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故事情节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我想,我终于有答案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入学论战

阳光明媚的清晨,鸟鸣楸楸何其惬意。

颜衡穿着一件宽大的灰色布袍走在淮江书院外的竹林道上,踏着碎了一地的阳光碎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梦幻感。

有一道阳光穿过了竹林的掩映,完整地拂过了他的脸,让他感觉暖暖的。

虽然是很早的清晨,却可以听到淮江书院里隐隐传来的晨读的声音。日复如此,可是今天的感觉却好像少了什么,颜衡总觉得有些什么疙瘩在心里,令他放不下心来。

(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子散散步了……)

颜衡感到最近的身体不是很好,人老了,身体已不如年轻之时,即使依然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可是身体已经跟不上了。人老了总是嗜睡,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子早起了,连一直坚持着的晨练也已经落下了很长一段时间。颜衡无奈地耸耸肩,笑了。

(公瑾说他喜欢这片竹林,有种很美很梦幻的感觉。)

此刻颜衡也在这片竹林走着,想着周瑜对他说过的话。这里的确是个很棒的地方,仿佛世外仙境远离了很多尘世的喧嚣,是个读书的圣地。偶尔经过几处,错乱着石桌石椅,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的读书声,令人大生读书修身的冲动。

竹林是早年颜衡和他的两位好朋友一起在淮江书院建立后的那天一起植起来了。那时就是希望等若干年后成长为一片可以遮日休闲读书的地方。如今见那些竹林已经层层掩映,颜衡突然生出一种逝者如斯物是人非之感。

早年的颜衡学孔子周游天下,饱读诗书又行过万里,却从来无意仕官。事事以孔子为标准的他,只希望能建立起一座天下最大的学府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义理,使天下人都能温良恭俭安居乐业。

他一手创办的淮江书院一时得到了天下许多有名之士的帮助,像是处守朝廷要职的清官卢植以及名满天下的儒士乔玄等都大力相助。那年官学荒废已久,灵帝为了表彰颜衡教民兴学之功,鼓励天下更多人读书,于是赐了颜衡三品秘书监的官职,同时又享有特权。就是每月无偿拿国家俸禄却无实务要劳烦他,他只需安心办学即可。所以,短短的二十几年,单单这一系列的事情便足以让淮江书院名贯天下。

然而和他一起经营这间淮江书院的两个好朋友,却因为一些原因都离他而去。

卢植被皇上看重,征为博士,与蔡邕一起在朝廷里补续《汉纪》。于是便没有再回过淮江书院。而十多年前,乔玄带来了一个青年人希望颜衡能够收容他成为淮江书院里一名学子。那个青年名叫曹操,字孟德。然而那时颜衡看了曹操后觉得他太落拓不羁行为*,想事情又很不正道,于是毫不情面地拒绝了乔玄的要求。乔玄本来对曹操入学淮江信心满满的,不料却被老朋友当面如此拒绝,顿时觉得很是气愤。自此之后,乔玄也不再回淮江书院里了。多年来,颜衡一个人独自支撑淮江书院,他已经是年过半百之人,特别是在这两年,渐渐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公瑾,射箭之本讲求力神合一,你看。”

颜衡看到竹林一个熟悉的场景,想起了曾经在这里教周瑜射箭的场景。那时颜衡接过了周瑜手上的长弓,随即轻松地一个满月。

“前蹬后弓立稳上身,弓开满月引而不发,直到你视目标中心大如圆盘,感觉好像在你面前似的。那时发箭当百发百中。”颜衡话音落点,箭早已经‘嗖’地射出一百二十步之外的靶心,力道之大竟然使靶子整个摔倒在地,扬起一阵尘。

(公瑾是个勤学聪慧的孩子。)

颜衡摸着胡须微笑着,那时周瑜跟他学了半个月的箭术。每天周瑜都闻鸡起舞,比任何人都早起床来练箭。半个月已能够百步射中靶子接近中心处。这不简单呢。想当年自己练箭,即使再有天赋,也练了一个多月才有公瑾的水平。

颜衡做了个深呼吸后,很宽慰地笑开了。自乐融融,每次想起公瑾,他都会很幸福开心。这孩子很合他的胃口,读书习武下棋抚琴样样鹤立鸡群,又是个内明的孩子,虽然偶尔会显得比较自负,但是年轻人无可厚非。有傲气是好事,有傲气的人不会自卑,只会更加努力地完善着自己,使他有资本可以傲视天下。

(不过,有两个月没见到公瑾了吧。)

颜衡算了算,差一天就刚刚好两个月了。说真的,颜衡觉得自己开始想公瑾这个孩子了。他觉得自己这两年真的老了,淮江书院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操持了。他早已经结束了筛选,决定等公瑾这次回来后,向学院公布自己将淮江书院的重任交给公瑾的事情。虽然公瑾还年少,但是公瑾也说过,有志不在年少。所以,淮江书院交给公瑾,对颜衡来说绝对是最最放心的事情。

人老了,时间好像变得多了起来,每每喜欢回忆起往事。

那时学院开始了新一年的入学考校,也就是差不多四年前了,公瑾那时十岁。

对于和公瑾三年之期的约定,颜衡已经差不多忘了。

可是那天门仆却突然来说,有个叫周瑜的少年来参加入学考校。那时颜衡才想起了这件事。没想到三年后的同一天,周瑜如约而至。

(让我看看,这三年你到底成长成什么样了。)

颜衡让门仆给周瑜进来参加考试。

文较考场上,学子们论战得激烈,颜衡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后,便去文较考场上巡视,同时观察下那个叫周瑜的少年怎么样了。那个时候学子们正在讨论关于读书的问题。

有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站在论战台上,老生常谈地说:“读书必须认真才有成效,要像苏秦和孙敬一样,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夜以继日地苦读才有前途。”

那个少年说的没错,也是真理。一个人不读书,便不能明礼。也就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那时颜衡点了点头,觉得那个少年虽然说得很简单,但是几乎没什么人可以反驳的。

可是却在这个时候,台下有一个少年举起了手,然后站上了论战台,稚气的脸上却是不容小瞧的自信。颜衡看了那少年一眼,突然停驻不前。他记得那个少年,三年前见过他。公瑾,是么?且看他有何说辞。

那个叫公瑾的少年朗声说道:“依在下所见,苏秦和孙敬两个人,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读书的人。”

他一言既出,举座哗然。天呐,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估计连书都没有碰过,竟然对先贤大不敬。座下的学子议论纷纷,无不对那个十岁的少年表示不屑与鄙夷的态度。

然而那个少年却是不卑不亢接着说道:“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很快乐的事情。每每读书,便像是跟一个智者对话。智者用一生体验过后浓缩的智慧,在你读书的那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全部毫无保留地传给你。你阅一本书,等于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如此读书,只会让人废寝忘食食不甘味乐不思时。当你们读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使到了很晚很晚,自己还是处于很亢奋的状态,一点也不想睡觉。而苏秦与孙敬两个人如此自残自己的读书法,无疑说明了他们一点也不喜欢读书,只是在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罢了。所以苏秦一本几百字的书研究了三年才完全弄懂,而孙敬大家除了知道他刺股读书的事情外,几乎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他也不可能像是商鞅嬴政白起东方朔这些人一样妇孺皆知。”

语惊四座,连颜衡也震撼到了。

这少年颠覆了众人一直以来传统而死板的想法,从另一个途径对读书的问题做了解说,使大家有了另一种更高程度的理解领悟。这样的睿智,在一个十岁少年身上体现,不得不令人咋舌称奇。

在颜衡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时,之前那个少年很快不服气地嘲笑道:“即使你曲解了悬梁刺股的本意又怎么样,淮江书院的学子最小年龄都有十五岁,还得有名士举荐才有资格入读。像你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过就懂得淘气地曲解经典罢了,淮江书院是不会接受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