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挑着两麻袋旧书,一颠一颠的到跟前。
老板放下扁担,打开麻袋口让他看,“看看吧,起码八成新,保存的很好。”
张起铭探头看了眼,随手拿起一本翻开。
停在虫蛀的那页,摆在他面前嘲讽道:“保存很好?”
老板让气消了,一本书就这么点虫蛀,还不叫保存的好。
你当是甲骨文呢?
“咱过过手。”对方再次递来袖筒,张起铭把手伸进去。
一来二去,老板脸色变了又变。
眼里写满‘我靠。’
看见他憋屈那样,薛刚心底偷笑‘看来起铭儿杀价挺狠啊!’
俩人手指碰手指,不停试探对方的底线。
从头到尾,却只有老板的表情不停变幻。
张起铭摆出一副稳操胜券的气势,分文不让。
“行,就按你说的。”老板选择妥协。
这些破书在他这,压了快一个多月,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好不容易逮住个冤大头,愿意把这些破烂带走。
无非是少赚多赚的事,总比不赚赔本来得强。
十五块,两大麻袋都是他的了。
张起铭也不挑拣,顺着袖筒把钱付了,两个大麻袋一人一包。
“走了。”背着麻袋回酒店,已经快凌晨了。
把袋子往地上一扔,薛刚满脸嫌弃道:“起铭儿,你要这些破烂干什么?”
这些东西,在寻常人眼里还真是一文不值的破烂。
卖废纸都要不了几个钱。
可在张起铭眼里,它们各有价值。
“你别管了,帮我把书都摆出来,我做个登记。”
张起铭有自己的打算,这些书自有它的用途。
先把杂记类分成一堆,再把乱七八糟的分成一堆。
张起铭在里面发现几本工具书,《辞海》半册,令他如获至宝。
另外还发现了一些中医药方面的杂记,手书。
这些全都被他划分到‘珍贵类’一别。
“起铭儿,你看这个有没有用。”
薛刚把一本封面斑驳,还抵着些许灼烧痕迹的书册递给他。
上面的名字已经看不真切,张起铭翻开一看。
里面写着‘新华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转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等字样。
“卧槽。”张起铭当场惊了。
竟然是初版的《新华字典》,未经修订,连原版都被烧毁打浆的孤本。
“这可是个好东西。”张起铭走马观花的翻看一遍。
除了封面被毁,书册的纸张有灼烧的痕迹。
里面的内容,并未受到严重损坏。
这样的股本放到21世纪,至少也要卖到好几百万。