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txt > 第54部分(第2页)

第54部分(第2页)

头向上顶,两拳贴到腰际,这时候两个臂膀要夹紧肋部,这样的胸腹就空了,便于呼吸和行拳,也便于下一个动作的出现,在这里人和昆虫是一样的,你看昆虫的盘旋飞舞也罢,觅食争斗也罢,不管自己身体怎样运动,也不能影响了自己胸腹的正常呼吸。

形意拳的老师傅有句古话叫:“学虫子”,其实也有这个含义在内,你打拳不管作出什么动作,也要保证胸腹正常呼吸,这是练内家拳很重要的事情,不打拳人可以存活,但不能呼吸的人就不能活下去,打拳要促进呼吸才对,而不能去影响,这个道理一定要记住。

下边就是钻拳,这个钻拳一定要沿着自己的身体中线出拳,在超过檀中穴的时候向外翻拧而出高不过鼻,在拳停留在身前的时候,要保证小指翻天,就是拳头要向外拧,把小指尽量的向上翻,只要你能做到小指翻天,你的胳膊绝对伸不直,这个在练形意拳的时候死有奇效的。

小指不翻转,你的肘不会沉下来,这个坠肘其实小指是有功劳的,初学的诸君在这个动作中很难做到肘尖冲着地面,那是筋骨还没有“合槽”造成的,这个我也没有秘方,我的秘方就是一个:练字。除此别无良法。

在右拳钻出的同时,左拳也沿着身体中线向上,停留在右手肘的内侧,两腿要相助为友,两手其实也要相助为友才对,在这个右拳钻出的同时,许多支系还要上一步,这个我觉得对初学来说太难了,爱初学三体式的时候,我觉得此刻还是不动步的好,降低一点难度为好。

因为初学的诸君有个共xìng,那就是一动就散,站住了的时候,这个姿势啊,拳劲啊还找不全呢,你再让他动步,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了,所以我个人以为,初学三体还是先出定步的钻拳为好。这样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本章就说到这吧!

………【135 三体之式】………

()    关老爷平时不睁眼,睁眼就要杀人。这是古代人对武圣人关羽关云长的评价,现在的影视剧中,关老爷总是咪着眼睛,前文说过:耳、鼻、口为人外三宝,乃神以眼漏、jīng从耳漏,气从口漏,眼不视而魂在肺、鼻不嗅而魄在肝、耳不听而jīng在肾、四大不动而意在脾,谓之四象和合。古人说:“贵人语话迟!”是很有道理的说法,关老爷知道人身上内外三宝的道理,擅于守护自己的jīng气神不失其流失,久而久之神功自得也。

古人讲:“言多必失”,这个“失”是失去什么?其实最关键的是“失气”,一个一天到晚喋喋不休的人身体不会好,因为话多了伤气啊,嘴动心就动,每一句话出口之前,你必然要过一遍脑袋,这样身心都会疲惫。所以古人讲: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些事情中第一就是净口,其实净口就是“守气”,守住了自己的jīng气神不失其流失。佛教要静坐参禅,道家要清心寡yù,其实都是守护自己的jīng气神三宝。

古人有句话:“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说打拳练武就是“创业”的话,那么在生活中就要做到“守业”,练拳练出了jīng气神,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就让jīng气神三宝少流失,我们的身体和开一家公司一样,总是“盈余”大于“消耗”,时间长了公司就有了丰富的利润,我们也就有了一个万金不换的好身体。

许多人练武不是不刻苦,但是他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不懂得如何去爱惜,去保养自己这个万金不换的身体,身体这家公司总是消耗大于盈利,功夫不会长进,身体也不会好起来,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形意拳“养战”为道,功夫更多的要靠“养”,“调身、调息、调神”都是“养”,今天把这个道理毫无隐瞒的说出来与诸君共勉。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接着说三体式,右拳从身体的中线出拳,在檀中穴以上,在下颚以下这个部位“翻拧”钻出,初学的时候,胳膊在保证“肘垂”的基础上,尽量伸的长一点,在这个方面我受河北派形意的影响比较大,练拳不能全身的筋“揪、缩”在一起,尤其是初练,式子要舒展大方。

初学的三体的时候,你要当成新姑爷上门接受丈母娘的检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jīng气神,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到打拳上来,要展示自己的身材和拳架。初练的时候,你就当你的丈母娘站在旁边看你打拳站桩一样,把握这个内心,很快就能找到站三体式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上步一劈,这个动作就是你的左拳,现在你的哦左拳应该在右胳膊的肘部内侧,这时候两拳同时翻转同时左拳变成掌,左拳擦着自己的右手小臂,向前斜下方劈出,停留在身前与心口平的位置上。

于此同时,右拳也翻转变掌,带着“撕摞”的拳意,收回小腹前,落在肚脐下的位置,掌指向前方,扣在小腹之前。这时候左脚要向前开进一步,前脚竖直向前,左腿的膝盖要有向前顶的力,在重心分配上,我喜欢前三后七。

在初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出左腿的时候,左脚不是向前迈步,而是向前趟步,人在走路的时候,脚掌总是在起伏,在练形意拳这个三体式的时候,这个脚是平直趟出去的。这是初学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初学的时候,这个步子要稍微大一点,这个稍微大一点是个什么标准呢?

稍微超过你平时走路的步距就可以了,一般人在平时走路的时候是不动胯的,你步距稍微大一点,就非动胯不可。胯一动练拳的目的就达到了。重心尽量压在后腿上,屁股和脚后跟要尽量往一条线上靠,其实初学你是很难做到的,就算你的屁股和后脚跟成为一条直线,前腿的顶劲马上就没了。

这是因为你的胯没有打开造成的,站三体式初学最难的地方在这,按照我家的练法,右腿就是此刻的后腿,尽量不要外撇的过大,要内收,这个和现在许多的练法是不一样的,到现在为止你其实已经打出了一个标准的左劈拳。

这个动作把持不动就是三体式了,把这个三体式当成一个桩站,初学的时候还需要你自己进行细微的调整。因为初学很难做到姿势完全标准,这些细微的局部调整很重要。首先你要调整脑袋的顶劲,头向上一顶,肩膀自然会垂下来,把你的舌头顶到上牙膛,要做到“舌顶齿扣”,在舌头上顶的时候,你的牙齿要微微的咬住劲,这是密中之密。

这时候你的神意要微微的放在两个手掌上,正好纠正两个手掌的姿势,前文曾经说过;“你冬天伸出双手烤火的姿势就是形意掌”就这么简单。在这个掌形中食指要微微的挑起来一点,这样才能把手掌的虎口撑圆,大拇指与食指还有小指的三个指尖,组成了“心”字的三个点,“心”字下边的弯钩其实就是你手腕掌根的掌缘,在你的掌根附近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这块骨头就叫做“小天星”。

你的手指撑得恰到好处,掌心的劳宫穴就有了反应。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没有掌指的撑拔到位,就打不开劳宫穴。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初学的身上,强调手指的撑拔就可以了,久而时习之神明自得也。三体式是个左劈拳的定势,既然是劈那手掌劈出就要有一定的弧度,否则就成了推掌,在初学的时候,这个弧度尽量练的大些练的慢些,细细的体味这这其中的“拧滚钻翻”。

关于这个立掌的角度我不想说,这个自我体味为好,只要你不把手掌翘成与小臂成90度角就行,“衡平竖直”不是形意,这样会影响血脉的正常流通,只要不成直角就行了,也不能与胳膊形成“0”度,也就是没有角度,这都是不对的,只要你在这个范围内,“立掌”还是“塌掌”随你的便,因为这个手掌的角度也是你功力的体现,随着练形意拳时间的增长,你会慢慢的修改这个立掌的角度,因此在初学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下这个死定义,规定你多少多少度,那是错误的教法。本章先到这里吧!

………【136 三体之妙】………

()    这个三体式我是以左三体式为例讲的,在实际的练习中,许多人包括我是左右三体式都站的,站累了就换一条腿,这时候你会发现左腿在前和右腿在前的时候,你坚持的时间会不一样,这是初学的时候人的身体左右不平衡造成的。

这个三体式初学我大概说个界限,如果你的式子站的比较低,姿势比较到位的话,三分钟应该是初学的极限时间,这时候后腿会有一种血脉中的难耐从中升起,三分钟坚持下来,有的人后背都会微微的出汗,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如果你初学能站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呼吸均匀面不改sè,那就先别练了,你的姿势肯定有问题。大部分是两腿“双重”造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