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蒋介石命造分析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忽视杭州湾北岸防务是重大的战略错误。后来蒋介石总结说:";由大场撤退至苏州河南岸以后,易朱绍良,以张发奎为指挥官,使金山卫、乍浦一带,负责无人,而且不注重侧背之重要,只注意浦东之兵力不足,调金山大部移防浦东,乃使敌军乘虚直入,此余战略最大之失败也。";

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必须既善于组织进攻,又善于组织撤退。蒋介石下令在苏州河南岸撤退后,中国军队争相夺路,秩序混乱,作战能力丧失殆尽。郭汝瑰说:";淞沪战役我始终在第一线,深知三个月硬顶硬拼,伤亡虽大,士气并不低落,战斗纪律良好,只要撤下来稍事整理补充,即可再战。唯有大溃退,数日之间精锐丧尽,军纪荡然。如在敌攻占大场时,就有计划地撤退,必不致数十万大军一溃千里。";11月11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南市,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据日方统计,至11月8日止,日军在上海战场阵亡9115名,负伤31257名,合计40672名。但是,中国方面损失更大。据何应钦11月5日报告,淞沪战场中国军队死伤187200人,约为日军的4倍半。更加严重的是,溃退后的军队虽然仍有庞大数量,但缺乏武器、弹药、粮食,士气低落,丧失斗志,不经整顿,已经很难再次投入战斗了。

南京沦陷

南京:守乎?弃乎?

日军攻占上海后,军方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军队已经非常疲劳,必须休整,一种意见认为,军队虽然疲劳,但仍应攻占南京。11月7日,日军编组华中方面军,以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规定以苏州、嘉兴连结线为";统制线";,在此以东作战。但是,第二天,日军就兵分两路。一路以上海派遣军为主力,沿沪宁铁路线西进,一路以第十军和国崎支队为主力,沿太湖南岸向湖州集结。13日,日军一部在常熟白茆口登陆,声势更盛。15日,第十军幕僚会议认为,中国军队已处于溃散状态,如果把握战机,断然实施追击,二十天即可占领南京。华中方面军赞同占领南京的意见,认为";现在敌军的抵抗,各阵地均极微弱";,如不继续进攻,";不仅错失战机,且令敌军恢复其士气,造成重整其军备的结果,恐难于彻底挫折其战斗意志";。

日军自太湖南北同时西进,威胁南京。11月13日,蒋介石决计迁都,长期抗战,粉碎日寇迫订城下之盟的妄念。日记云:";抗倭最后地区与基本线在粤汉、平汉两路以西。";";抗倭之最大困难,当在最后五分钟。";";决心迁都于重庆。";但是,南京是战是守,意见不一。高级将领中普遍反对";固守";。有人明确表示,不应在南京作没有";军略价值之牺牲";,白崇禧主张改取游击战,刘斐主张适当抵抗之后主动撤退,只作象征性防守。蒋介石一时也拿不定主意。11月17日,他曾经考虑过请美、德两国出面调停,也曾考虑请英美促进苏联参战,在南京固守或放弃之间";踌躇再四";。不过,蒋介石和唐生智都认为,南京为首都所在,总理陵墓所在,不可不作重大牺牲。蒋并表示,愿自负死守之责。将领们认为统帅不宜守城,时在病中的唐生智遂自动请缨。19日,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负责守卫南京,时间为三个月至一年。不过,蒋介石也确知南京难守。11月26日,蒋介石拜谒中山陵及将士公墓,叹惜道:";南京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无以为怀矣。";这正是蒋内心矛盾的表现。

淞沪之战打响后,主和之议一直未歇。9月8日,蒋介石日记云:";主和意见派应竭力制止。";";时至今日,只有抗战到底之一法。";次日日记云:";除牺牲到底外,再无他路。主和之见,书生误国之尤者,此时尚能议和乎!";及至淞沪战败,主和之议再盛。居正原来坚决反对和议,力主逮捕胡适,此时转而力主向日方求和,并称:";如无人敢签字,彼愿为之!";11月30日,蒋介石处理南京战守事毕,慨叹道:";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高级将领皆多落魄望和,投机取巧者更甚。若辈毫无革命精神,究不知其昔时倡言抗战如斯之易为何所据也。";

为了守卫南京,中国统帅部的第三期作战计划规定:京沪线方面,以最小限之兵力,利用既设工事,节节抵抗,同时抽调兵力,以一部转入沪杭线,抵御向太湖南岸进军的日军,一部增强南京防御能力。计划称,在后续援军到达时,将以皖南的广德为中心,与敌决战,在钱塘江附近歼灭日军。当时,中国军队已退至第一道国防线……吴福线,但是,这道被誉为中国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程却";无图可按,无钥开门,无人指示";。19日,日军进占苏州。俗话云:";兵败如山倒。";吴福线不守,中国军队主力继续向锡澄线及太湖西南的安吉(浙江)、宁国(安徽)等地溃退,蒋介石原来以为";有良好地形,坚固阵地,可资扼守";的锡澄线同样没有发挥作用。11月20日,蒋介石调集第二十三集团军川军刘湘部五个师、两个独立旅,由四川赶到皖南广德、浙西北的泗安、长兴一线。不过,川军作战能力很低,纪律很坏,";闻敌即走";,并未发挥多大作用。11月23日,蒋介石到常州,召集前方将领训话,局势也并无改变。11月25日,无锡失守。26日,位于太湖南岸的吴兴失陷。蒋介石得悉锡澄线守军撤退秩序不良,日记云:";不分步骤,全线尽撤,亦未得呈报,痛心盍极!";29日,日军侵占宜兴。30日,日军攻陷广德,从东南、西南两个方面对南京形成包围之势。12月1日,江防要塞江阴失守。同日,日方下达";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应与海军联合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皇命,日军分三路进攻南京

蒋介石反对与日本议和,但不反对国际调停。早在日军金山卫登陆之际,德国大使陶德曼即受日方委托,向蒋转达日方媾和条件,";防共协定为主";,蒋介石";严词拒绝之";。24日,蒋介石曾经寄以希望的《九国公约》会议闭会,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性成果。12月2日,蒋介石为行";缓兵计";,再次会见陶德曼,表示愿以日方所提条件为谈判基础,但要求先停战后谈判。6日,蒋介石得悉句容危急,决定离开南京,他在日记";雪耻";条下写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年组织,三年准备。";7日,蒋介石飞离南京。日记云:";人民受战祸之痛苦,使之流离失所,生死莫卜,而军队又不肯稍加体恤爱护,惨目伤心,无逾于此。";又写道:";对倭政策,惟有抗战到底,此外并无其他办法。";到庐山后,蒋介石即研究、制订全国总动员计划,准备在";全国被敌占领";的最坏情况下仍然坚持奋斗。他勉励自己:";宁为战败而亡,毋为降敌而存。";

南京的防御工事分";外围阵地";与以城墙为主要依托的";复廓阵地";两种。12月5日,日军进攻";外围阵地";。8日,汤山失守,唐生智下令中国军队进入";复廓阵地";。9日,日军逼近南京城墙,两军在光华门、雨花台、紫金山、中山门等处激战,光华门几度被突破。松井石根限令唐生智在10日午前交出南京城,遭到唐的坚决拒绝。12月11日,松井石根下令总攻。

淞沪战后,中国军队消耗过大,蒋介石百方拼凑,守城兵力仅得12个师,约12万人,而且士气极端低落,其中新补士兵约3万人,未受训练,匆促上阵,官兵间尚不相识。这种情况,本已不能再用守卫战、阵地战一类的作战形式。蒋介石之所以坚守南京,一是如上述,南京轻易失守,攸关体面;二是对苏联出兵有所期待。

当时在国际列强中,苏联是唯一表示愿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8月21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久议未决的互不侵犯条约,苏方允诺中国可不以现款购买苏联军火。9月1日,蒋介石就在国防最高会议上预言,苏联终将加入对日战争。28日,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奉召返国,曾和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谈及苏联参战的必要条件。10月22日,蒋致电时在莫斯科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杨杰,询问如《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失败,中国决心军事抵抗到底,苏俄是否有参战之决心与其日期。11月10日,伏罗希洛夫在宴别中国代表张冲时,要张归国转告:在中国抗战到达生死关头时,苏俄当出兵,决不坐视。30日,蒋介石致电伏罗希洛夫及斯大林表示感谢,电称:";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后、最大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待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甚望先生当机立断,仗义兴师。";当时,蒋介石将苏联出兵看成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12月5日,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回电称,必须在《九国公约》签字国或其中大部分国家同意";共同应付日本侵略时";,苏联才可以出兵,同时还必须经过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该会议将在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后举行。此电与杨杰、张冲的报告不同,蒋介石内心感到,苏俄";出兵已绝望";,但他仍然再次致电斯大林,表示";尚望贵国苏维埃能予中国以实力援助";。不仅如此,他还继续以之鼓舞身边的高级将领,声称";俟之两个月,必有变动";。12月6日,蒋致电李宗仁、阎锡山称:";南京决守城抗战,图挽战局。一月以后,国际形势必大变,中国必可转危为安。";这里所说的";国际形势必大变";,仍指苏联出兵。12月11日,蒋已经指示唐生智等,";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但第二天却又改变主意,致电唐生智等称:";经此激战后,若敌不敢猛攻,则只要我城中无恙,我军仍以在京持久坚守为要。当不惜任何牺牲,以提高我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亦惟我革命转败为胜唯一之枢纽。";蒋指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层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而我野战军亦可如期来应,不患敌军之合围矣!";不难看出,蒋所说所的";内外形势必一大变";的";外";,仍然包含苏联出兵在内。";苏俄无望而又不能绝望";,这正是蒋介石当时的无奈心理。

苏联与中国同受日本侵略威胁,因此,支持中国抗战,但是,苏联更担心德国入侵,日苏之间的矛盾又尚未发展到必须干戈相见地步,苏联自然不可能轻易在远东有所动作。

12月12日,日军继续猛攻,中华门、中山门、雨花门、光华门等多处城门被突破,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决定大部突围,一部渡江撤退。但是,由于情况混乱,撤退命令无法正常下达。除少数部队突围外,大部分军队拥至长江边,形成极度混乱的局面。挹江门外,";被踏死者堆积如山";。";仅有之少数船舶,至此人人争渡,任意鸣枪。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队以枪击毁,沉没者有之,装运过重沉没者亦有之。";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在淞沪战败之后,南京失陷有其必然性,但是,突围与撤退时的严重混乱及其损失仍然是可以避免的。

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坚持抗战国策

首都失陷,常常和国家沦亡相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一时间,日军骄横气焰达于极点,中国政府、中国军队、蒋介石个人都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怎么办?中国的路应该怎样走下去?

12月15日,蒋介石召集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当时的情况是:";主和主战,意见杂出,而主和者尤多。";汪精卫本来对抗战就信心不足,这时更加缺乏信心。次日,他向蒋介石提出,";想以第三者出而组织掩护";。显然,汪企图抛弃抗战国策,在国民政府之外另树一帜。孔祥熙这时也从";倾向和议";发展为";主和至力";。18日,蒋介石日记云:";近日各方人士与重要同志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一词。";当时,陶德曼的调停还在继续,蒋介石担心日方有可能提出比较";和缓";的条件,诱使中国内部发生争执与动摇。26日,蒋介石得悉日方提出的新议和条件,发现较前";苛刻";,认为";我国无从考虑,亦无从接受";,内部不致纠纷,心头为之一安,决心";置之不理";。2月7日,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常务会议讨论,主和意见仍占多数,于右任等甚至当面批评蒋介石";优柔而非英明";。会上,蒋介石坚持拒和。28日,蒋与汪精卫、孔祥熙、张群谈话,声称";国民党革命精神与三*义,只有为中国求自由与平等,而不能降服于敌,订立各种不堪忍受之条件,以增加我国家、民族永远之束缚。";次日,再与于右任、居正谈话,表示";抗战方针,不可变更。此种大难大节所关,必须以主义与本党立场为前提也。";蒋介石认为,与日本议和,外战可停,而内战必起,国家定将出现大乱局面。次日日记云:";今日最危之点在停战言和。";1938年1月2日,蒋介石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他最终决定,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

从8月13日至12月13日,蒋介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指挥抗战四个月,战略、战术呆板,对国际力量共同制裁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待,未能及时组织战略撤退,造成中国军队空前巨大的损失,但是,淞沪、南京之战显示了中国军队、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和在短时期内速胜的美梦。此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广大战场上就愈陷愈深,终致不能自拔。

从战争学习战争。淞沪和南京之战期间,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必须懂得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不能在局部地区拼消耗;必须懂得运用阵地战、守卫战以外的其他作战形式。9月16日,蒋介石日记云:";上海之得失不关最后之成败,不必拘泥于此也。";11月7日,日记再云:";此时各战区以发动游击战争,使敌所占领各地不能安定,且分散其兵力,使之防不胜防也。";12月1日日记云:";战败敌军制服倭寇之道,今日除在时间上作长期抗战,以消耗敌力;在空间上谋国际之干涉,与使敌军在广大区域驻多数兵力,使之欲罢不能,进退维谷,方能制敌之死命,贯彻我基本主张,此旨万不可稍有动摇。";同月16日,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诚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