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论语适合多大孩子读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26、患“得”患“失”

27、周急不继“富”

28、敬而畏之的命

29、名正“言”顺

30、三思而后“行”

31、慧眼必察的好恶

32、阶级而治的政

33、约之以礼的色

34、尽善尽美的乐

35、独善其身的隐者

36、文质彬彬的君子

37、荣辱毁誉的疑章疑句

38、孔墨显学的对立

39、孔子自评

40、他人评孔子

后记、事倍功半

附录、《论语》小词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序、正本清源

孔子是一个益趣双全的人,《论语》是一本益趣双全的书。

在*暗杀闻一多,共和国批判孔孟之道的时候,美国人把教师节定在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孔子是世界的先知,《论语》是世界的圣经。

对孔子的误读,源于短短的百年间经历了三次劫难。帝国末期,西学东渐,梁启超翻出墨经,使儒家和孔子坚冰开裂,在学术范围内向孔学的至尊地位打响了第一枪,冲击了一番。民国时候鲁迅批判他,连带孟子(孔子是主角),狂轰滥炸,学术资源影响了几代文人,在读书人范围内重创了孔子。共和国毛泽东批判过他,连带*,政治资源影响了全民几代人,威力如核弹攻击,这回孔子虽是配角,但孔家店遭浩劫,从此一蹶不振。

由于因人废言(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读《论语》的人少,偶尔引用,因为陌生,很容易望文生义,也是一种误读。比如“克己复礼”,认为是克制自己恢复古礼,其实是约束自己合乎礼仪的意思。比如论语里“之乎者也”多,就误以为艰涩,其实那是当时的口语,相当于现在的“的吗人呀”,口语是发展的,我们也不敢说当下流行的“啊呀哎哟”可以永恒。

墨子曾批评过儒家“古言古服”,有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孔子食古不化,都是妄议。总体上说,《论语》的语言在当时很通俗,对照一下同时代的《诗经》就知道。至于生活,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难道算食古不化?老皇历可以用一万年,叫万年历,我国的农民直到今天都还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用的就是夏朝的历法和作息。今天的农民推的大板车,跟商朝的车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礼服方面,如果我们现在不认为唐朝的礼服比较好看,那旗袍呢,满人几百年前就有了。

说孔子迷信的人也没有根据,孔子不谈论“怪力乱神”(后面会详细解读)。

有人说孔子轻视女性,依据是他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甚至还用这句来诘问孔子,女子包不包括他的母亲。论及“女子”的在《论语》里也就这一个地方,但“女子”是指尚未出嫁的人,出嫁了的叫“妇人”,《论语》论及“妇人”的也就一个地方,说周武王有十个治国的能臣,其中就“有妇人焉”,那是称赞。论语中只有两处涉及女人,一褒一贬,不算轻视女性。关于“女子”与“妇人”的区别,再看一下同时代的《礼记》,例子很多;“女子许嫁,笄而字”、“妇人不立乘”、“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女子与妇人不是一意。《国语》里也有孔子、子夏赞美公叔文伯的母亲的段落,其中“女知不及妇”,意思就是女孩子的智慧赶不上妇人。这样把“女子”和“妇人”分开来,如果谁嫌麻烦,那就过妇女节吧,妇女妇女,既包括妇人,又包括女子,但还是很多未婚女子认为妇女是结婚了的女人,拒绝过三八节。

鲁迅、毛泽东都视孔子倡导的封建礼教为洪水猛兽,其实封建礼教也是发展的。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制,所增减的能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所增减的能知道。如果有谁继承周代,即使延续一百世也不会糊涂。”(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至于后来礼崩乐坏,过了两千多年,怎么能怪罪到孔子头上呢,孔子不是一只筐,什么罪过都可以往里面装。

礼崩乐坏两千年,为什么我们还被称做礼义之邦?那是在吃老本,是《论语》等圣贤书潜移默化的结果,尽管后世迂腐的儒生对孔学消化不良,没有将它发扬光大。礼崩乐坏了,底子还在,积淀很深,除非你不承认我们身边还有传统美德。传统美德不是十年百年可以造就的,除非你只看见了射兔之功,而抹杀了弓箭之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