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对着俞浦深这句话,诚恳无比地忏悔了三秒自己那一瞬间居然真希望电影扑街的罪恶想法。
这真的真的不能怪他,只能怪俞浦深迟迟不肯开新坑——《妖闻志异》那不能算,俞浦深连个大纲都没有,完全就是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更新不稳定剧情走向更是连俞浦深自己都说不清楚,纯粹写着调剂消遣的东西。
而张彦说的新坑,是像《迷屋》那样逻辑严密跌宕起伏的长篇故事,不一定要像《迷屋》那样一写就是七八年,但应该是一本正式的认真的“作品”。
对于新作品,粉丝们最想要的当然是《迷屋》相关的题材,比如写写盛仪的故事,或者来个前传讲讲男主齐立群失忆前的经历。俞浦深极为擅长刻画人物,哪怕一个小配角都有血有肉人设丰满,也就给予了粉丝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对人物故事有了更多的期待。
更何况《迷屋》连载了那么多年,一朝完结怅然若失的心情,那像是缺了点什么空空落落的感觉,急需一点慰藉的填补。
并且从出版发售的角度来说,《迷屋》相关题材是最安全最能保证人气的题材,只要俞浦深愿意写,就一定能卖出去。
张彦个人而言,是很希望俞浦深能再开一本与《迷屋》相关联,哪怕只是一个世界观或者一个题材的作品,但俞浦深就是不想再写关于《迷屋》的故事了。
俞浦深本来就不是什么太长情太念旧的人,甚至可以称得上喜新厌旧。一个故事写上七年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的兴趣,而最最让张彦头疼的,就是他短期内还没有找到什么新的兴趣。
没有兴趣就是没有灵感,没有新作品愁得张彦头秃——俞浦深是个作家啊,这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怎么能行。哪怕是个全新的俞浦深从没接触过甚至不知道前景如何的题材也好,有新作品出来张彦才能接着想之后如何营销如何卖出去的问题。
虽然一套《迷屋》都足够俞浦深躺着吃一辈子,张彦有俞浦深编辑的头衔在手,到了哪都是各家抢着要的人才,张彦也还是希望俞浦深能够保持住他的创作热情的。
他永远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跟俞浦深见面的时候,年轻的新人作家聊起笔下的故事时,那像是燃起了火焰一样的眼睛。
俞浦深是那样热爱着他用文字创造的世界,并且一直到《迷屋》完结之时,火焰都未曾熄灭过。
“别着急。”俞浦深吸溜吸溜吃完了最后一根碎碎冰,“灵感会有的,新坑也会有的。”
他跟“前妻”再怎么藕断丝连也已经到此为止,美好又煎熬的第二春,不过是来得稍稍晚了一些。
“况且《妖闻》不好吗?”俞浦深问,看着张彦征求编辑意见。
他写得还挺开心挺顺畅的,读者反响也很不错啊。
张彦揉揉额角,“我没有说《妖闻》不好的意思,要不然就不会让你开了。”
只是他觉得俞浦深写得有点太快乐了——特别是跟写《迷屋》的时候相对比,就更能感受到俞浦深现在的状态……
其实是不怎么在状态。
当然这不影响俞浦深成文的品质,自家作者这样的拖稿狂魔,不合格的文都过不了俞浦深自己那一关。
但张彦也也想不到什么太好的办法,没灵感就是没灵感,他能做的只有帮俞浦深把事情都准备好,叫他不管什么时候开什么样的新坑,都能得到充分及时迅速的帮助。
俞浦深跟《迷屋》离都离了,再复婚也恢复不了以前如胶似漆的日子了。
张彦自己给自己努力做心理疏导,再次投入到了永无止境的加班之中。
《迷屋》完结到现在的后续联动,《妖闻志异》的第一册出版准备,还有那本被俞浦深命名为《假期最后一天》的短篇集即将正式上架,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带着整个工作室一起鸡血,确保自家松风大大继续霸占着销售榜首不肯挪位置,哪怕《迷屋》电影真的扑了也能安安稳稳地想下个坑。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虽然松风大大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大了,在张彦眼里,他还是那个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懂,需要他时刻关照着的年轻新人。
……
松风解带又更了一章《妖闻志异》,正好在周三的下午,差五分钟三点整。
已经坐在电影院里等首映的书粉们,关机静音准备安心欣赏电影的还好,开着手机准备最后玩一会的,此时不免陷入了痛苦地挣扎之中。
比如坐在最佳观影区,一手可乐一手爆米花的某位观众。
他可是松风解带的多年铁粉,真真正正从小看着《迷屋》长大,不知多少零花钱贡献给了《迷屋》各版本正篇周边设定集,这次电影更是第一时间高价抢到了预售票,早早拖着室友陪他一块来看。
室友在他旁边打着呵欠,兴致缺缺的样子。昨天通宵肝商稿显然叫室友困得够呛,喝着冰咖啡提神还网上翻翻小说原著的剧透,顺手保存了松风大大家那只大橘的照片。
为什么是室友陪他来?
两个单身狗你说为什么。
这最后的几分钟明显是来不及看完更新的,看更新就势必要错过电影的开头,而要是放弃更新专注于电影剧情,又忍不住要百爪挠心想着《妖闻》的最新一章到底讲了点什么。
上一章《妖闻》男主遇到险境被意外搭救,正正好好停在揭晓救人者真面目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