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各集团军总司令,中央军各军军长,八路军副总指挥彭以及三大主力师的师长已经齐聚作战室内,正翘首期盼总攻时刻的到来。
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团被困在忻口附近已经整整七天了。
经过七天激战,国军已经占领了全部外围阵地,日军主力约三万人被驱赶进了方圆不足十里的狭小区域内,覆灭已经是铁板钉钉了
“总指挥”唐淮源将军大步走到岳维汉面前,杀气腾腾地道,“这主攻的任务,你必须交给我们第三军,否则,别怪我老唐背后打你黑枪”
仗打到这份上,唐淮源将军对岳维汉已经是推崇备至了。
以前,唐淮源将军不服岳维汉,一是因为岳维汉太过年青,窜升得也实在太快,二就是两人此前没有什么接触,而岳维汉所指挥的那些战役虽然战果极其辉煌,可对于没有亲自参与其中的国军将领来说,明显还是缺乏说服力。
不过现在,唐淮源却是服了,岳维汉的战术指挥能力的确是无人可及。
当初要是能够听岳维汉良言,不在白天贸然进攻,第三军也就不会遭到如此重创了
不过,正是因为平遥城外的惨败,才让唐淮源恍然醒悟,继而放下了老军人的架子,开始虚心接受岳维汉的建议和指挥,第三军也因此连续打了几个漂亮仗,这一次,唐淮源更是憋足了劲想找回场子,其实也是为了重新证明自己
“你都这么说了,我敢不答应么?”岳维汉苦笑摇头。
在场的国军和八路军将领们顿时哄然大笑,唐淮源却颇为得意。
经过几天的接触,岳维汉发现唐淮源、武士敏、傅作义等国军将领其实很好相处。
这些国军将领骨子里其实都是比较纯粹的军人,他们不怎么关心党派政治,对于抗战却是满腔热忱,不过,他们的观念和指挥能力却的确有些落伍了,也难怪史迪威那个美国鬼畜会说国军拥有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军官,三流的指挥以及不入流的统帅了。
…………
太原,阎公馆。
阎长官正就着半碟老陈醋,一碟腌萝卜吃晚饭时,侍从副官许有德大步走了进来,旋即啪地立正敬礼道:“总座,前线指挥发来急电,再过四个小时,也就是今夜十时,对忻口的总攻就要开始了,您得赶紧出发了。”
“出发?”阎长官满头雾水道,“俄去前线做甚?”
“呃……”许有德愕然道,“总座,此次忻口会战可是洗雪前耻的绝好机会,您身为第二战区总司令长官,又岂能不亲临前线坐镇指挥?”
“俄不去。”阎长官连连摆手道,“前线由岳维汉坐镇指挥就行了,俄去添什么乱?”
“总座若亲临前线,晋军将士必然士气大振,怎么能是添乱呢?”许有德顿时大急。
“你呀你呀。”阎长官笑着指了指许有德,说道,“目光太浅了,你就知道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为什么就不能把眼光放长远些呢?这世上,有些东西你就是抢也抢不过来,可有些东西你就是不想要他也会落到你头上的滴。”
许有德茫然,以他的政治智慧根本就理解不了阎长官的处世哲学。
阎长官信奉的却是“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的处世哲学,忻口大捷、山西光复的最大受益者就他这个第二战区的总司令长官,既然实地都已经捞足了,还犯得着像蒋某人一样为了区区虚名去摘岳维汉的桃子?
…………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杉元大将正和第四军司令官多田骏,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以及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等人围在摸拟沙盘前研讨战局,作战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因为谁都明白忻口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急促的脚步声中,方面军直属航空兵团司令官德川好敏少将大步走了进来。
“司令官阁下,航空兵团所属轰炸机第1、第2大队已经全部安全返航。”德川好敏猛然收脚立正,向杉杉元道,“不过,支那人在忻口附近持续引燃大量的湿草堆,整个战场仍然是浓烟缭绕,所以轰炸效果极差。”
“八嘎牙鲁。”杉杉元的脸色霎时便阴沉了下来。
第一军团陷入重围之后,杉杉元就不顾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的激烈反对,将华北方面军直属航空兵团的两百多架战斗机、轰炸机调回了华北,这七天来,每天都出动至少五百架次的轰炸机对忻口战场的国军进行狂轰滥炸。
不过,中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居然在各大战略要点引燃了大量湿草堆,产生的大量浓烟几乎遮蔽了整个战场,致使日军航空兵的轰炸变得极为困难,驻山西第一军团原本就缺乏重火力,航空兵再支援不上,顿时就陷入了绝境。
好半晌后,杉杉元才咬牙切齿地道:“第1师团呢?”
笠原幸雄少将道:“第1师团前锋步兵第1联队已进至平型关附近。”
“什么,才到平型关?”杉杉元几乎是咆哮着道,“平型关离崞县都还隔着两百多里呢,横山勇(第1师团师团长)这个蠢货,他究竟在干什么?堂堂第1师团,进展竟如此缓慢,大日本皇军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
多田骏、西尾寿造以及笠原幸雄三人面面相觑。
第1师团进展缓慢可怪不得横山勇,因为第1师团奉调入关的部队其实只有两个步兵联队,而且师团直属骑兵第2旅团、野战重炮第3旅团都不在编,战车第2联队因为要防御苏联,并没有南下进关,换句话说,第1师团的精锐部队并没有进关。
关东军也是没办法,因为老毛子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日本人对于老毛子的恐惧已经融入了骨髓,因为旅顺要塞给他们的记忆太深刻了,历史上,在签订《日苏互不侵略条约》之前,日本人也始终没敢将关东军主力调离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