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老王平素对姜夔不怎么感冒,这里说只爱姜夔词中二语,这不是没有来由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这两句的确写得不错,语言浅近,意境深邃,正是老王喜好的类型;其二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一句刚好道出了他的心境。

姜夔词颇似其人,自有一种幽冷孤傲之态。老王生于封建王朝末世,颇不喜当时世人,兼之才学出众,他内心的自怜自叹落寞孤独,和这两句的意境极为契合,也难怪不喜欢白石词的他独推此句。

姜夔这首词所怀的是他二十多岁在合肥时在合肥遇见的一名女子。上阙首句〃分明又向华胥见〃点题〃感梦而作〃。华胥,《列子o黄帝》云:〃(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后用华胥代指梦境。燕燕和莺莺是指往日的爱侣,苏轼有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用〃燕燕莺莺〃称呼,更是充满了一种疼惜和怜爱之情。这里〃燕燕莺莺〃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燕燕轻盈,莺莺娇软〃看似写景,而实则写人。诗人眼中的她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写来如在眼前,用典妙绝而全无雕琢痕迹,细细品之可知用笔之妙。〃夜长争得薄情知?〃〃争得〃就是〃怎得〃。在梦中佳人嗔怪道,薄情人呵,你如何知道我在这漫漫长夜中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呢?〃春初早被相思染〃, 姜郎你可知否,料峭的初春,早已被这无尽的相思染透。一个〃染〃字用得极为精妙。此情此景,早已交融一体,如风中笑、雨中泪,早已分不清道不尽。

下阙以〃别后书辞,别时针线〃起笔,别后的书信常阅常新,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袍余香宛在,佳人深情正蕴结其中。〃离魂暗逐郎行远〃此句极佳,相思苦楚无极,伊人芳魂也随书信衣物系于诗人身畔,随诗人远行万里。〃离魂〃之句,典自唐传奇《离魂记》,记中倩娘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用典恰如其分,不露一丝痕迹。末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写得动人之极。诗人遥想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淮南路远,千山寂寂,一缕芳魂就这样在清冷的月光中孤独归去,无人照管。诗人把那一种对爱人想欲疼惜爱怜却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苦写得极为深切,感人至深。此句恰如其分的融合了杜甫《咏怀古迹》中〃环佩空归月下魂〃句意,其意境亦不在杜诗之下。淮南依旧路途遥遥,只是那千年后的月光是否依旧如昨?

这首词乃感梦之作,意境空灵悠远,下阙读来尤见幽邃清冷。词以梦见情人开头,以情人芳魂归去结尾,想象独特,构思巧妙,用典自然不露痕迹,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大部分都描述情人,却无处不体现出作者自己对她的一番深情。

老王所喜爱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的意境,当是将自己比作那位痴心系于情郎的佳人。王国维一心想要恢复积弱不振的大清王朝,然而清王朝早已既不得人心,又不得大势,与他同道者寥寥无几。他所体会到就是那种痴心不改而孤独前行之中深深的痛苦和无奈。老王就是这样性子过于耿直,不肯转弯妥协,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人间词话之十四

【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一语以评之,曰:〃映梦窗,凌乱碧。〃玉田之词,亦得取其词中之一语以评之,曰:〃玉老田荒。〃】

张炎(1248…约1321),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先世凤翔府成纪人,居于临安。其词清雅疏朗,有类白石词,因著有《山中白云词》,故与姜白石并称〃双白〃。其词论对后世影响甚大。

〃映梦窗,凌乱碧〃一句出自吴文英的《秋思》。

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吴文英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 映梦窗,凌乱碧。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 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欢谢客、犹未识。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玉老田荒〃出自张炎的《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张炎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犹梦到、断红流处。

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终不似、旧时鹦鹉。

老王又来批判吴文英了,姑且看之。直接用人家词中的句子来评论其词,老王看来显然是姑苏慕容家的高手,很是懂得〃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道理。

把吴文英放在当代,应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吴文英在80年代,他也许会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意境迷离,感情深挚;在90年代,可能会是电影导演,他的电影应该是情绪昂扬,意象纷呈;在如果他到了现在呢,说不好,貌似现在的艺术家们似乎大多不是用笔创作的,估计不太善于粘贴复制、也不会写所谓〃梨花体〃的梦窗同学应该会被咱们的时代埋没了吧。

当然了,这些纯属玩笑话。看书久了,不妨调剂一下。按照老王的说法,吴词几无可看,但其实他的词是不应该被埋没的,因为千古词坛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老王说吴文英的词〃映梦窗,凌乱碧〃。的确,吴词很像一幅抽象画作,思绪跳跃性极大,让人不免有凌乱迷离之感。有人识货有人不识货,梵高当年也有很多画都被扔进垃圾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吴词真是如前面所说,爱者极爱,恶者极恶。

人的思想并不是常常都能接受新事物的,尤其是当一些事情已经成为〃常识〃之后,突然冒出来一个另类,大部分人的心里都会犯嘀咕。像老王这样恪守传统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他又怎么可能会喜欢这样出格的写法呢?其实,心要放平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就是内心能真实的感触摸到这个世界的脉搏。能比得上王老先生学问和成就的寥寥无几,加上自幼家教甚严,他有些不合群乃至孤僻固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心中的世界无法维系平衡而骤然崩塌的时候,也许就只能采取最极端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理解和不满了。《四库》中说:〃词家之有文英,犹如诗家之有李商隐。〃这话相当中肯。李商隐的诗也写得晦涩迷离,只是律诗的体裁比词稍稍多了一份端庄。但是为什么不见有人批判李的写法而这么多人针对吴文英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文学批判是带有时代的色彩的。唐代诗风自由,即使李贺李商隐别树一帜,但只要写得好就有人喜欢,有人喝彩。而宋代理学盛行,礼教束缚比起唐代来更是要繁复得多,明清的约束更是数倍于宋。在这样的情形下,不难理解为什么南宋以及宋之后的词评家们为什么会对与传统有别的写法大加鞭挞了。人的思维成了定式,必然会阻碍新事物的诞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可以这么说,老王的这些个看法,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这种保守思潮的影响。

再来看看张炎。

厚道一点说,张炎的词其实是不错的。但这个不错是狭义的。说他的词不错,只能是说在某一段时期来说是佼佼者。放在整个宋代词坛来看,他的词显然与那些词坛大家有层次上的差距。事实上,即使与姜夔并称〃双白〃,他的词还是比白石词要逊色一些。

老王用〃玉老田荒〃来形容他的词。如果用书法来作比喻,就是笔法显得有些〃枯〃,其意不够丰腴,其境不够开阔。张炎一生凄凉,宋亡时祖父被元兵所杀,家产被抄。晚年更是穷困潦倒,一度曾摆设卜肆谋生。一代才子,到最后沦落到摆地摊为生的地步,写起词来也未免会显得凄凉愁苦,意境也不够开阔了。当然,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和人的性格有关联。曹雪芹和张炎经历有些类似,早年被抄家,晚年也极为贫苦,连最疼爱的小儿子也夭折,但他写出来的《红楼梦》却堪称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扛鼎之作。脱离了对个人命运的自怨自艾,雪芹先生下笔自然就会比张炎更加深刻和浑厚。

人间词话之十五

【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