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草根石布衣讲什么 > 第130部分(第1页)

第130部分(第1页)

就在两人说话之间,一直拿着摄像机静静站在角落的赵倩忽然就有位女性朝着她走过来,金发眼镜高大身材,四五十岁穿着也很普通的那种,石涧仁终于能细致的观察外国人:“好像是,这位女士看起来应该就是性格比较古板,认真,但有些傲慢……”

果然,对方走到赵倩面前用的就是德语而不是大多数宾客为了跟画家交流用的英语,赵倩明显楞了一下,稍微提高点音量找翻译,这个时候她的语气还是熟悉的那种怯怯的。

结果人家是奔着她身上穿着的蓝色套裙来的,石涧仁终于听见那个外籍翻译反复用了个词……印第戈。

这当然在小布衣的词汇量之外,但赵倩显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您好……您说这是你们的颜色?”

金发女性有点激动,非常近的扶着自己眼镜观察,赵倩有点局促的拿着摄像机在闪躲,但对方更加认真,翻译尽量用普通话解释:“她说这是他们的印第戈,我也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中文解释,蓝色的一种,在我们德语里面是非常特别的一种蓝色,是槐蓝属植物提炼出来的一种蓝色,这是他们巴伐利亚地区家族的传统色,没想到居然流传到中国去了,她想问这种工艺怎么会被窃取到中国的。”

老实说,这翻译的普通话都比赵倩说得好,女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说话就带点地方口音,现在跟外国人对话更是不由自主的多了些自己添加的奇怪音调:“不是的,不是的……是我们自己的……”

摄像画面中那个金发女人又蹲下去,赵倩更加惊慌的跳开来,画面已经很晃动了,但是声音很清晰,那个女人对翻译更激动的哇哩哇啦,翻译好一会儿才说出来:“她说你的裙子就是证据,那明明就是用最拙劣的工艺染出来的工业品,而上衣却是艺术品,如果真是你们的,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你身上?你在撒谎……”说到这里,翻译的口气也有点不那么好,毕竟他也是外籍,中国人这些年经济发展得不错,但是对于科技技术的追赶,不顾一切的山寨,在欧美的确留下不少负面印象,好像远处洪巧云似乎注意到这边的情形,朝着这边走过来。

洪巧云轻声补充:“这时候赵倩对我做了个不用的手势,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小姑娘站出来,就好像你一直在试图打磨她,洗掉她外面那层自卑和怯懦的东西,真的,你真该跟我们一起去,不过也许你去了,她又会下意识的依赖你。”

这么一句话的时间,赵倩好像的确是在酝酿勇气,然后先感觉她拿着手里的摄像机往外走,走到了雕花铁栏杆的阳台上,摘下摄像机放在旁边的装饰罗马柱上,镜头中终于能看见她一身蓝色套裙的面对那个金发女人,在高大的欧洲女人面前,她那小小的身板显得无比单薄,但就好像她很多时候都会跟野生小白花一样坚韧似的,非常正式的拉了拉自己的衬衫,还挺了下胸,就如同石涧仁经常要求她的那样,然后面对两个外国人开始:“我是一个中国最普通的艺术大学生,我学习的专业是工业设计,所以我研究的课题也就是如何把这种蓝色用到商业中,而这种蓝色,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来自中国,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数百上千年的传统。”

男性翻译有些诧异的低声在金发女人耳边快速,那女人有怒气积累的感觉,不过这时候的赵倩竟然真的学了石涧仁的派头,指指摄像机:“先听我说完,您再反驳,据说欧洲人是最文明的,我不想破坏这个印象……”前面一句还像是在背书一般的一字一顿,到这里有种赫然放松的感觉,说得越发流畅。

“刚才这位翻译先生提到了槐蓝属,我知道这是豆科植物,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植物蓝印染色是蓼蓝,属于蓼科植物,这种传统技术在公元六世纪东渡去了日本,发展演变成了今天著名的日本蓝,但不可否认到今天,蓝夹缬依旧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印染蓝色,一直保留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跟日本发展出来的印染工艺各有所长……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我身上这种蓝的确不是一般人知道的蓼蓝,其实到现在我还没有学习到这种蓝色植物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某个山区,成片的生长着这种植物,已经超过几百上千年,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我也很诚恳的邀请您可以到那里去参观考察……”

说到这里,她居然口齿伶俐的打了个比方:“好比几千年前青铜器在欧洲和亚洲都出现过,难道您也认为是谁剽窃了谁的技术?”

石涧仁忍不住笑起来,记得自己好像在说服阿妈变通思想的时候,用青铜器打过比方,没想到这姑娘居然也顺着这思路来了。

那位金发女性在翻译的耳语下,慢慢的展开了眉头:“那你怎么解释你这两种看起来接近,其实天差地别的蓝色?”

赵倩低头看了看:“这件衣服是在古老民族聚居区买的,裙子面料是我用普通工艺跟现代染料调整配方染出来的,因为那种古老工艺很昂贵,很费时,我也不会,就想怎么用普通廉价的方式把这种蓝色市场化,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金发女人很明显的又怒气冲冲了,这让石涧仁不得不怀疑:“难道她把赵倩这傻孩子给扣留了?”

估计一巴掌就能把小白花抽翻在地吧。(未完待续。)

262、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在石涧仁的印象中,老头子对德国是很有好感的,因为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很多军阀和有志之士都把从欧洲获得新时代思潮、技术跟枪炮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最便捷渠道。

抛开如出一辙的强取豪夺,相比于喜欢指手画脚的俄国人,古板守旧的英国人,浪漫散漫的法国人,技术化特征比较明显,又比较严谨的德国人那些年更合中国人胃口,老头子曾说看见大量德国造的军械机器被卖到中国来,才是他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只是华夏大地这个全球化的现实所在。

所以石涧仁有种下意识的对德国造有好感,特别是在纪若棠那接触到的几辆车都是德国的,对比之前开的都是日系,就算不那么热衷于开车,他还是有点区别感觉的。

可也仅仅就是个师父留下的印象,石涧仁更在乎自己的亲身体会:“从眼前这个人看来,似乎还是把中国人当成蛮荒之地的未开化民族了?”

洪巧云耸耸肩:“其实对欧美国家来说,了解中国的并不多,我们怎么看待更穷困的地方,他们就怎么看待我们,还有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现在还拖着长辫子,以为我这样能出国办画展的不是贵族就是大人物。”

可就是在这样夹杂了藐视和强烈怀疑的压力下,赵倩依旧异乎寻常的爆发,双手使劲往后撇着踮脚,似乎要给自己鼓足力量,又好像是在按照石涧仁告诉她那样,尽量挺胸面对别人:“我承认,我自作主张做的是人造蓝,跟那种天然色彩的独特魅力有很大差距,可是我有位老师说过,历史的车轮就是无情的朝着前面碾压,如果只是把这种手工天然色彩故步自封的话,这种美丽的蓝色迟早会因为孤芳自赏死掉!死掉,您明白么?”

翻译急促的转换词语,对成语还停下来跟赵倩商量,这也让女大学生似乎多了些思考的时间,那位金发女士的抱着手臂,用两根手指轻轻摩挲自己的下唇,石涧仁笑着转头给洪巧云分享:“这动作眼神在思索,这个外国人开始有些考量了。”主要是新鲜,原来外国人也这样啊。

洪巧云只轻声:“我有点惊讶,老实说,油画是种舶来品,我面对外国学者跟专家的时候都有种下意识的心虚,可她却气势很足,我从来没看到过她这样,我在里面隐隐都听到了,但当时没过去。”

石涧仁有些得意的掉转头继续看。

从他跟赵倩在山里发现这片蓝色,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也许这三个月是赵倩从识字启蒙开始,最为自主去钻研什么东西的三个月,是最为真切想认真学习的三个月,所以有成效:“我的老师告诉我,先要生存,然后才能有闲情逸致讲艺术,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要用人造工艺把这种蓝色模仿出来,通过工业化生产获取利润,然后反哺艺术创作,这才能保住那片珍贵的天然蓝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