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甲午战争原因 > 3(第2页)

3(第2页)

“从茂长来的那伙人,身体都棒得很,让人放心。”军官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谈论着。

东学军攻陷古阜时夺得了一点儿武器,也不过是三四十支步枪罢了,这一点政府军知道得很清楚。当然,子弹也少得可怜。

东学军还击的枪声稀稀落落,而且越来越远。

“敌人要跑,快呀,追!”

当明白了这是一场胜仗时,见利不让的士兵们精神振奋起来。浓雾渐渐消退,负商军加快了速度,朝东学军阵地上冲去。

“看样子都跑掉了,一个人也没有。”前线的传令兵带来这样的消息。

“扫荡!树背后、草丛里总会有一些掉队的。向前猛攻!”副官命令道。

进攻这种阵地,几乎等于闯入无人之境,只有此时,官军们才很勇敢。全军以雪崩之势冲了进去,把整个阵地找遍了,连一个残兵也没有。

“等一会儿就追击,先原地休息一下。”

政府军官兵在东学军放弃的阵地上,东倒西歪地歇下了。还不到五分钟,突然响起了喊杀声。

休息的命令一下达,茂长部队就悄悄地溜走了,谁也没有察觉到。

政府军正毫无戒备地休息,东学军出其不意地袭来,顿时阵脚大乱,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原来是一个圈套!”终于醒悟过来,但为时晚矣。中了计,政府军的自信一下子破灭了。

“别慌,别慌!充其量不过是些农民嘛!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要惊慌!”

军官并不都是无能之辈,但任凭喊破嗓子,全军已惊恐万状,争先恐后地逃命。

“别跑,不要跑!可能敌人还有第二个埋伏!”多少有点儿战斗经验的人,应该懂得这一点的。但是,少数几个头脑冷静者的声音无法送进极端恐惧的众人的耳朵里。

果然,东学军早已设好了第二个陷阱。

昨天从白山退却时,东学军分成两路。政府军紧紧追击撑着大将旗的这股,而放弃了逃往扶安之敌,打算收拾了古阜的东学军之后,再回头来消灭扶安的东学军。然而,朝扶安方面撤去的东学军,入夜之后,突然转向黄土岘。这是从白山撤退时领导者们制订的作战计划。

从扶安踅回的东学军成了伏兵。他们向溃不成军的政府军展开了猛攻。

政府军溃散了。

这次黄土岘战役,据说只有十几名官兵死里逃生。

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东学军从政府军那里夺来了枪、炮、弹药,一下子变成了拥有新式装备的军队。他们又乘胜指向扶安。

扶安的卫戍部队和官吏纷纷逃命,东学军未经流血便进入扶安城,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

随后,东学军又浩荡地返回白山,这次是战胜而归。东学军完全变了样儿,竹枪换成了步枪,破衣烂衫换成了正规服装。

黄土岘战役是在阳历5月11日打响的。实际上,这一天大量的政府援军开进了全州城。为讨伐东学军,洪启薰被任命为湖南招讨使。

为了迅速把招讨军送往南方的全州,动用了以前李鸿章给袁世凯派来的快速舰队。招讨军分为五队,元世禄率领的一队乘上“苍龙号”,李斗璜率领的一队乘上“汉阳号”,其他三队由洪启薰亲自率领,乘上“平远号”。

“平远号”5月8日从仁川开出,次日到达群山浦。全琫准所率领的东学军从白山撤退,是在“平远号”抵达后的第二天。又过了一天,政府军在黄土岘大败,与此同时援军进入全州城。

官军增援诸事由袁世凯一手包办。把“平远号”从仁川打发走的四天后,即阴历四月八日,他给李鸿章发了一封电报:“乱党”听说官军前来增援,立即陷于“瓦解”,“似不能久支”。袁世凯这时还没接到前一天黄土岘官军惨败的报告。他已经感到东学军军势意外强大,但仍未改变“邪教的乌合之众”的基本观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