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同时快艇由于身板小也注定它无法携带更多的声纳设备,以至于自己的雷达水面侦查系统和攻击武器水下侦查系统搭配,使得很难发挥出最终声纳制导鱼雷的最大功效。
但是反舰导弹搬到快艇上却使得快艇这种经济实用的武器再次焕新生。可以不难的想象一下,不管是导弹快艇自身装备的雷达发现目标,还是预警机、舰队通报发现的目标,导弹快艇都能快速的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同样用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而反舰导弹那动不动就五十甚至上百公里以上的攻击距离使得导弹快艇可以不仅增大了其控制范围,还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对方甚至不知道的远方便打出致命一击。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小快艇,大威力!
更重要的是,老王对快艇在雷达波下隐身的课题将研究七院一直以来秘密研究的一个小项目给拉动到了研究大轨道上,虽然在此次世界大战中,正儿八经的隐身舰、隐身飞机并没有出现,但是在四十年后,当中国的第一架隐身飞机在服役十年后以它那流畅直线的怪异造型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时,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和隐身飞机完全没有太多关联,研究快艇的王院士抱着这种隐形飞机的模型含笑而去……
第五百五十二章 民间持枪
哔哔的哨子音不时的在工地上传出,和哨音不同的是机械的轰鸣声却是一直不停入耳,一条初见规模的铁路和它身旁的公路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只是在整个工地上,出现了一些身穿常服,明显和工人着装、气质不同的人掺杂在整个工地上,这些人并不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而是警惕的观察着周围一切的人和事物。而在几个制高点上,则明显有人正端着狙击步枪在警惕的注视着一切。
“总指挥,你来东北不去避暑度假,你跑这工地上来听噪音吃尘土……”跟在段国学的身边,银续来明显对段国学走到半道上突然转方向的做法有些不满,这给临时警卫添加了不少的麻烦,万一要是在他的地头上让段国学出了点什么事,那他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没事,没事,就走过来看两眼,这北方新领土的消化、融合之事你们这边起步最早,很多人都盯着你们做试点,西边、还有南边可都等着你们的经验处理好移民的事情。来这我可不是完全为避暑的……”段国学一边接过身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安全帽一边往工地的深处走。
视察的时间很短,只有半个多小时,但是对于银续来和一干包围人员来说,也是相当的紧张,因为一个工地上,可藏人的地方太多,同时更要命的是这片工地上还有一些苏联的战俘在里面,每个警卫人员都是如临大敌。
当段国学在检查完工程都能保证质量和进度完成时,段国学还专门去了工地工人住宿的地方去了一趟,和后世的民工棚一样,这里同样充斥着汗臭、鞋臭和各种气味。工地的负责人搓着还沾满油污和泥土的手,相当愧疚的站在一旁。没想到段国学并没有责怪,也没有嫌弃,而是径自的坐在了很久没洗的被褥上,招呼着大家一起坐下,让还在自责的负责人提出他们的实际困难。
看到传说中,中国最高领导人居然坐在自己那脆脏的被褥上,很多在休息的工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确认自己不是做梦时,他们纷纷向段国学讲述着各种事情,同时也如实的回答着段国学的各种问题。在众多一线工人的讲述中,一些问题和实际困难直接提到了段国学这里。
对于这些筑路工人来说,住这种工棚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难忍受的事情,每天干活回来就够累了,个人卫生这种问题便没有太多的重视。让他们最难以忍受的是北方蔬菜的匮乏,虽然在南方已经出现了塑料大棚种植技术并逐渐向北推广,但是物流业和基础道路的不完善也使得很多蔬菜无法能够及时的得到达送,为此工人们最头痛的事就是得不到足够的维生素补充,很多人患上口腔溃病等这些维生素不足的各种小毛病。
除了这些小问题,工人们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想法,段国学对能解决和能回答的都一一予以了回答。
在谈话的最后,段国学突然问起问题:“你们愿意和家人迁徙到这里定居吗?”
听到段国学提出这个问题,工人们一下子便沉默了下来,在沉默一会之后,才有一名工人慢慢的述说了实情。
虽然国内对迁徙到这些新土地有很多的补贴还有各种各样的好政策,也有很多国内的农民迁徙到这里来,但是对于这些工人来说,他们并不太敢让自己的家人搬迁到这里。原因很简单,那些农民大多是冲着这里荒地多、资源比国内的黄土地要好,想法改善家人以及后代的生活条件才搬迁过来的。而且在先期的组织过程中,政府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很多村子,特别是那些陕西、甘肃一带的村子,很多都是成村的搬迁过来。
这些人搬迁的早,选择的土地好,再加上人多,村里的人又齐心,那些剩余洋鬼子也不敢怎么欺负他们。但是这些工人大多数都需要长期在外地工作,老婆孩子都扔在家里,说句比较实在的话就是家里没男人,这孤儿寡母的,再加上这些地方有狼有虎还有熊瞎子,一些刚刚夺过来的土地上甚至还有苏联的游击队,虽说工程队里能帮衬着点,可总不能让这些汉子们成天惦记担心着啊!
其中的一个工人说着说着就向段国学提出,能不能让移民们都配枪支,不说是自保家园,哪怕就是防野兽防身都好啊!!
结束这次临时而又突然的视察,段国学带着一身的泥和思考回到了自己的专车上,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段国学没有再开口说话,而是注视着车窗外的景色,看着山林,看着新兴的农舍,看着勃勃生机的农田,一边看着,也一边思考着。
段国学这样不语不言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他来到自己的驻地后才恢复。在和接待人员完成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段国学回到自己的房间中,只是这次他没有继续进入思考,而是提笔书写着什么。
两天后,这份一万多字的起草稿被送到了阳桂平和李德林等官员的手上——《关于民间持枪和禁枪的问题》。
“老李,你说总指挥突然冒一个这个事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阳桂平看着这份文件不是文件,批示不是批示,更像是一份讨论稿的东西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也不是很能明白总指挥的意图,你看这里面的内容,即不是指示性的文件,也不是一种硬性的批示,我看更象是符合《论证》刊物里面的讨论稿。要说他如果将这玩意直接发到《论证》的编辑部去,我看更合适。”李德林砸吧着嘴,有些不敢确定着说着。
“我看如果总指挥如果是想赚稿费,那么他可以直接寄过去。他给我们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我估计,这份东西不是给《论证》讨论的,而是给现在国内这些多党联合议会来讨论的。”阳桂平弹弹纸面上的字体,似乎寻找到了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