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较量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2)

2002年3月,柏杨来到吉利集团担任汽车公司总经理。柏杨认为吉利现在的迫切任务就是整合吉利汽车的各种资源,最后找到一种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她开始筹建完备的营销体系,强化“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与信息反馈”的概念,强化销售拉动生产、反馈信息指导开发的意识。另一方面,还是走她以前的老路子,准备在吉利启动企业ERP系统,完善全面的质量体系。在基础工作改善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技术、产品全球化合作,同时形成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的局面。

半年的努力,4S店建起了30多家,但是,吉利汽车产业的利润指标却不明显。即使是她认为的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ERP在吉利推行阻力颇大。信息管理部的负责人也在发牢骚,“关键在人,花了四五个月,规则都定好了,但在推行过程中,常常碰到扯皮现象,真叫人心急。”庆幸的是,ERP得到了李书福的全力支持,与SAP谈的几百万的单子,在一般员工眼中,是浪费,但在这几名高管心中,肯定是值得的。

柏杨的“小动作”并未能满足吉利需要的资金与销量。2003年2月5日召开的2003年吉利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柏杨请假。2月20日,柏杨就正式向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递交辞呈。记得她在刚上任的时候说过,“我的态度就是一定要形成一个人才蓄水池,外面求贤,里面提拔。我对一些员工进行了解,他们的确对吉利的感情很深,但是大型企业的规范化会使得其中的一部分人‘水土不服’,这就需要我们的培训。当然,不换脑就得换人。”结果还不到一年,不幸中了她自己的那句话。

对于柏杨的离开,吉利高层事后说起过,“我也不隐瞒,柏杨是我的朋友,但是企业发展了,她已经带不动吉利的汽车产业向前走了。对我而言也一样,如果我带不动企业了,也要走人,或者去做能做的,这是民营企业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现在是国营企业,几千人担在肩上,没饭吃,我还可以找上级。”

到柏杨走后,吉利的高层已经更换了三分之二,按扁平化要求理顺了吉利的总部设置和职责分工,徐刚初步给吉利搭好了“架子”。

在吉利第一次经营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徐称,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股份制改造,将吉利集团原来以李书福为首的个人股份转为包括战略投资者、高管以及内部员工共同持股的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0日,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加盟吉利,并出任集团副总裁,负责分管汽车生产、研发以及国内外合作等事项。在引入南阳后,吉利构筑了在明确汽车制造为主业后的集团新权力格局:董事长李书福掌控集团发展策略和重大事项决策;CEO徐刚负责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以及日常管理;南阳任专管汽车制造的集团副总裁,管理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对外合作。以李书福为核心的吉利集团汽车产业高管新格局形成。

南阳的加盟,也给吉利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南阳不认为民营企业就一定效率高,而与国外企业合作多年的上海大众可能更具管理技巧。其次,民营企业未必具有价格优势,相对来说吉利的人力成本低于上海本地企业,但安徽、苏北乃至西北、西南的人力成本可能更低。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国企的所谓包袱问题也逐渐缓和,南阳分析说,吉利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大环境的改善,也与其正确进入轿车谱系中相对不够丰满的经济型轿车领域有关。吉利之所以使轿车价格首次降到国际水平,在于其动用了所有可以节省成本的方法,而国内领先的汽车企业并不采取这样的策略,由于具备深厚的品牌积累,它们是向市场要钱,而向自己要钱的吉利则基本没有那样的机会。

南阳具有一种坚定的理性色彩,而且是出于专业素养的理性,这从他对吉利著名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分析中很明确地表现出来。南阳说:“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吉利已经做到了,但如何体现‘好车’呢?吉利单纯刷新轿车价格底线对提高竞争力帮助不大,如果吉利造出POLO那样的品质,却能提供5万~8万的价格,那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3月12日,吉利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原来的“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集团和各子公司间的资产进行了调整。从吉利控股的各种职能和业务来看,吉利控股主要是从事吉利的汽车业务,至于吉利的教育产业、房地产产业可能会成立类似吉利控股这样的公司去运作,与吉利控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李书福个人参股的问题。而以前的装潢材料、建材、摩托车等业务只以李书福个人股份的形式存在,与吉利控股无关。外界一直弄不明白的吉利股权结构终于大白于天下。

第二节  造血计划

取得了准生证的吉利,面临的更大问题就是新产品的开发。吉利许多人感叹道:“当你在弯弯曲曲的田埂上开车,自然要小心。可是一旦开上高速路,更要小心。因为一个错误,足以丧生。”

吉利很希望借外力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虽然吉利也在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如果离开了世界一流的设计公司的思想的话,那你可能也不会设计出世界一流的汽车来。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吉利才能从他们那边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一次简单的某一个车型的设计过程,吉利的技术人员培养出来,就会为吉利下一代车子的设计打下很好的基础。”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3)

有媒体发表文章说李书福很早就有一个“奔驰”情结,希望与奔驰建立起技术合作关系。吉利车自打出世就瞄准奔驰。模样模仿奔驰,汽车碰撞实验也与奔驰叫板。更有传闻,李书福几次去德国谈技术合作的事情,奔驰高层也秘密来华。但是,奔驰高层却在广州明确宣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吉利这个企业。

吉利的确和奔驰确实是有过接触,但是,奔驰根本看不上吉利,不用说合资,就连技术合作也谈不上。因为,奔驰要想生产轿车,自然可以选择北汽,而北京吉普多少年就盼望上轿车,奔驰对北汽却是犹犹豫豫,何况,还有与戴克控股的三菱有血缘关系的东南汽车,也做着生产奔驰轿车的梦。

其实,吉利选择一些非强势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也许是明智之举。

吉利这时把目光投向了意大利。通过了多次反复,吉利最后锁定了汽车项目集团。2002年12月16日,在上海的波特曼丽兹卡尔顿大酒店,吉利与来自意大利的汽车项目集团举行了正式的签约仪式。吉利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就设计一系列家用轿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吉利花费3;000万美金购买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的一个新车,如李书福所言,“此次合作的新车将是一款意大利风情与中国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心理的‘流动城堡’”。这个项目在吉利内部称作“中意一号技术项目”并且成立了平台工作组。

春节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拿出了三套方案,希望吉利方面在时尚、前卫和奢华之间确定未来产品的风格。吉利最终采纳了大家的意见,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