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婚前婚后没什么区别 > 第53部分(第2页)

第53部分(第2页)

“刚才还说你不扭捏呢,这会就油嘴滑舌了。”

“不敢,不敢。”

“难怪说起球来你们一套一套的呢,闹半天是专业人士啊。你能说中文吧?”柯大虾忽然换中文问。

“我……当然会说中文啊!我只是看那么多海归都喜欢讲英文,才斗胆在您面前献丑。”

“错了错了,我是中国人,我当然爱说中文。你看看我俩说话这半天费劲的!”

文欣忍住笑,坦白道:“我要是跟您说我不会打球,从来没下过场,您会不会相信?”

“啊?”柯大虾果然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纸上谈兵?真会胡闹!该打,哈哈,我不是说人该打,是说你们应该学学打球,这样写起东西来才有感觉嘛。”

文欣递上自己名片,柯大虾接过来眯着眼看看,自言自语道:“高球风云,好像有点印象。”

“您要是经常来球场打球,多半会有印象,我们老总把杂志满世界地撒,总希望着哪天能砸晕几个财神爷。”

他又想了想,然后肯定地说:“我是看过,上回你们刊物上有篇文章,写一个人的球风跟他职场作派的关系,分析得很不错。”

“谢谢,谢谢。”

“你写的?”柯大虾抬眼看她,文欣只能低头傻笑着承认。

“有点意思,你这丫头有点意思。你从来都不怕人的吗?”

“我也属于进攻型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勇往直前。”

“呵呵,好个勇往直前,后生可畏啊。”

大黄的政策果然不错,虽然成功者的圈子里以男人居多,女人却有着天生的优势跟人接近,不被排斥才有可能踏出通往目标的第一步。

聊得兴起,柯大虾甚至说起自己的创业史。想不到眼前这位被誉为商界奇才的大亨二十几年前还不过是个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寒门学子,靠着一家人苦撑着才能维持学业,遂发奋图强,考大学考研究生出国镀金。当他终于考进史丹福大学攻读MBA才一年的时候,有家跨国公司以月薪三万美金的诱人条件聘请了他当中国市场总监。

“我王老五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啊!我记得当时我是颤抖着双手去跟他握手的。”柯有为夸张地形容着。

凭借着在跨国公司积累的第一桶金,几年之后,柯大虾毅然辞职,收购一家国产企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看,我也不是什么传奇人物,不过是比大多数人幸运一些,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一直都很努力。”

文欣想象着一沓沓的美金在眼前乱飞的场面,忽然傻傻地问:“像您这么有钱了是什么感觉?”

“哈哈,钱变成了数字就没有太多感觉了。我不是个很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理解不到财大气粗的感觉,不过有钱了确实好办事,很多原来只敢在梦里想象的事情都可以去做,有能力去照顾你想照顾的人,帮助你想帮助的人,还是不错的。”

另一个女孩更傻地感叹:“好好哦,那么多钱!”几个人又笑了。

啤酒喝完,文欣起身告辞,柯大虾却叫住她。

“这是我助理,你找他要张名片吧。今天聊得很开心,工作上的事你们找他就好。下回来北京玩,我请你打球,希望再见面的时候你已经不是个纸上谈兵的专业人士了。”

挥手告别柯大虾,女孩忽然感叹:“小文姐,你真是强人!你哪来的那么多话讲?我看见他连大声出气都不敢了。”

“我又不是有求于他,没思想负担,有什么好怕的。”文欣笑笑,扬一扬手里的名片,“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收获不小。就是有点后遗症,我现在还感觉眼前到处飞的是钱。”

作者题外话:抱歉,脑子里面卡壳了,好几天没更新,明天起恢复正常速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色风暴

在大黄“深圳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理念指导下,公司的员工状况一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是私有企业的局限之处。小规模经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也注定脱不开家庭作坊的风气,许多私营业主和旧式的作坊主并无二致,像大黄这样成日咆哮着监工式的管理不在少数。所谓制度、标准化、人才计划,都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更别说企业文化。

公司小有小的好处,比如说有才干的人很容易一飞冲天,直接从最底层窜到最高层。可真到了这个所谓高层,非但是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悲凉,还会有无处攀援的尴尬。你成了这山头的大王,四下一看,这个山头不过是人家脚下的一个小土包而已。大公司的确是不容易出头,对于斗志昂扬的人来说,却是一片广阔的空间,不仅是活动范围大了,视野也更为开阔。更重要的是,你不会失去斗志,永远有向上的潜力和动力。这可能就是俗称“鸡头”与“凤尾”的关系吧。

来兴达工作的人有一半以上是给气走的,视其对这份工作的需要程度以及个人涵养,少到只在办公室呆了几个小时,多到一年半载。大黄顽固地维持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霸气,对文欣却一直保持着必要的礼让和信任。大黄粗暴但是耿直,她要的只是毫无纰漏,而文欣又恰恰是个做事稳妥的人,这才让两个人在近一年的相处中相安无事。

大黄心情好的时候,也会雄才大略地替公司规划一番,要开广告公司,要开市场调查公司,要开专卖店,甚至要开高球博彩公司,凡是她想得到的。文欣委婉地提醒她,公司要扩大规模,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做不成。现在公司的状况更像是生产流水线,只要生产能够得以延续,对线上工人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可如果公司要发展,要往新领域开发,就必须有一批种子,一批骨血,去新的领域生根发芽和血液再造。

“那怎么办?”大黄不置可否地问。

“养呗,人才是靠培养出来的。其实我们招聘过来的人里面有很多不错的苗子,稍加培养就能成为公司的栋梁。培养人才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不比新手工资低,想换就换的痛快,从长远看,利益才会凸现出来。首先稳定的人员能够让公司的产品维持在一个基本平衡的水准,能够提高公司自身的质素。另外这一部分人一旦稳定下来,忠诚度也会增加,凡事替公司着想,与公司共进退,揩油混日子的人就会减少。更何况老手的市场开拓能力是新手不可能具备的,每个人在这行混久了都会积累起一定的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总和起来就会成为公司的资源,这对公司来说,也是可开发的潜力。再说了,咱们公司天天这么流水线似地培养半成品人才,一出去就被其它竞争对手用了,等于替人家做嫁衣裳,太不划算。其实你这人挺好,”文欣顿了顿,笑着接着说,“论眼力论心肠,比大多数的老板都要好,就是脾气差一点。只要稍微控制一点,不在人家刚进来的时候把他们吓跑,其实很多人还是大有可为,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几天后,大黄忽然春风满面地出现在办公室里,温柔地说:“这会大家伙都不忙吧?请把手头的工作稍放一放,进来开个会儿呗?”一时举座皆惊,跌落鸡皮疙瘩满地。

就这样,大黄默许了文欣的人才培养建议,不再插手具体的事务,只看最后出来的结果。文欣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许多,为了证明自己建议的合理性,她坚持着。大黄总说现在的人都是外强中干,除了一张张华丽的文凭,屁事都做不成,其实不然,稍加引导,成色就大不一样。没过多久,办公室的气氛就开始有了改观,每周的工作例会上,敢发言敢提创意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很有建设性的点子。大黄更“温柔”了,甚至“温柔”地请大家吃麦当劳,吃麻辣小龙虾,喝酒K歌,上下一团和气。

可是和睦的场景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破坏了。从公司成立之日便一直跟随大黄左右的小顾毫无预警地辞职,丢下满档子零落的事务和焦头烂额的大黄,去了一家有业务往来的大公司,彻底把大黄激怒了。

这一天,大黄久违的风风火火和怒气冲天像是在办公室刮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