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直希望将族内优秀女子嫁给宋真,哪怕是当小妾也好啊。
。。。。。。
九月十五,汾州宋氏来人,他们是过来汇报家族产业的盈利情况。
“族长,上一年,宋酒营业额为三千六百七十一万贯,支出一千一百五十三万贯,共盈利二千五百万贯。”
宋真接过宋义递过来的财报,他仔细的阅读。
“为什么广告支出这么少?不是让你们出大价钱与全国各地的酒楼合作吗?”
“这是三长老的决议,他认为如今宋酒的知名度已经够高了。”
宋真摇摇头:“不能这么想,酒楼又不是只看你的名气,关键要看你的诚意。可以适当让利,薄利多销,挤压其他酒商的利润。”
大唐的酒虽然是官方酿造的,不过也有类似“宋酒”这样的外包,特批造酒卖酒的专业户,大部分都是贵族承包。
这些家族又被叫做“酤户”。
“三长老说,万一将其他酒商逼急了,可能会对族长的仕途有影响。”
宋真笑了:“有什么影响?决定我仕途上限的,又不是他们,而是天皇陛下。”
宋义低头应道:“我知道了,族长。”
宋真补充一句:“还有,如果有闲钱,让他们将各地酒楼都买下来作为宋氏酒行。”
反正《唐律疏议》里面又没有反垄断法,我就是要垄断,怎么样?
汾州宋氏的酒业百分之十的利润,都是要给宋真的,这是他的个人分红。
分红比例其实已经很低了,按道理应该五五开的。
毕竟汾州宋氏的酒厂是宋真投资的,酿酒资格证也是宋真帮忙办下来的。
还有最初的市场,大唐第一青楼平康坊和会春坊,也是宋真去谈的。
甚至发展计划都是宋真拟定的。
只要汾州宋氏按部就班的去做,他们就能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在高宗时期,唐朝尚未开始征收酒税,这是一个钻了法律漏洞的暴利行业。
《新唐书》记载,从唐代宗开始设置榷酒税,“定天下酤户,以月收税。”
不过这时候,开始实施宋真拟定的新商税法,凡是贸易行为,皆收取百钱三十。也类似于酒税了。
但是,汾州宋氏在宋真的指导下,又合理的钻了法律漏洞。
他们卖给酒楼的酒价格并不算高,但是建议零售价就升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例如“承恩”宋酒,进货价是十贯一坛,零售价则是涨到五十贯一坛。
关键是那群人傻钱多的土豪又买单,属于是人气产品,酒楼赚得飞起。
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利润率,酒楼老板通常都会逢年过节上门送点红包,这部分钱属于赠予,是不计税的。
大家都这么有诚意,如果你不表示表示,第二年就别想买到宋酒了。
换算下来,大概一坛酒能卖二十贯,成本只有五贯。
这么做是为了宋氏酒行的推行,到时候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赚的钱不可估量。
五十贯喝一坛酒,听起来就特么的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