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周起家的地区在关中,它统合北齐后所建构的政权模式,同样秉承了秦汉的基础,继承北周的隋唐所选择的全国性布局,也就延续了这个体系。”
“在政治传承之外,地理因素是唐朝地缘政治中对传统的具体实现。即谁控制关中,谁就能控制中原;谁控制中原,谁就能控制中华帝国。”
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古人的认同。
“由此可见,关中本位对于大唐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萧盼盼感叹道,“而想要保证关中本位的繁荣和安定,丝绸之路是离不开的重要一环。”
随着萧盼盼的话音落下,光幕里展现出了大唐,吐蕃,还有吐谷浑在地图中的位置。
“被太宗皇帝平定下来的吐谷浑一直都是丝绸之路侧翼的屏障,是大唐和吐蕃间的重要缓冲。”
“在贞观年间,吐蕃就打过吐谷浑的主意,但很显然,太宗皇帝明白这里的战略意义,于是他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揍了他们一顿。”
“之后,松赞干布退兵告罪。”萧盼盼停顿了片刻,“接下来是关键,太宗皇帝是在西北稳定之后,才出兵去揍高句丽的。”
“但李治,这位大唐的皇帝却为了证明自己能达到父亲的高度,把战略重心彻底放到了高句丽的身上。”
“当吐蕃以民间渗透的方式,势如破竹的攻入青海湖的时候,吐谷浑也立刻向大唐朝廷发来了求援。可李治的回答是,不救。他要把精力放在灭高句丽上。”
萧盼盼摊手,“高句丽的地缘位置重要吗?重要,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高句丽已经不是首要威胁了。先别说它已经被打残了,就算它鼎盛时,也只有自保能力而已。但吐蕃的危机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吐蕃灭吐谷浑带来的后果,将会是彻底冲击大唐关中本位的核心政策。”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治作为大唐皇帝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是典型的不顾全局,因小失大的历史性败笔。而且李治对此却毫无察觉,欢乐的沉浸在群臣称颂所带来的飘飘然中。”
“等吐蕃占领吐谷浑两年后,李治讨伐吐蕃的兵才出现,但这时已经晚了。”
萧盼盼无奈的说道,“之前提过,吐蕃是以民间渗透的方式攻入吐谷浑的,所以他们在当地是能很快站稳脚跟的。而大非川之战失败的另一个深层原因就在于,吐蕃在当地的根基已经坚固。”
“时机过了,就没了。”
喜欢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