第1页)

都西城门的蒙古军被梁国襄王部围困,如今战事已经有了起色。你回去可听说什么了?”

清瑜摇头,福王妃口中清瑜的四弟,正是福王长子陈泽祎,也算是她们这一辈里年纪稍长的皇孙,已经懂事了。清瑜低声道:“昨日回去的晚些,将泽礼安顿好,也近三更了。故而没有听说什么。”

福王妃点头道:“你们姐弟这些日子是辛苦了。到底都还是孩子,瞌睡总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多。要不瑜儿你去偏房里躺躺?”

清瑜正想从福王妃那里多问几句前线的消息,哪里肯去?忙摇头道:“瑜儿不困。四婶婶刚才说,蒙古军队被襄王援军围困,襄王拢共不到一万人,这是真的吗?”

福王妃点头道:“千真万确,泽祎说得条条有理的,是从兵部打听来的。这种大事,他怎么敢信口雌黄?这些军略上的事情我们妇道人家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总之就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阿弥陀佛,只盼着能早日打跑蒙古鞑子,我们好快些回返京城去。”

清瑜虽然问不真切,却也希望这是真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让她的国家、亲人、同胞付出了太多惨痛的代价。这个平行世界与自己所知的那段历史已经不同了,所以蒙古人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吧?

如果达摩三宝真的有神奇的功用,那些此刻清瑜已经掌握了两件,陈国气运应当是要倒转逆势,重铸辉煌才是。

此时巴州城外,到处是从陈国东北部蒙古铁蹄下逃难而来的陈国子民。谁也没法注意到,一个头戴斗笠身着布衣的老人,正阴恻恻的盯着巴州西城门。这老人初看起来,非常平常,可是只要挨近一些,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位老人的周遭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与周围的难民格格不入。若是武艺高强的人,则会分辨出,这就是杀气。

没有人能看清斗笠下那张脸,因为若是被人发觉了,这些逃难的人只怕就会轰然大叫狂奔。

那是一张蒙古人的脸,堂皇霸气,一看就是久居上位的高人。蒙元国师撒难,终究还是接受不了这次失败,躲在山林中养好伤势,独自前来。

城墙,或许能挡住难民,甚至军队,却绝对挡不住撒难这样的高手。只等夜幕降临,他便要入城一探。

二十年的梦寐以求,不能输在几个毛头小子的手里。该是属于蒙古,属于拜火教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

与巴州西城门的乱哄哄相比,巴州东面的丘陵上,却是不同景象。虽然一样是挤满了逃难的民众。但一队僧侣的出现,让这些饥寒交迫的难民受到了心灵的感召,他们不约而同的匍匐在地,听着僧侣们低沉的诵经之声,仿佛能从这里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队僧侣中,只有一辆马车,并不十分阔气,却显得中正平和,大气安然。

马车里坐着一个极老的和尚,穿着红色的袈裟,正在擦拭一把宝剑。老和尚雪白的长眉,轻轻抖动,仿佛在看待一件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一般,爱不释手,却又小心谨慎。那老和尚手中的剑也迥异凡品,剑身狭长笔直,暗暗泛着血红色的光芒,透着几分妖异。那剑柄上刻着三个似莲似火的图案,隐隐闪着精光。

恰在此时,宝剑忽然轻轻震动,不舞自鸣。老和尚猝不及防,手指被割破一个血口。但是老和尚不惊反喜,还剑入鞘,撩开车帘,看向前方,一座巍峨的大城已经露出真容。

“师傅,前面就是巴州城了。我们还往前面赶路吗?”一位中年僧人靠近马车,低声禀告道。

老和尚古井无波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不了,入城!”

中年僧人迟疑道:“据说巴州城如今城禁森严,陈国太子谕令许出不许进,我们这么多人,只怕……”

老和尚取出身边的一个匣子打开来,拿出一封信与一张拜帖,递了出去给徒弟,吩咐道:“你带着我的名帖先去城门交接,若为师的名头不管用。再把文昌伯的书信拿出来。牵扯到宋国,想必他们不敢再怠慢。”

那中年僧人恭恭敬敬接在手里,点头道:“弟子这就去。”

那名帖上龙飞凤舞,落款正是:镇江金山寺寒山。

正文 三百二十六、三宝聚首

巴州巡城令倒也不是寻常武将,对于江南第一禅林金山寺的名头也有耳闻。此时见到大和尚拿来的寒山大师拜帖,不禁有些犯难。不放人进去吧,对方是有德高僧,来头不小。放人进去吧,又冲撞了太子的禁令。想要禀报上去,又怕太子殿下刚刚痛失爱子,这点小事不好惊扰。

那寒山大师弟子明德见状,只得将宋国文昌伯的引荐信取了出来,道:“将军请看,这是我国文昌伯亲笔书信。昔日为解梁陈之战,文昌伯曾出使贵国。与贵国太子有旧。还请将军替我们将这封信送到贵国太子殿下手上。”

巴州巡城令忙恭敬接过,解释道:“大师见谅,实在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缘故,末将才不好行事。既然有了文昌伯的引荐信。末将便公事公办,这就为大师呈递上去。大师稍等。”

明德双手合什,谦逊谢过,这才回到金山寺僧侣当中,向师傅寒山大师禀报。

太子陈洪恪接到巴州巡城令呈递上来的文昌伯书信,果然十分重视,立即派了人来迎接,将寒山大师一行人领到了行宫中驻锡。寒山受此厚遇,也微微纳闷。

好在不久,太子陈洪恪便亲自邀见了寒山大师。双方一阵场面上的寒暄之后,陈洪恪便问起寒山大师此行的目的来:“大师德高望重,执掌江南第一禅林数十年,为何千里迢迢来到我陈国境内?”

寒山口念阿弥陀佛,含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如今天下乱象纷呈,狼烟四起。我佛慈悲,不忍旁观众生沉沦水深火热之中。老衲苟残之身,愿身体力行,走遍战地,以微末之力解救落难百姓。以些许名声,号召善信赈济孤贫。如今巴州城外哀鸿遍野,老衲不请自来。还请太子殿下容老衲做这一场功德。”

陈洪恪闻言不禁有些正色,诚心道:“大师胸怀博大,念及天下苍生,洪恪不胜钦佩。巴州城外的确是有许多难民。只是如今巴州城粮储有限,又是陈国陪都,千万乱不得。洪恪也是茶饭不思,为此苦恼呢。”

寒山点点头道:“太子殿下国事繁重,城外难民的事情,便交给老衲处理吧。出家人不打诳语,必将尽力周全。”

陈洪恪不敢怠慢,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后辈礼,道:“大师慈悲济世,洪恪在此代表千千万万的子民多谢大师援手。”

寒山不敢受太子之礼,忙将陈洪恪扶起道:“本是分内事,殿下无须如此……咦?”

寒山似乎看出些什么奇怪的事,郑重对陈洪恪道:“老衲观太子面相,有些心得。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洪恪一愣,忙请教道:“大师请直言相告。”

寒山微微叹息道:“若老衲没有看走眼,太子殿下日前刚刚失去至亲?”

“不错。我儿……数日前刚刚病夭。”皇太孙夭折的讯息陈洪恪想隐瞒也瞒不住,寒山说出来倒也算不得高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