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你就遇到了师父?”林间有一白衣男子仰躺在老树横斜的枝干上,迎面有暮春黄昏时分太阳的辉光投洒过来,照得他好不惬意,连语调也透出几分慵懒。
“倒也不是,”另一枝干上,黑衣青年把玩着手中的枯叶,任由指尖将其揉碎,“离开聂家三个月后,在景龙城遇到了他,那时候原本要去贞阳,可路上听说去了贞阳都要做道士,须要无欲无求,就想改投扶摇剑庄,最后被老家伙骗到这里来了。”
说到这里,青年不由得露出笑意,丝毫不掩眸中的炽烈:“他说,从师于他,而成天下最强之剑。”
“那你呢,木头?你什么时候跟的老头子?”谈起自家师父,黑衣青年则毫无避讳。这青年便是聂胜,而被他叫作“木头”的,正是他的同门师兄,名为林秋。
白衣男子支起身子,指尖不自觉滑向剑鞘,笑笑,随后掩下眼底的深意:“十岁那年,家父将我交由师父照料,从此便跟着师父习武了。”
聂胜正欲开口,却忽有清亮的竹笛声从不远处的山谷里传来,惊起林中群鸟。
“该回去了。”林秋闻声缓缓站起,将剑按于腰间,聂胜亦纵身跃起,两人脚踩枝叶,奔往笛音传来的方向。
而在溪山深处的谷内,山居老人已等候二人多时。老人的姓名江湖人无从得知,从后来的传闻中只知道他与那自称“江南楚客”的乐兮同出于浩气一脉。
青山幽静,独看浮萍,山居老人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年轻时不曾修习至高剑术,更未纵横天下,成为一代宗师,故而江湖中谁也不曾听闻过这号人。而江湖人也决计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一生无名于江湖的老人,教出了后来名动天下的两位顶尖剑侠。
林中两人脚步声渐近,老人自顾自将新茶添上,抬手之间,师兄弟二人已奔至面前。
“师父。”林秋抬手行礼,聂胜亦无先前的恣肆,默然垂首。
“坐吧。”老人啜了口茶,示意二人坐下。
“秋儿,你这些年在溪山修习剑术,未曾外出,如今也二十岁了,该出去看看。”
二人皆是目光微动。
“师父的意思是,我可以出山了吗?”林秋试探性地问道,手指摩挲剑鞘的力度也不自觉加大些许。聂胜亦将目光望向老人。
老人沉吟半晌,慢悠悠放下茶盏:“不错,你久居溪山,要知道自己在剑术上的造诣究竟如何,还是要去江湖闯荡过后才有分晓。”
“那我呢?”聂胜有些按捺不住,“我也能一同出山吗?”
“不可。”
见聂胜面露不解,老人解释道:“照我门规矩,未满冠龄不可出山。”
聂胜正欲再言,山居老人已将目光转向林秋:“此次出山,作何打算?”
林秋没有多少犹疑:“弟子想先回临安,看望阔别已久的父母。”
聂胜闻言气息微滞,却并不作声。
“也好,你十岁离家,十年未见,是该回去看看。”
老人起身拂袖,掸落衣上的尘灰,缓步朝里屋走去。林秋作礼恭送,回头却瞧见聂胜有些怔然地望向林中小路。
“师弟,你怎么了?”
黑衣青年被这声轻唤拉回思绪,神情却犹有些恍惚:“哦……无事……”旋即将佩剑抱于怀间,自顾自朝居所走去了。
……
自从林秋被山居老人带回溪山,他便再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老人鲜少在山中逗留,往往是教授他要诀后扔给他几本剑谱便又离开,在谷中的日子也会给他讲讲外面的事情,譬如剑门兵变,楚晋争战等。但在他十四岁那年,山居老人领了一个少年回到溪山,少年名唤聂胜,说从此就是他的师弟了。此后,老人便极少离开山谷,林秋对外头的世界便更加一无所知。
林秋想起,聂胜初入谷时孤高倨傲,坚持不肯唤他一声“师兄”。
“这家伙不过比我早四年入谷,如何见得强过我?倘若四年后你我学尽本派武功,你能胜我,才当得起师兄的名号。”
彼时尚是少年的聂胜如此老气横秋地说道。
在那之后,聂胜每每见到他都只管称呼“姓林的”“林小子”,抑或直呼其名,再往后熟悉些了,因他姓氏为双木林,且性格比之于自己实在木讷无趣,便又叫他“木头”。
两年前,他们二人按照约定在溪山点星谷比试,这四年间聂胜跟随山居老人研习武学,也算习得一身本领。在山居老人的教导下,入谷两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和林秋相去不远,他料想这场比试自己足以和林秋一战。点星谷之比,两人交手七十余回合,以林秋胜过一招告终。
望着负剑而立的白衣青年,聂胜没来由地产生一种自己此生都绝无可能赢下他的错觉,旋即他猛地晃了晃头,将这种懊丧之感驱散开。林秋露出期待的神情巴望着他,他却究竟难以开口。
“师……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