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了第五军,刘安很快回到归义分坛,召集坛主及各部主事,商议北上岳州之事。
早前已经下令让他们趁着农闲,广招护卫队员,组织训练。
数天准备之后,诸事妥当,刘安亲自领第三军全军两千人,以及湘阴分坛、归义分坛护卫队员三千人,共计五千人,离开归义镇,北上岳州。
与此同时,传令已在平江县周旋小半年的孙正,命他迅速拿下平江县城,前往巴陵岳州城会合。
全军有当地护卫队员做向导,行军迅速,不几天便越过湘阴县界,进入巴陵县。
这天,大军到达长湖镇,刚刚停军休整,前出探路的一营便派人回报:“岳州守将余德率军两千,驻守新河之北莲花山下,一营正搜集船只,准备渡河!”
仅凭一条河,两千守军,就想挡住天道军,怕是想多了!
“告诉严将军,有机会就渡河,没机会就在河边等着,不要冒险!”
传令兵得令而去。
三天后,大军赶到莲花山对面,新河南岸,停军休整。
新河河面三四十丈宽,对面半里外的敌军大营营门一清二楚,甚至连营前值守、巡逻队伍都清晰可见。
渡口仅有小渔船三只,木筏虽有几十个,但不足以供大军渡河,况且敌军近在眼前,也难以强行渡河。
见此情况,刘安随即召集诸将议事。
“首领,不久前对面敌军送来一份信。”一营统兵官严凯将一张折起来的纸送到刘安面前。
刘安打开一看,纸上寥寥数句话:“大胆贼寇,敢犯岳州,就此退去,便不追究。一意孤行,砍尔狗头!”
“首领,信上说什么?不会是求饶吧?”有将官问道。
刘安把信递给一旁将官,笑道:“人家要我们回湘阴,不然就砍我们的头。”
那将官道:“他想的美!我倒要看看,是他砍我的头,还是我砍他的头!”
等众将官看完,刘安问:“从这封信里,你们看出什么了?”
“就是威胁,好像也没什么。”仅有一人回话,其他人似乎没想到什么。
刘安将手里的信举起,高声道:“我看他信心不足,并不敢跟我们交手,甚至还想急着退走。”
“你们想想,我们遇见的官军将官,哪个不想打仗升官?而这余德却劝我们退回湘阴,并不想跟我们打。军功就在眼前,不想打的唯一原因,就是他知道打不过。”
“明知道打不过,却又守在河对岸,这是为什么?”
“他不能不守。”一将抢道。
刘安点头,“不妨再想想,他为什么不能不守?”
“应该当官的逼他的。”另有人道。
“好。如果他是被岳州大官逼迫,不得不出城来莲花山,那我们渡河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刘安随即抛出问题。
众将沉思,无人贸然开口。
于是刘安道:“我们渡河,对方有三种选择,一是直接退走,二是阻止我们渡河,三是摆开阵型等我们过河,而后一举歼灭。”
“三种选择,体现三种实力。第一种是对方实力明显比较弱,明知不管怎么打都打不过,索性直接退走。”
“第二种,双方实力相当,有一战之力,但没有必胜的把握,只求守住防线,不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