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乱明喻心 > 第67部分(第2页)

第67部分(第2页)

隔河岩货栈已经名不副实,随着面积不断扩大、建筑不断增多、功能日趋繁杂,这里几乎成了土司地区的管理中心。老百姓称之为“典史城”,不过这个城既无城墙,也无衙门,只有一个议事厅,每日,一条条命令从议事厅发出,对千年不变的土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日,议事厅里吵嚷无比,十多人手里拿着一叠公文,在那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里面赫然还有林德海、秦邦定和程启丹(大猫耳)等人。

大猫耳嘴碎,早就在那里神神秘秘的传播着小道消息:“嘿嘿,张先生、李秀才,还有新来的朱先生啊互不服气,比着给典史出谋划策咧,你们看……”

程启丹翻开手头的公文,指着说:“《邦泰改制细则》由三份札子组成咧,《邦泰革新札子》就是张先生写的,《疏经通脉札子》就是李秀才写的,至于《立规建制札子》,听说就是朱先生提出来的,嘿,这三人啊,就是典史的诸葛亮……”

周围的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附和。

只有那秦邦定一直紧盯着公文,默不作声,这是他的习惯,寡言少语,但言必有物。

忽闻一阵脚步声,郭铭彦推门而进,笑道:“各位早。”

清江附近的所有事务由郭铭彦总揽,威权日盛,众人不敢懈怠,纷纷站立,躬身道:“郭大总管早。”

“坐下、坐下,都是兄弟,客气什么,随意点。”郭铭彦双手下按,笑容满面。

郭铭彦在正中的椅子上坐下,说道:“按照典史的安排,邦泰将有大变动,至于怎么变,还需要听听大伙的意见。这三个札子都看过了吧?”

程启丹的口闭不上,郭铭彦话音刚落,就说道:“当然都看过了,怎么变涉及到职位变动和拿多少钱,咋不会逐字逐句的琢磨?”

程启丹的话直白,也让大伙笑声一片。

郭铭彦笑道:“启丹兄弟说的对,这涉及到大伙的切身利益,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不提的话以后可能就要后悔!”

程启丹迫不及待,说道“那我就提啦……细则说要成立一个土司部,专门处理土司的纷争和收取税收,那隔河岩货栈岂不是就成了土司部的下属?我认为这样不妥,现在根本就找不到人来管理土司!”

“哪能找不到人咧?典史那里人才济济,怎么会缺人?咱们真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这么改,郭大总管的权力不就变小了?”

郭铭彦听了,正色道:“这等言语就不要提了,还没开始,就在考虑自己的小九九,忘记典史的吩咐了?”

……

争论声此起彼伏,最终形成了一条条意见,往枝江送去。

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 立规建制

当初,林纯鸿几乎同时接到三份札子,大喜,立即将三人召集起来起草《邦泰改制细则》,然后分发给各地,令其提出修改意见。当意见汇总至枝江,林纯鸿又将核心层召集到枝江,进一步讨论。这一忙就到了九月,《邦泰改制细则》正式下发,各种调整接踵而来,邦泰集团迎来了最大的震动。

邦泰集团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朝廷,将经营功能剥离,成立了中书府、都督府和监察府三大机构,分别处理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事务。但由于人才缺乏和规模太小,很多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重合,暂时尚未分开,按照中书府令张道涵的说法就是因时而异。张道涵成功的把持了中书府,而朱之瑜主管科教司,成为他的下属,这点让他自得不已。

此外,林纯鸿还成立了阁幕属,由张道涵、朱之瑜、李崇德、李承宗、张兆、周望、郭铭彦等七人组成,所有重大事务由阁幕属拟定方案,林纯鸿决策通过,方由各部门执行。邦泰的人俗称为七大属员,他们权力极大,可谓邦泰集团的核心。

当然,各个机构对外宣称为邦泰商号的管理机构,以避免引起外人的疑虑。但这逃不过有心人的注意,林纯鸿建制的消息不到半月,便顺着长江而下,迅速抵达瞿式耜和唐阶泰的案头。

唐禧的汇报让唐阶泰惊叹不已:难怪这小子把邱振涛扔在一边不管,原来是有恃无恐!

唐阶泰忍不住对唐禧道:“嘿嘿,连中书府和都督府都给这小子弄出来了,蚍蜉撼大树,此乃败亡之道!”

唐禧皱着眉头道:“回老爷,小的亲眼目睹林纯鸿在枝江一县招募了上万弓兵,择其精壮五千余名,每日勤练不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夷陵州的一些土司也俯首听命,小的估计,只要林纯鸿愿意,瞬间组建两万人的大军易如反掌!最要命的是,以他的财力养这两万人也不成问题,当时,他可是几乎将荆州的现银收刮一空!上百万两银两啊!”

唐阶泰疑惑道:“这小子名声不显啊?居然弄出这么大的阵势?你看看,中书府分为财务司、安防司、科教司……还分两个地方机构枝江部和土司部,这简直就是另立了一个朝廷嘛!”

唐禧侍立一旁,低着头,静静的等待唐阶泰的吩咐。

唐阶泰在书房里转来转去,不停地思索着。荆州知府负有监管之责,都没有管林纯鸿,况且东林悍将瞿式耜也和林纯鸿穿一条裤子,招惹林纯鸿的后果值得三思。

要不就卖个人情给林纯鸿?

林纯鸿即便是谋反,与唐阶泰也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一旦林纯鸿身居高位与或真的称孤道寡,自己这个人情可就相当值钱了!

趋利避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