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美梦时代冯可欣原型 > 第865部分(第1页)

第865部分(第1页)

而且可不仅仅是价格便宜了10%,在性能上面,DreamSnow有DreamStars80%的性能,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连DreamStars40%的性能都达不到,这样直接对面厮杀之下,一下子就能把它们的市场份额给抢过来!

至于萧奇最重视的内地市场,国内的售价萧奇更干脆就不按照美元换算打八折了,他决定学习一下雷布斯同学,干净利落的把16GB的售价定在1999,32GB的售价定在2399。

想当初,在2011年的8月,小米手机以1999发布的时候,可是震撼了全华国的啊!

那时的IPHONE都到了3GS的时代,三星的GalaxyS和NOTE系列都已经出来了,HTC也正是在国外征战不休的时候,小米的1999都能达到如此的轰动,造成了一机难求的局面,更别说萧奇在2009年的时候发布了!

想必到了那个时候,痛恨萧奇的绝对不仅仅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有那些全世界的一二流的手机厂商们!

他们依照现在的仙女和IPHONE手机、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手机为标准,无论配置的好坏,这售卖价格起码也得2500以上起呐!

萧奇用如此高的性能,却直接下探价格到2000区间,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就算为此,萧奇的利润率从60%上下,下滑到了50%上下,萧奇也没有一丁点的后悔。

好好的想一想吧,你卖1部DreamStars的同时,却能卖掉2部DreamSnow,这还能用简单的利润率来计算吗?

如果连DreamSnow都不能冲量飞奔的话,萧奇还真的是白白转世重生一次了!

至于他们那些人的痛恨……黄大师不是有句名言吗?

不招人嫉是庸才啊!(未完待续……)

PS:元旦假期,秀才还是很努力的,诸位兄弟玩耍之余,也请多多月票和订阅支持哦!

第一九三五章 权衡之术

按照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则,DreamPad2是在今年6月25号发售的,DreamSnow在明年2月发售,时间间隔8个月刚刚好。

而再过8个月,也就是明年的10月,DreamStars2也该推出,接下来是DreamPad3……

如此的循环推陈出新,加上提前几个月就会打响的广告宣传,会让顾客们觉得,仙女公司似乎随时随地都在推出新产品,保持足够的吸引力和新鲜,这是一个公司活力的来源。

相对来说,DreamSnow是产品之中最为费神的一个。

饶是它和DreamStars有50%的相似度,有DreamStars80%的性能,但毕竟是一款新的手机,型号、大小、性能等等,各种零部件的模具什么的都需要量身定制。

还有工人的培训,厂房的建设、生产设备的购买、调试,因为是新产品、新生产线,磨合度同样需要时间。

就算DreamSnow还没有最终经过完美测试,但成品组装的厂房的选地、修建,设备的订购和调试却不能不提前。

因此,萧奇在现在的8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本来萧奇有打算过,DreamSnow应该和DreamStars一样,分成两个地方来组装组装,一个地方大概7000万部的年组装量。

可现在萧旭成了蓉城市的施展,为了给老爹增加政绩,萧奇自然就不会再把工厂往外搬,而是全部一年1亿4000的组装量都放在蓉城。

况且张展昭也专门请萧奇过去了一趟,跟他说了事儿。

蜀川在512受到的打击太大了。超过200万的人流离失所,许多现在还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和安置板房里面,如果在这个时候,萧奇能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这些破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张展昭来到蜀川后。对萧奇的态度一向很好,客气又支持,所以萧奇也必须给他一个面子。

不过很显然的,一年1亿4000万部的组装单子,是不可能全给郭董一个人的,即使是工厂不分在两个地方,也必须由不同的公司来承担代工业务,这样才有竞争和你追我赶的气氛,也更有利于萧奇的控制。

要不是最初实力不够。萧奇连DreamPad的订单都会分成两部分,可就算是实力不够,萧奇也把DreamPad的七彩版本和限量版放在了仙女工厂生产,如此也算分成了两部分。

这一点权衡之术,和萧奇与郭泰明的交情无关,换句话说,如果想要长期的合作下去,那么这种分开生产的权衡之术。却是必须的。——就如同萧奇对待供应商的态度一样,同一个零部件必须要有几个供应商分担。是同样的道理。

7月份从香港回来之前,萧奇就把消息给透露了出去,说自己要找一个大型的手机代工厂,一下子引起了许多国内外代工厂的窥伺。

代工厂行业,其实一直是被宝岛的商人把控的,无论是富士康、和硕、英伟达、仁宝、广达……等等。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陆续续开始了代工生涯,拥有强大的实力,也几乎垄断了世界上所有电子产品、消费产品的生产。

可是,由于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仅仅是靠密集劳动力来组装加工。干的都是力气活儿,处于整个利益链条的最底层,所以代工厂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

为了赚钱,这些代工厂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压低工人的薪水、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待遇。

一个两个的工人,可以压榨得不多,但如果工人数目到了几万几十万的时候,哪怕一个月从每个工人身上再压榨出100块钱,一个月也是几千万,一年也是几亿的利润。

对于这种积少成多的微薄利润,近代有个很好的形容——血汗钱。

是的。

宝岛的代工厂都是靠着血汗钱赚钱成功的,所以到了2012以后,华国的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争取权益的思想增强,这些代工厂就渐渐在华国开始没落,从而把工厂转向人力成本更便宜、更能压榨血汗钱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等国家。

前世,代工厂的轨迹大概是这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