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汉兴之地 > 第87章 局势(第1页)

第87章 局势(第1页)

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之前,不妨让我们把目光放的高一点,先来看看东方大陆如今的局势吧。

北方,经受过一次鞑靼劫掠的女真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暴虐,首先行动起来,把自己满腔的怒火倾泻向——不是鞑靼,也不是汉人,而是倒霉的高丽人……。

五月初,女真人的大金国5个勃极烈突然领兵数万,越过鸭子江,向南直进。

高丽军连战连败,两个月内丢失两京,国王和他的小朝廷不得已逃至济州岛。

六月底,高丽国王向大金上表称臣,答应每年向女真上贡岁币:金百两,银千两,粮食十万石,人参千斤,以及女子百人。

随后,女真军队带着劫掠来的10万高丽奴隶,以及其他数不尽的财物、牛马牲畜等战利品,心满意足的返回辽东。

这次大规模劫掠给损失惨重的女真人注入一针强心剂,因缺乏劳动力而荒芜的田地有了劳力去耕作,极度匮乏的粮草也得到部分补充——至少9、10月间南下劫掠汉人的军粮是不用愁了。

女真劫掠高丽的同时,西北的党项人得到更靠西的高昌、回鹘等西域国家求援——这些佛教国家遭受一个域外强权帕尔斯的攻击,危在旦夕。

虔诚信佛的党项人出兵7万,与西域各佛国联军合作,击退了帕尔斯军队,不过,战斗中党项人损失不小,本来就国力薄弱的他们,必须在别的地方得到一些补充。

另外,党项人也需要一些额外的财富,维持他们对西域各佛国宗主的地位。

因此,这一年夏季,党项人做出了入关劫掠汉人的计划。

在之前抢劫辽东过程中,收益颇丰的鞑靼人,今年显得比较老实。

不过强盗始终是强盗,让他们尝到甜头,不把对方生剥活吞,他们是不会收手的。

鞑靼人已经在年初的劫掠中得到一个结论:与其去抢劫已经疲敝不堪的汉人,不如趁女真人劫掠归来的时候,去抢劫他们。

这样的话,女真人的貂皮、马匹、人参、鹿茸以及他们劫掠到的汉人财富都可以落到鞑靼人手中。

简直一举两得。

就像一群坚韧的狼,鞑靼人正耐心的等待着一个能再一次黑吃黑的机会。

目光向南,也许女真人并未察觉出鞑靼仍有再一次劫掠他们的想法,不过燕云以及陕甘地区的汉人军阀们已经差不多猜到了。

这些军阀与内地中原以地主为核心的坞堡不同,他们原本是大周的边军将门,手里本来就算的上兵强马壮,大周崩溃后,这些将门集团独立成一个个军阀集团。

金来降金,鞑来降鞑。

大金在燕云地区的军阀中册封了几个汉人勃极烈,燕云军阀们兴高采烈的接了。

鞑靼把陕甘汉人军阀册封为汉军世候,陕甘军阀们同样谢主隆恩。

这些汉人军阀跟随各自的主子互相征战,也曾跟着他们南下劫掠中原过。

对于江北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比鞑子温柔(顺带一提,徐家两位老爷当初也想投靠女真当个汉人勃极烈,只是阴差阳错没有成功)。

也许是见到女真人在鞑靼人的攻击下逐渐显露颓势,燕云地区的汉人勃极烈多次提出攻打陕甘地区的汉军世候,以剪除鞑靼人重要的步兵和粮食来源地。

可惜,女真人对此兴趣不大,他们不愿意跟强大的鞑靼人对抗,只想着去抢劫实力很弱的高丽和已经崩溃的江北汉人。

这就是强盗的性格,欺软怕硬。

而汉人勃极烈对此深感无奈,他们害怕女真人一旦败亡,自己之前所有的投入和屈辱,就全成了打水漂。

我们的视线离开汉人勃极烈或汉军世候的领土再向南,就是一片萧条的中原大地。

这里星星点点的密布着难以计数的坞堡,每个堡内居住着几百到几千不等的人口,依靠耕种坞堡周围的田地努力在乱世中求生。

当然,这个位面所谓的坞堡,也并非只有以往大周地方豪强宗族,结寨自保一种。

从广义上来讲,土匪的山寨和流民临时搭建的围子也可以算是坞堡——因为坞堡本质上是一种地方民众自卫的形势而已(土匪和豪强本来就经常互相客串)。

除了地方豪强、土匪和流民以外,江北另外还有一种依赖特殊局势生存的特殊坞堡——运河沿岸,以纤夫及其家属为主体的运河堡。

与其他那些经常需要面对鞑子劫掠的坞堡不同,运河沿岸的坞堡数量虽少,却是得到了金军默认存在的独立小势力,女真人每次进关劫掠,都会自觉避开这些坞堡,最多让他们提供一点军粮或民夫就算完事。

原因很简单,大周向女真人缴纳的每年20万两白银加20万匹绢的岁币,要通过运河运输到燕云地区,然后转交给金国。

十几年前,女真人还是一伙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渔猎强盗,吞并契丹后,才第一次拥有合适的农业以及工匠,但其本身的经济基础依旧薄弱,根本无法维持女真贵族的奢侈生活。

因此这每年40万银绢的岁币,对金国来说非常重要,重要到他们宁愿压抑心中劫掠的欲望,放过这些运河坞堡,以便在每年需要的时候,给运输岁币的船队拉纤。

这些运河坞堡各自分管着一段运河,由于中原大地疲敝,运河以及海运已经成了如今江南跟辽东唯一交通线,有人脉的商人可以跟着岁币船队一起出发,把江南出产的丝绸、茶叶等货物运到辽东,与女真人交换东珠、人参、貂皮、鹿茸等物资。

能做这买卖的商人,各个背景雄厚,运河坞堡不敢从中抽取过路费,但船队拉纤、半途歇脚之类,也能给他们提供不少的利益,再加上不用担心鞑子劫掠,这些运河坞堡的生活反而相对富裕很多。

顺着运河一直南下,渡过淮河,尚未达到长江的所谓江淮地区,人口密度比淮河以北强不少,因为这里是中原流民前往江南的必经之路,但能找到机会渡过长江的流民少之又少,因此这里堆积着相对来说较为庞大的人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