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娓娓道来的出处 > 第17部分(第3页)

第17部分(第3页)

小  玮:张老师丈夫瞿弦和老师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他今天本

来要来的。

张筠英:他们团里今天召开紧急安全会议,所以不能参加,我代他

向大家问好!(掌声)

小  玮:访谈完毕,谢谢老师!(掌声,笑声)

我的口误、忘词、激动、紧张、用词不当反而使现场掌声阵阵、笑声连连、群情激动,硕大的音乐厅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个片段成了整场晚会最有吸引力的花絮,台上祖国的花朵和台下祖国的花朵来了一次相当有意思的互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祖国的花朵儿(二)(1)

前篇文章谈到了著名艺术家张筠英老师,如果提到她的丈夫瞿弦和,大家肯定更熟悉。

他的形象总是出现在大型晚会现场和电视屏幕中,或主持、或表演、或做嘉宾。他主持过“同一首歌”、“心连心”、“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等大型文艺活动,主演的话剧《高山巨人》获32届意大利皮兰德娄戏剧节“艺术大奖”。

他的声音经常播放在广播里,朗诵诗词、演播小说、人物配音、表演广播剧。连续两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十大演播艺术家之一。

他不仅在艺术领域造诣颇高,还长期担任行政职务——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

认识瞿老师比张老师还早。我很喜欢古典诗词,还有朗诵艺术,但我反感那种晚会庆典中言辞空洞、感情虚假、故作腔调的喊口号式朗诵或演讲,不仅得不到美的享受反而叫全身起鸡皮疙瘩。我喜欢的是优质声音、真挚情感、自然状态三合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性化诠释,一种现代又传统的艺术形式,轻雅而厚重的艺术境界。国内很多演员都涉足过朗诵,但真正功力精湛的却没有几个,就个人欣赏倾向而言,我认为瞿老师是一位大家。悠悠然绵长的韵味附着在他磁性的声音中,演绎作品以中音平铺,用高音提拔,偶然低音点两墨凸现作品的底色,处理细腻精当,火候拿捏得准确到位。功夫深又作品真,作品真又心地诚,心地诚则表现灵,这份“灵”正是艺术的“向心力”,受众往往听几句就容易入境,都变成了他充沛情感的附着点。

所以,只要遇到瞿老师的朗诵节目,我则是十二分的留意。

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在电视中见瞿老师上一个专题节目,才知道他原来连续两届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听众最喜爱的演播艺术家”,节目性质为十大演播艺术家聚首,从中我又认识了其他九位,也包括他的妻子张筠英。节目中他们不仅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奇闻趣事,还各自展示了独门看家绝活。对我这个声音艺术痴迷者来讲,无疑是饕餮大宴,自然对这些高人崇拜得五体投地。有意思的是,现在他们中的百分之八十都成了我的老师或朋友。我后来举办的一台名为《聆听经典,向往崇高》音乐朗诵会,他们大部分都到会捧场。

上大学到了北京,一个偶然机会,得到瞿弦和老师的手机号码,却一直没有打过。因为他系名人,根本不认识我,没有特别的事情冷不丁地给他拨电话属于骚扰,是不尊重的表现,对方也会挺气愤的。如果硬要没话找话拉拉家常、表示表示崇拜,他肯定是大忙人,不见得有功夫陪我呢!于是,这个号码一直睡在我的通讯录里没有发挥作用。

直到五一节,我们系举行文艺汇演,系里要求我上一个节目,那就来咱最拿手的——朗诵!不过选题报上去,我心里又有隐隐的忧虑,现在的校园文艺丰富多彩,眩目迷离,弹唱、歌舞、话剧、乐器、魔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占优势,况且大学生的欣赏品味日渐提高,审美眼光还比较挑剔。朗诵,能被年轻人认可吗?其实朗诵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它的形象似乎已被损坏,诸多主客观因素作用,朗诵一直被当作宣传说教的工具使用,也难怪众人理解为:朗诵形式陈腐,内容空洞,缺乏互动,是喊口号,是拿腔拿调。

其实,朗诵艺术是文学最直接最畅顺的传输渠道,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我一直相信它魅力是无限的。看样子,这次文艺汇演还必须把朗诵进行到底!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一种新的具有现代意识的能进入年轻人心灵的人性化朗诵,与生活贴近,与音乐结合,与时尚同步。

邀请我们班文娱委员同我搭档,一男一女,一步一步进行着我理想中的设计,但在排练过程中老找不到默契,总欠缺三分感觉。我们都对自己很不满意,又说不出问题在哪,因此自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彩排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祖国的花朵儿(二)(2)

这个时候,我下意识想到了瞿弦和老师,真希望得到他的亲自指教。带着这种想法,我试着拨了瞿老师的电话,当时脑子里全是晚会、晚会、晚会,已经被逼急了,也就没有那么的多顾虑。

“喂,是瞿弦和老师吗?”

“是的,您哪位?”

“您不认识我的,我是您的粉丝。”

“呵呵,我不像那些小年轻,我可没有粉丝喔!”

确定了是他本人,我激动得双手稍稍颤抖地握着手机,声音微弱,语流轻缓,起初真的比较紧张,毕竟第一次同名人交谈。可瞿老师比较平易,态度挺温和,当我做完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一直喜欢他的朗诵后,他显得挺高兴、挺热情,我也慢慢卸除了心理负担,跟他轻松地聊了起来。我谈到学校这次文艺汇演,谈到自己最近的苦恼,并悄悄流露出希望他能点拨一下的暗示,没料到瞿老师豪爽地一语道破:“我可以稍稍辅导辅导你,但我工作太忙了,连续三天电视台都有录像,要不你三天后到煤矿文工团来,我抽点时间。”

大名鼎鼎的艺术家的办公室逼仄、凌乱,摆放了很多奖杯奖牌,挂着一幅幅演出剧照。这间办公室是由一间大办公室隔成的,瞿团长和办公室的其他人只隔着半截玻璃墙。办公室人来人往,说话声、电话声此起彼伏,说实话更像一个自由市场。

他请我坐下,把自己总结的一套舞台表演理念粗略地跟我讲了讲,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办公桌上的电话和手机频繁响起,我们的交谈不时被打断,不光是电话,一会儿,办公室的人来请示什么事;一会儿,有演员来访;一会儿,团里下基层演出的负责人汇报工作……每接完一个电话或接待完一个来人,他总是充满歉意地冲我笑笑:“真对不起,每天都这样。”

我却没有感到任何别扭,心里对他反而越来越尊敬了。作为领导,他应对各项忙碌,处理繁杂事务显得游刃有余;作为艺术家,在忙碌的空隙还挤出时间对我这个无名大学生进行指导,甚至还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面前认真地介绍我。大家都很热情,又是切水果又是递饮料,一位阿姨微笑着问我:“你应该怎么称呼瞿团长呢?看你的年龄比较小……”正当她若有所思的时候,突然被瞿老师抢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