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犹豫什么?”杜夔侧过脸看了周瑜一眼,那眼神深邃异常,直击别人内心。
师傅的话总是简单却直指内心。
(是啊,我究竟在犹豫什么呢?)
周瑜又沉默了,鲁肃此时也跟着上了城墙,他看到那个白衣青年再次将骨笛凑近嘴边。
一种奇异的乐音正在破空而出,鲁肃感到那些乐音像是有了生命力一样,正在试图钻进他的大脑。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只是很简单的几个乐音,却绵长深远得犹如……
在鲁肃还没想到形容词来形容这种感觉时,他突然一惊。四周的景色正在慢慢改变,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改变。
很快,鲁肃感到他和周瑜两人来到了陌生的地方。眼前的白衣人已经不见了,而熟悉的骨笛之音依然回荡在耳边。那黏黏的细雨依然飘着,这是……一个小村庄。
周瑜忽然觉得眼前的景象有些熟悉,似乎曾经来过这里。
他向前摸索着前进,雨滴顺着他的长发滴下。疑惑中鲁肃也跟在他后面向小村庄的纵深处走去。
颓败的井架边,一口荒井,一只破裂的木桶死尸般躺在杂草丛生的井边,向前望,隐约于雨中的茅屋群散发着*颓废的气息。
“公瑾……”鲁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毛骨悚然。他下意识地唤了周瑜一声,然而周瑜却还在向荒村的纵深处前进。
“踏,踏,踏,踏……”
声音从远处传来。一个隐约的身影在远处渐渐清晰起来。细看下是个身材丰满的中年妇女。她撑着一把伞,走近了周瑜和鲁肃身边时,突然‘呀’地一声惊讶。
“两个后生小子,从别的村来的?怎么不撑伞呀?”妇女闪着漂亮的眸子,好奇地问道。
两人都是愣了一下,眼前的女人好熟悉,是在哪里见过……
“怎么不说话了?呀,下雨天的怕是着凉了。快跟我进屋里来……”妇女关切地说着,打开了眼前一间木屋的门,摆手招唤着,那一丝善良的微笑令人不能拒绝。
周瑜和鲁肃互看了一下,不置可否,也不知道目前他们要干嘛。终于经不住妇女的劝说,两人进了茅屋里。
茅屋里摆设简单,却不像外面那么颓废,一支烛灯散发着黄光,盈满了整间小屋,有种温馨的感觉。一个清秀的小女孩,大约五六岁模样,靠在门边好奇地打量着进来的两个大哥哥。
周瑜看到了那个小女孩,眼神对视时,他朝她和善地一笑。
“大哥哥,擦擦……”周瑜似乎总是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喜欢,小女孩看见周瑜动人的模样,于是拿出了小手帕帮周瑜擦了擦停留在脸颊上的雨水。
鲁肃仔细地观察了四周环境一会后,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了。那种骨笛之声一直游荡在场景之外,奏着一种和眼前温馨环境不协调的哀乐,而眼前的小女孩脸上分明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这是个幸福的家庭,鲁肃从屋里的布置以及女孩的表情隐隐可以猜出。
“这是我家男人的衣服。虽然稍稍大了些,不过还是换下湿透了的衣服好。不要给淋出病来了。山野小村,找个大夫难呢。”妇女将手上两件衣服递给了两人。
“饿了吧,我去给你们做点东西吃。”妇女热情着,也不等他们两人称谢,边说边进了厨房。小女孩犹豫了一下后,很快也跟着进了厨房。那一瞬间,周瑜分明看见女孩子脸上掠过一丝忧伤。
(她这是怎么了?)
“公瑾,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我们,刚刚……不是在城墙上么?还有,那个白衣人……”换好衣服后,鲁肃担忧地问了一句,让周瑜回过了神。
而周瑜只是一脸疑惑和忧伤,恍惚地摇了摇头。
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厨房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而音乐之声却越来越哀伤了。
鲁肃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缓慢的变化正在这屋里悄然发生。不经意间,桌子衰老了许多,烛台上变得锈迹斑斑,墙角多了灰尘和蜘蛛网。这些变化周瑜似乎也留意到了,眉头紧锁着。
“饭……做好了……后生小子……进来……帮下忙……好么?”声音从厨房里跌跌撞撞地飘出,本来丰满的声音,如今却是沙哑异常。
两人感到一震,不觉警觉了起来。
周瑜拿紧了手上的长剑,领前小心翼翼地摸进了厨房,这一连贯的动作令他自己又吃了一惊,很熟悉的感觉。而鲁肃也跟着进了厨房,脸上凝重。
厨房没有人,好像荒废了很久的废墟。只有锅盖处正散发着腐烂的气味。周瑜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掀开锅盖。掀开的那一瞬间,他后悔了。因为他猛然醒悟,这是那次他和鲁肃经过百姓易子而食的村庄的场景,历历在目,可怕的回忆。
锅里,一个被吃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